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一本旷世奇书。
几千年来,无论圣人帝王、文人雅士,还是庸常大众、市井俗人,都为之倾倒。它成为了一种文化基因,在中华文明的血脉里流传至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至今仍是无数人的精神座右铭,还是许多名校校训的由来。
“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降龙十八掌里的招式名称,也是直接取材于《周易》。
中国传统五花八门的方术里,《周易》更是抹不开的一本书,甚至是重要的源头之一。
“九五之尊”这种对皇帝特指的称赞,也是化用《周易》里乾卦的九五爻的爻辞。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关于《周易》的神奇传说,那就更多了,至今还有某教授根据易经成功预言国运的故事广为流传。
但当我们真的翻开这本书之后,会发现这本书非常难读,就算你有古文基础,能看懂各种注解,读起来也是颇费工夫。
这不仅是因为《周易》的原文太过简洁隐晦,意义不明,还因为当代的我们缺乏一些理解《周易》的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对于古人而言,可能只是一种常识。
一些关于八卦的基础知识
八卦卦象口诀:
乾三连(☰),坤六断(☷)。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震仰盂(☳),艮覆碗(☶)。
爻的命名:
六十四卦的卦象分为上下两部,依据卦名,从上往下命名,如巽离卦。解卦时,从下卦开始,先说下卦,后说上卦。
爻分为阴阳,实线为阳,命名为九,虚线为阴,命名为六。卦从下往上画,依次是,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故而,如巽离卦的爻名,从下往上依次是,初九爻、六二爻、九三爻、六四爻、九五爻、上九爻。
注意:二到五爻,九或六在前,初爻和上爻,九或六在后。每一卦皆是如此。
当位与不当位
六爻在卦中的位次有奇偶之分,阴数对应于偶,阳数对应于奇,初、三、五为奇,以阳爻对应;二、四、六为偶,以阴爻对应。
以阴居阴位、阳居阳位谓之“当位”,反之,以阴居阳,以阳居阴则谓之“不当位”,或称“失位”。
当位之爻象征着遵循“正道”,符合规律,所以在爻辞中多以“吉”或“无咎”论;而“不当位”(失位)则悖逆正道,违背规律,多以“凶”、“吝”、“悔”言。
但是,当位与不当位在具体的一卦中,其吉凶的判断也并非必然如此。一方面要看它与上下周即本有其“悔”,变“正”则“无悔”;本有其“咎”,变正则“无咎”。
世应
在六十四卦中,爻辞的吉凶悔吝情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有一个基本对应的形式:世应。
“世”为世爻,“应”为应爻,简称“世应”。
“世应”以联系的方法来揭示爻与爻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决定着自身的得失,另一方面又影响着所对应爻位的吉凶。
世应本身存在于爻位与卦体之中,后又通过京房创立的“八宫卦”体系加以明确。
世爻:八个经卦(又叫纯卦)各自以上爻为世,其他各卦自初爻变起,依次为初、二、三、四、五,各以其所变之爻为世爻,游魂卦(八宫之第七卦)以第四爻为世爻,归魂卦(八宫之最后一卦)以第三爻为世爻。
应爻:就是与世爻相对应的爻,世应之间总是相隔两个爻位,即初与四应,二与五应,三与上应。
世爻为一卦之主。古人在占筮时以世爻代表占问者本人,以应爻象征占问者所问的事、人、时、地、物等。
互卦
互卦又叫做“互体”。在一卦之中,还能互连出一个卦,其方法是:除初、上爻外,下互卦以二与四为“同功”,互出一下卦;上互卦以三与五为“同功”,互出一上卦,这种从互相关联中找出的卦,就叫“互卦”。
反对与旁通
反对是以上下卦象的变化来显示卦与卦之间的关系。
即上卦变为下卦,下卦变为上卦;或上卦以相反的卦象变为下卦,下卦卦象不变而易位于上卦;或上下卦象俱以相反的卦象上下易位。
旁通是本卦的六爻尽变,即阴爻变为阳爻,阳爻变为阴爻,则本卦就变为与之对应的另一卦。
卦主
卦主就是指一卦之主,基本有两层意思:
一是成卦之主,指一个卦的形成是由某一个爻所变而成,那么,这个爻就是这个卦的卦主,如《乾》、《坤》之用爻。
二是决定一卦关键意义的爻,即在意义方面能够影响整个卦象的那个爻。
一般而言,多以二、五爻为主。
卦德
卦德是古人从八卦卦象所对应的物象中揭示出的行为特点和内容特征,这些特征是从卦象的象征性含义中得出的本质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它揭示了八卦象征事物的最基本的情况。
在《周易》这本书中,卦德是通过八经卦的《彖传》,以极其简约的言辞加以说明。
读《易》必先从认识卦德着手,因为它不仅是卦的核心内容,而且对人生也有着深刻切实的指导意义。
知晓了上述的基本知识,就有了理解周易的基础,在学习周易的路上会顺遂很多。
当然,只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想真正理解周易,必须日复一日的学习。
不过,就算学不会也没关系。
《系辞》曰:“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一个“玩”字,便道出了研读周易应有的松弛态度。#古籍守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