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仕途的起伏沉浸,让很多人明白了甚至看透仕途。于是乎,越来越多的文人向往田园的片刻安宁,希望在这份静谧之中,暂时安置自己的失意以及不好心情的负面情绪。相对的,如今我们的生活也是越发科技化,白话文成为了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

为了生活,人们对于诗歌的关注度越来越少了。诗意的生活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向往,像是白月光,只能远观。因此,出了很多诗词类的大型综艺,例如《中国诗词大会》等。这些节目一出世,就赚取了无数观众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综艺的效果中。

关于杜牧的个人介绍(停车坐爱枫林晚)(1)

随着热度的不断提高,间接的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导师康震理解“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时,被知名教授孙绍振质疑水平不行,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这句诗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

杜牧《山行》

杜牧,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这首诗写于诗人的一次远山羁旅,从这首诗中可以直白地看出,诗人对深秋山林的热爱,沉醉在这样的美景中不可自拔。这首诗的开头,诗人直接写明了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一条蜿蜿蜒蜒的小径,小径的那头似乎蔓延到了绵延起伏的山的那头。

因此,诗人坐在车里,沿着这平缓的小路,到了林子的深处。白云的深处,仿佛透过朦胧的云雾,隐隐约约地看见了几户人家。而诗人上山的小径仿佛就是通往这些人家的,给读诗的人留下了无限的幻想,让人不禁想拨开云雾去看看那些深山里的人家。

关于杜牧的个人介绍(停车坐爱枫林晚)(2)

随后,诗人看见深山的美景,红色的枫叶飘落在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红毯。看着这样的美景,诗人吩咐车夫停下了马车,不再赶路,而是享受起来这深山的静谧。这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便是整首诗的点题句。

诗人将霜叶比作二月的红花,比起二月的红花,诗人似乎更加喜欢霜叶,因为霜叶不但是美的,而且它身上抗寒的本质仿佛让他看起来更加美艳。这首诗是诗人的即兴之作,但是里面却寄托着诗人内心的渴望。

诗人想在这浮躁的生活中,享受片刻的安宁,不再是仕途上的尔虞我诈,也不再是为了名利不断追逐的无奈。诗人寄情于山水,把自己对山水的热爱,悉数融入到这首诗中。他自己也如同这霜叶一般,即是美景,也是吃苦耐劳的体现。

关于杜牧的个人介绍(停车坐爱枫林晚)(3)

《山行》中的歧义一

首先,最值得争议的便是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康震对于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理解。康震在现场作图中是这样表达的,诗人见枫林的景色十分的美好,因此诗人便下车欣赏美景。这样看似没有问题的画作,却让别的专家认为是没有水平表现。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事情都无法还原本来的样貌。因此,杜牧是否下了马车欣赏美景便成为了人们不断争议的话题。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孙绍振等专家坚持认为,这里的“坐”应该是一个名词,在古时候的诗歌中,古人讲究平仄的韵律,因此它断然不可能是一个动词。

因此,他们质疑康震水平不行,在这里应该作为名词“车的座位”来使用。但是另外一部分人却坚持认为,看到美景之后下车去欣赏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最为动词,也是可行的,并且在现在很多的汉语解释中,坐指的就是一个动词,不能当作名词来用。

关于杜牧的个人介绍(停车坐爱枫林晚)(4)

更有甚者,查阅了相关典籍,认为这里的“坐”应该就是名词,因为诗人看到美景之后,无需下车,坐在里面欣赏便是,这里的“坐”暗指马车就可。有人反对康震,也有人支持他,不少人认为,看到美景,下车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看着美景,岂不是更好。关于这个词的争议一直没有间断过,而最后的答案谁也没有定论。

换言之,对待历史诗歌的态度应该是严谨的,要从时代背景,诗人所处环境,诗人的行事风格等等一系列依据进行判断,古人尚可犯错,谁又能知道杜牧用词的时候没有用错呢?与其不断争议谁对谁错,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多的诗词上。

《山行》中的歧义二

在山行中,还存在一个歧义,那就是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按照这句话的翻译来说,白云深处有着几户人家,让人不免向往,在这里生活的场景。但是,这句存在的争议却是“深”与“生”,在清康熙年间陈梦雷编辑《古今图书积尘》中作“白云深处有人家”。

关于杜牧的个人介绍(停车坐爱枫林晚)(5)

这是存在的事实典籍中,作为“深”字记载。但是在之后的版本中,却出现了歧义,在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中作“白云生处有人家”。其中存在的歧义到底是含义的差别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呢?

事实证明,诗人笔下的深处是朦胧的,让人难以触摸的,这里诗人仿佛是用这样的人家来表述自己对这样生活的向往,因此朦胧之中,表达的深处,远远的意思。现在的课本中,这一句作为“白云生处有人家”,并且还在旁边注释,生处:一作“深处”。

足以见得,诗词本身的含义其实是没有变化的,属于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古时候,人们通常都是用手抄的形式传播书籍。因此难免出现错误,所以这样的错误传播不必深究,只要不改变诗词本身的含义以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即可。

关于杜牧的个人介绍(停车坐爱枫林晚)(6)

结语:

杜牧在《山行》中,直接地表达了对山水生活的向往,说上来,这火红的枫林构成的美好景色,也是诗人心中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勉励以及读诗的人的激励。这首诗中的“坐”,现在最接近当时版本的或许就是用作关联词。

因为表达动词不符合七言绝句的体裁,如果作为名词,那便是重复使用了。对待诗歌的态度,我们应该是严谨的,考察完所有的依据之后,再做最后的决定,不能直接下定论,也不能固步自封,不断地研究才能确定最后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