提起明代的特务们,相信大家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起那个身着飞鱼服,腰配绣春刀,武功高强的“锦衣卫”校尉,或是阴险狡诈、手段残忍的“东厂”大太监。然而,明代的特务机关,除了为世人所熟知的“锦衣卫”与“东厂”,其实还有一个常常被遗漏的“西厂”。
西厂设立于明宪宗成化年间,其设立时间远远晚于明太祖设立的锦衣卫与明成祖所创的东厂。为何明宪宗不用现成的锦衣卫和东厂,偏偏要大费周章另立一个西厂呢?
其实,西厂的成立是一个历史的偶然。明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一个叫做李子龙的道士,凭借着所谓的“道法”,结识了不少朝中要人。一日,李子龙在朝中“好友”的帮助下登上了皇家禁地万岁山(现在的北京景山),还借机观察了紫禁城。
幸好这事被锦衣卫发现,报告给了明宪宗,宪宗得知此事后,大为紧张,直接命人将这个道士李子龙给砍了。可是杀了道士后,明宪宗还是不放心,他觉得防卫森严的大内禁地,居然连一个小小的道士都防不住,成何体统,这一定是“东厂”的失职。为了避免类似的事再次发生,明宪宗于次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另设“西缉事厂”,这就是西厂,并由宪宗宠爱的宦官汪直担任首领,所有的厂员都成锦衣卫中选拔。
虽然西厂的机构设置、职权几乎与东厂一样,都是由太监统领,直接听命于皇帝的特务机构,但西厂的权势远超东厂。西厂在侦缉范围上,不只限于京师,还遍及全国。西厂甚至还破格拥有自己的监狱和法庭,可以在不向皇帝奏请的情况下,随意逮捕、审讯文武大臣,地方官员。这些都是东厂、锦衣卫所不曾拥有的特权。
这也就体现宪宗设立西厂的另一个用意,即利用“西厂”来监视“东厂”及众多文武官员。自明成祖设立东厂起,东厂借皇帝恩宠已日渐坐大,并凌驾于“锦衣卫”之上,使用起来已颇不顺手。此时,正好可借汪直,另立西厂,分走一部分东厂的权力,致使东西二厂相互竞争,这样才能使它们都死心塌地的为皇帝效力。
可令明宪宗未曾料到,他所宠爱的太监汪直却仗着皇帝的宠爱,利用西厂胡作非为,罗织冤假错案,闹得朝野激愤。宪宗为了安抚群臣,不得不于成化十八年(1482年)废除西厂。虽然西厂在明武宗正德年间曾经一度复设,但不久后旋即被废。因此,西厂也与内行厂一起成为明代“三厂一卫”特务体系中较为短命的一厂。
(1)东厂官僚化明显,办事不利,成化皇帝很不满
成化十二年(1476年)宫内发生多次怪事。例如正月,祭祀时天气骤降冻死多人;九月,李子龙与宦官勾结、图谋不轨被警衣卫发现;宪宗总觉有兵刃拼杀极为害怕,即“鼓妖作怪”,东厂竟然不能侦破。
再加上平时,吩咐给东厂办的事,无法及时办理,成化便成立了西厂。
成化皇帝认为已经无法控制百官、皇权面临被削弱的危险,而东厂日益官僚化无法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是成立西厂的主因。
明人《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
(2)成化宠爱宦官,汪直对宦官有一定抑制,受到文官中的监察系统地支持
成化十三年正月,汪直率锦衣卫在皇城西面的灵济宫成立西厂。起初,汪直的工作还算认真负责。特别是针对宦官内部的各种问题进行打击,例如抓了南靖镇守太监覃力朋,由此受到左都御史李宾等官员认可。
但五个月后,商辂、万安等人列了汪直十大罪,成化只好废除西厂。其后,宪宗又命令亲信朝臣,为汪直说好话,一个月后西厂又重新恢复。
明人《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
(3)西厂只是临时机构
成化十三年七月西厂重新恢复,十八年三月又被废。主要是东厂、司礼监、文官系统合力为之,使成化怀疑汪直权力过大威胁到了自己。
其后,正德元年到五年,又恢复又被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