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熵”与“负熵”?

所谓“熵”,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混乱程度的增加。“而生命现象却似乎是个例外。生命是一种总是维持低熵的奇迹。一个生命,在它活着的时候,总是保持着一种高度有序的状态,各个器官各个细胞的运作井井有条。”但死亡终究无法抗拒。“落叶永离,覆水难收”,死亡是熵增加到一个程度必然发生的现象。

要想长命百岁,必须想办法增加“负熵”。增加“负熵”也许是人类特有的功能。道家的修命,练内丹其实就是增加负熵,老子说得非常好: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里的关键是 “为道日损,为学日增。” 所谓“损”就是减少的意思。减少所有不必要的东西,减少自身的很乱程度,增加机体的有序化,直到“大道至简”的程度。如果把“为道日损”,也理解为“修性”,就与我所提倡的“通心”很接近了。

二、什么是“通心”?有什么作用?

行文至此,学习过“通心”的朋友已经知道通心的作用了。从心灵成长和心理健康的意义上,通心,就是减少我们内在的混乱程度,变得更加有序,扩大舒适区。

所谓“通心”,简单说,就是满足“通心的黄金三要件”的行为。即:1、清晰自己。2、换位体验。3、有效影响(行动)。

与他人通心,就是减少他人,乃至他人与自己的混乱程度,使他人,以及与他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有序,扩大其舒适区。

与自己通心,就是对自身的人格进行整合,协调,使自身的内耗尽量向零逼近。

与大自然,乃至万事万物通心,就是尽多地体验“天人合一”的状态。

不管是哪种通心,都是活在当下。积极心理学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心流”(flow,也有译为“福流”的)。一般来说,通心的时候,或多或少,或长或短,都会有“心流”的产生。“心流”就是一种负熵。

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通心辅导为什么可以增加“负熵”?

成功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打通我们的心理情结,减少我们的自我冲突、人际冲突,自然就是增加负熵。

可以说,找对了人,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就是花钱买负熵。好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甚至能够让人产生“新生”的感觉。别的不说,我已经公布了不少自己做“通心辅导”的案例。这些案例说明了在经过了通心辅导之后的巨大变化。如果感兴趣,这些案例就在头条上能够找到一些,大量的是在心理学家许金声公众号。

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典型的熵值极高、混乱程度极高的人。下面是一位曾经的精神分裂患者W女士经过我的治疗,在2009年1月写的一篇文章。此时她已经开始接近完全正常。她曾经因精神分裂症十五次住院,共换过六家精神病医院。

她描述:“我以及我家人在心灵上的成长,使我的小家庭和妈妈的家庭、婆婆的家庭,有了新的气象。当然婆婆家的变化,是由我和丈夫去影响的。 总之,这三个家庭(指自己的娘家、丈夫家和自己的小家——许金声注)的气氛比以前好多了,虽然还存在着点猜疑,但已不成为主要问题了。妈妈很高兴,这几天忙上忙下,准备过年,忙得不亦乐乎。我和弟弟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变得亲近了点。我重新认识了姐姐,觉得她和以前不一样了。我知道这是因为我成长了,以前对她的认识是不清晰的、模糊的,也就是说根本就不了解她。现在对她的认识更清晰了。通过对姐姐的感觉的变化,让我感到自己的变化。我就像一只破壳而出的小鸡,以前是封闭在蛋壳里,现在正在渐渐地看清这个世界。”——她的“像一只破壳而出的小鸡”这一比喻,多么生动!世界和人际关系都发生变化了,以前是混沌的,现在开始清晰。这是伟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也标志着她真正地开始与他人通心了。

四、通心力,就是增加负熵的力量!

“通心”的理论和方法,一经提出就产生极大效应,在理论上,它左右逢源,举一反三,融合涵盖。在实践上,它不择问题,无可阻挡,一一化解。这种“左右逢源,举一反三,融合涵盖……”本身就是负熵的含义和作用。我之所以长期举办“全人心理学·通心工作坊”,就是在传播负熵,减少个人、集体、社会的混乱程度。由于疫情原因,我从今年三月起,开始举办“通心辅导实战技能工作坊”(网络版),每个月一期,如今已经连办四期。七月十六日,马上要办第五期。有不少老学员(参加过我地面工作坊)的学员,认为在许多地方,比地面工作坊的效果还好。

心输出量的概念(通心的巨大价值)(1)

附录:下面的《生命与负熵》转自网上。也许不够全面、详细,但文字流畅,读之,可以择其大意而已。

《生命与负熵》

作者: physixfan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道:在孤立热力学系统中,系统的熵永不减少。熵是用来表征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因此这条定律实际上是在说,孤立系统的混乱程度永远是在增加的。直到达到热平衡,系统的熵达到了极大值,系统状态将不再改变,归于沉寂。“落叶永离,覆水难收;欲死灰之复燃,艰乎其力;愿破镜之重圆,冀也无端;人生易老,返老还童只是幻想;生米煮成熟饭,无可挽回。”【1】无数自然现象,无不印证着熵增原理的正确性。

然而,生命现象却似乎是个例外。生命是一种总是维持低熵的奇迹。一个生命,在它活着的时候,总是保持着一种高度有序的状态,各个器官各个细胞的运作井井有条。它并不会立即达到一种类似热力学平衡的不再活动的状态,相反,生物能够主动“做某些事情”、运动以及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恰恰是生物区别于普通物体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一个生命一旦死去,就会很快被熵增原理的强大威力给收服,很快将趋于热平衡状态,变成一片死寂的一堆极其无序的物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生命看似违背了普适的熵增原理呢?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只是用于“孤立系统”,即与外界没有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而生命之所以能长时间维持自身处在低熵有序状态,其秘诀正是在于它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即新陈代谢。

我们要搞清楚的是,新陈代谢的目的本质并不是交换物质。构成我们身体的原子,无非就是碳氢氧氮磷硫,和外界的普通原子没有什么区别,仅仅交换原子并不能给生命带来直接好处。

更应该明确的是,新陈代谢的目的本质也不是交换能量。似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把吃饭喝水看成是单纯的吸收能量,认为生命以能量为生,而且至今大部分没有学过物理学的人也是这么看待的,人们满足于这样一种简单的理解。但是,“其实这非常荒唐,因为一个成年有机体所含的能量跟所含的物质一样,都是固定不变的。既然体内一个卡路里跟体外一个卡路里的价值是一样的,那么,确实不能理解单纯的能量交换究竟有什么用处。”【2】

那么,新陈代谢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到底是怎样一种物理过程使得生命得以维持低熵,避免死亡呢?其答案就是,从环境中不断地汲取负熵,生命以负熵为生。或者说新陈代谢的本质就是,从外界不断地汲取负熵,以抵消生命运作过程中不得不产生的熵增。

负熵就是熵的对立,熵代表的是无序,而负熵表示的则是有序。汲取负熵,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从外界吸收了物质或者能量之后,使系统的熵降低了,变得更加有序了。因此,我们吃的东西必须本身非常有序,即食物必须低熵,所以我们动物只能吃生命。植物则有所不同,对于植物来说,最根本的负熵来自太阳的阳光。阳光是整个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汲取的负熵的根本来源。因此,我们以后不要只感谢太阳带给我们的无限能量,一定要在后面加上一句,感谢太阳带给我们的负熵~!与此同时,我们的身体不断地向外界辐射红外线,这就是带走生命运作增加的熵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排泄,显然排泄物的混乱程度是比我们的食物更高的。

有人可能会问,钻石之类的晶体,它们的熵也是很低的,如果新陈代谢只是为了汲取负熵,为什么人们不能吃钻石为生呢?我们所能给出的回答是这样的,钻石确实是处在一种低熵的状态,这点大家都承认。但是生物体本身的熵很低,要维持这样一种低熵状态本身一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很复杂的机制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人们能吃的东西就不仅仅低熵就可以了,而是通过自然选择,仅仅只有某一小部分低熵的物体是可以被吸收利用的。真实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是,钻石不能成为食物,而肉、菜之类的东西就可以。但是我们也不能排除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会存在某种机器人,单靠吃晶体就能活…

生命以负熵为生,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本质吧。

参考文献:

【1】赵凯华《新概念物理学教程 热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湖南教育出版社

心输出量的概念(通心的巨大价值)(2)

与大自然通心工作坊,可以增加负熵。

心输出量的概念(通心的巨大价值)(3)

心输出量的概念(通心的巨大价值)(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