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邱伟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大博弈》中,谭凯饰演重工国企汉重集团的一把手杨柳,这个角色给谭凯带来了一种新鲜感和创作的冲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坦言,从影20年,角色能吸引自己的已经不是完美人设或主角光环,而是角色的宽度和深度,以及人性的光辉,“杨柳这样一位国企一把手,角色的丰富性对我有很强的吸引力。作为一名演员,遇到他是我的一种幸运。”
《大博弈》“铁三角”结构很扎实
在《大博弈》前半部,谭凯饰演的杨柳与秦昊饰演的孙和平几经交手激烈博弈,是个饱受争议的角色。在谭凯看来,编剧周梅森在剧本里构建了一个非常扎实的框架,主线就是三个人:孙和平、杨柳、刘必定。这三个人代表了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领域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家。比如孙和平,走的是混合制的发展之路,比较大胆有魄力,披荆斩棘闯出一条有发展、有前途的中国特色国企改革之路。刘必定代表了民营企业家,也有个人的抱负,但他过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结果触犯法律走了弯路。杨柳是体制内的企业家,他同样有抱负,但又受到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
谭凯表示,剧中有很多国内重工企业的故事和经历,周梅森在写这部小说、剧本时,已经做了大量的调研和素材整理,其中也积累和沉淀了一些思考。接演《大博弈》,谭凯首先做的就是吃透剧本,吃透人物关系,找到人物个性。很长一段时间,谭凯就是翻来覆去读剧本,一次次和编剧、导演沟通:为什么要塑造这个人物?这个人物的功能是什么?想在这个人物身上表达什么样的价值观、世界观?
吃透剧本后,谭凯还是没想好怎么演,他又去看相关的资料。周梅森给谭凯推荐了几本关于经济体制、国企改革之路的书,帮助他理解角色。“我看相关资料,目的是为了理解杨柳这样的企业家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从外到内去接近人物,让表演更加自然,让台词更加自如。这样才能在现场有好的发挥。”
把握角色丰富层次感
谭凯眼中的杨柳是一个没有太多角色光环、很现实的人物,但又不是一个单薄的功能性角色,而是以人性的复杂性作为角色支撑。在塑造中,谭凯注重把握住角色丰富的层次感。谭凯认为,杨柳首先是一个非常重情义的人,他与孙和平、刘必定等人都是汉大毕业的,所以杨柳特别看重与孙和平、刘必定三人之间“汉大三杰”的情感,而且三人身上都有一种“中国梦”,想让中国制造屹立于世界之林。其次,杨柳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既是国企领导,还是国家公务员,双重身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他很强的原则性。
此外,杨柳还是一个有大局观的人,可以为了大局放弃个人利益、得失,甚至梦想。“剧中,孙和平有一种野蛮生长的突破性,但杨柳身上没有,他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从大局出发去扶持、引导企业,成为了孙和平这些企业家的后盾。”谭凯说,杨柳身上这三个特点是自己最非常看重的。
谭凯认为,在每个角色面前,演员都是一张白纸,要演某个行业的人物,就要下功夫接触这个行业的人。在谭凯的观念中,创作从来都不是一件轻车熟路的事,如果特别熟练,就不是艺术创作了,而是流水线般的复制,“创作本身就是困难,而困难也是乐趣,演员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创作中不断地否定自己、突破自己,逐渐找到创作人物的关键,然后去表现它,这是表演的乐趣。”
开会谈话戏看似平淡不好演
周梅森的剧作台词量大,《大博弈》几乎每一集都有好几场开会的戏。“周梅森老师擅长用平行时空,一场大戏被分割成几场,但是拍摄是按照一场来拍,剧中有一场戏将近四页纸,对演员的记忆力是个不小的考验。”回想拍摄过程,谭凯印象最深的就是办公室的戏,一天要拍七八场戏,全是谈话,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杨柳的日常就是开会谈事,这种戏看似很平淡,但是静水深流很难演,演不好就容易枯燥,演过了又不真实。”
谭凯不是表演科班出身,他从小学绘画,30岁才无意中闯入演艺圈,成为一名演员。演了这么多年戏,今年50岁的谭凯依然保持着对表演的热爱,“我非常享受表演的快乐,在表演的过程中,你可以释放很多生活中没法释放的情绪。因为生活对我而言很平淡,我们只有在剧中才会体验那种极致的大悲大喜、生死离别。”
被问到期待挑战的角色类型,谭凯回答,年轻时还会想要演这个演那个,但演的戏多了,已经没有很强烈的要去演什么角色的欲望,因为重要的不是演什么,而是怎么演。对谭凯来说,角色已成为一种表达的手段,“通过他们来表达我对社会、对人性、对人生、对生命的看法和理解。在角色身上,可能有我对他的同情,有我对他的怜悯,也可能有我对他的厌恶和痛恨,但所有这些都来自于我的生活,来自于谭凯对人生的理解。” 本报记者 邱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