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拥趸是一种感性的生物。

他们不会跳出立场与蒙昧,去寻找到真正的真相。

比如九零年代初期。

华语青春偶像郭富城。

究竟有多强?

这个认知因人而异。

但真相始终就是真相。

郭富城年轻是如何做到这么帅的(九十年代初期的郭富城)(1)

直到今天。

蘑菇头、招牌手势和「对你爱不完」,仍然是那个年代最显著的符号。

九零年代当然是一个神话般的时代。

影坛有双周一成、李连杰、张国荣、梁家辉、刘德华、梁朝伟、张曼玉、梅艳芳、杨紫琼,以及郭富城和郑伊健,歌坛有四大天王、第五天王、草蜢、beyond、叶倩文、王菲、林忆莲,任何一个人,实力皆不可小觑。

但郭富城是真的红到破纪录。

当然,在1990年之前,郭富城与绝大多数娱乐圈艺人一样,在底层徘徊。

1984年,他开始做TVB的舞蹈艺员,其实是时运不济,因为这一年恰逢无线艺员班改制,而舞蹈艺员根本就是最基层的人员储备。

直到三年后改制结束,方才转入正式的艺员培训班。

又虽然以全科优的成绩毕业,并获封“银河十星”,但此时的无线电视台,早已人满为患、僧多粥少,所以接下来的岁月里,龙套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扮路人、囚犯和尸体,甚至得了一个“阶砖3”的绰号。

而在跑了两年龙套,也没有等到任何电视剧方面的资源倾斜之后,他终于开始考虑接拍电影。

也就是1989年的《飞越危墙》,为小生莫少聪配戏。

郭富城年轻是如何做到这么帅的(九十年代初期的郭富城)(2)

1990年,他接拍了一个机车广告。

关于这个广告的来历,其实有点众说纷纭的意味。

一说是广告商本来选的是无线艺员李家声,他也曾在《明报周刊》访问中透露,该品牌本来是找他演出,但因TVB不放人,才找城城顶替,顺便慨叹了一声「时也命也」。

另一种说法,是广告商同时找了五个艺人,郭富城拍了其中一组,最后入选。

而不管是哪一种,郭富城的崛起都不可阻挡。

我们来看看他从这个时候开始,到1993年以《狂野之城》转型期间,都做了些什么。

郭富城年轻是如何做到这么帅的(九十年代初期的郭富城)(3)

以一个几十秒的机车广告爆红台湾。

“富城头”风靡整个华语世界,席卷了绝大部分的青年男女,几乎可谓后无来者。

1990年,台湾票选“十大港星”第一名。

“临时抱佛脚”现学普通话,首发三张专辑,《对你爱不完》、《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和《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皆破百万张销量。

1991年参演天幕电影创业作《九一神雕侠侣》,饰演头号反派,电影票房破两千万。

1991年到1997年,连续七年称霸明星肖像印刷品销量冠军,发行五本写真集,销量均破百万册。

1992年回香港发行普通话旧歌精选集《请把我的情感带回家》,一上市就卖出破六白金的销量,迄今为止都没有被打破,首张粤语专辑《跳不完·爱不完·唱不完》同样破六白金销量。

同年度获封“四大天王”之一。

在1992年和1993年,两年内上映电影十一部。

1993年发行第二张粤语专辑《没有你的爱》,达五白金销量,成为同年设立的IFPI销量榜第一届销量榜冠军,同年度担任第七届全运会“全运之星”,且被华东五省一市评为最受欢迎男歌手,并在中国大城市举行了17场个人巡回演唱会。

郭富城年轻是如何做到这么帅的(九十年代初期的郭富城)(4)

上述成绩任何一项,都极其耀眼。

且很难被人逾越。

比如发型的流行其实并不新鲜,但以名字命名,这就绝非一般的“现象”级。

换句话说,在那个“神仙打架”的娱乐环境里,为何只出现了“富城头”,而没有“国荣头”、“德华头”、“朝伟头”、“志颖头”、“伊面头”和“黎明头”?

原因很简单,郭富城的五官颜值足堪称“无敌”,只有他这张脸搭配上那个发型,才能够激起当年绝大多少青年男女的模仿欲。

又比如,在他之前,香港已经有张立基和杜德伟这样的唱跳型歌手,但及至郭富城回港,这些人即刻星光黯淡,这就是一代舞王的声威。

如果一定要说对手,那确实只有同为天王的另外三个人,其他人皆要退后,而若以初期声势来论,甚至连张学友、刘德华和黎明都要略逊颜色。

张学友要等到1993年的《吻别》、刘德华要拿出1994年的《忘情水》,才开始了媲美郭富城1990年《对你爱不完》层级普通话歌曲的大热流行,而黎明那首《今夜你会不会来》,实话说,流行度和另外几首并不等同。

重点来了。

郭富城年轻是如何做到这么帅的(九十年代初期的郭富城)(5)

尤具辨识度的少年派清澈嗓音、顶级颜值与超群舞步。

席卷当年,无可匹敌。

在今天,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件事,是郭富城经纪人小美拍着桌子和郭富城“商榷”转型,细想之下令人莞尔。

始于1993年《狂野之城》,郭富城转型的成功毋庸置疑。

他以416场演唱会数量、舞蹈家年奖、450度旋转舞台,夯实了“舞王”名号,以唱功的大幅跃进和曲风的大胆探索,创下了天王年代连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的盛况。

又以三个香港年冠、破香港影史的华语片票房纪录和内地三部破十亿票房的成绩,成为商业意义的影坛巨星,以三座三金影帝奖杯,以及多部极具厚度的作品、尤富创造力的表演,登临影坛顶级演技派阵容。

但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当年郭富城执拗不变,会发生什么?

会被林志颖取代吗?

郭富城年轻是如何做到这么帅的(九十年代初期的郭富城)(6)

这件事其实想都别想。

虽然林志颖确实带来过短暂冲击,但无论歌艺、舞艺和星光,二者其实都并不在一个层级。

而郭富城当年的转型,其实牺牲颇大。

部分粉丝的流失是小事,他的决绝转型,其实等同于将此前在华语乐坛打下的基础付之一炬,也将市场拱手让人。

他在1990年的崛起并不是一种偶然。

只用了两年,就走到了乐坛的巅峰,而如前述,此时另外三位天王,都尚还欠缺华语乐坛整体概念的统治力,若郭富城继续在华语乐坛发力,保持《对你爱不完》和《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这种层级、风格普通话歌曲的持续出产,即便遭逢张学友的《吻别》和刘德华的《忘情水》,起码三分天下并不困难。

逻辑很简单,《对你爱不完》这首歌,迄今仍然有极强的生命力,多年来被无数大牌、小牌和新秀歌手、民间乐人翻唱。

仅以此论,威力就可见一斑。

郭富城年轻是如何做到这么帅的(九十年代初期的郭富城)(7)

这当然是一种“事后诸葛”。

昔年郭富城的无匹声势,已经留在了那个年代。

今天的郭富城。

转身成为了香港电影的扛旗者。

也是一代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