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随着电视剧《白鹿原》的热播,带有陕西韵味的纯朴民风扑面而来。让人意外的是,剧中曾出现过的陕西美食油泼面也随之走红。
随着那热辣辣的油“呲”的一声泼在码好的面上,无数观众的馋虫也被勾动了,纷纷大呼“看饿了”!
陕西人喜欢吃面食,可以说闻名全国。陕西的关中号称八百里秦川,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盛产上等小麦,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粮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西人发明了无数关于麦面的吃法,仅仅是面条,陕西人就可变出许多的花样来。
岐山面、摆汤面、蒜蘸面、宫廷罐罐面……虽说都是面,但是陕西把每一种面都做的与众不同,就像陕西的历史一样,都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气息。
Biang-biang面
“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越吃越美赛神仙。”biang biang面,也叫裤带面。在面的家族里,它是众望所归的老大:有最大的个头,最多的笔画,用最大的碗,也就最大限度地填满了对饱足的定义。
Biang-biang面是传统的陕西裤带面,因为制作过程中有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
正宗裤带面,需要用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擀成长宽厚的面条,用酱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调入面汤,捞入面条,淋上烧热的植物油即成。Biang-biang面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是很地道的秦地风味。
那筋而穰、宽又长、辣而香、嫽又爽的一老碗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就是老陕的命根子,也是老陕的精神头,吃起来虽然费劲,却十分劲道解馋,秦人豪爽风貌,此一碗面可见端倪。
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是陇东、关中地区的一种传统特色面食,历史悠久,尤其以岐山臊子面最为著名。
贾平凹说:“岐山面看似容易,而达到真味却非一般人所能,市面上多有挂假招牌的,俗辨其真伪,一观臊子燣法和面条擀法便知。”岐山臊子面的好坏,就看两点:一看臊子,二看面。
岐山臊子面制作时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黄花、木耳,烹汤浇面而成。
一碗合格的岐山臊子面应该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点,讲究起来有九字令:薄、筋、光,酸、辣、香,煎、稀、汪。
薄筋光是指面条的质地,薄而不哝、光如游鱼。酸辣香是指臊子的味道,煎稀汪是指汤水温度要高,面少汤多,油、肉要多。
岐山臊子面与一般面条不同,薄如蝉翼,细如丝线,滚水下锅,莲花般转,捞入碗中一窝丝,浇上臊子汤,只吃面条不喝汤。
关中西府人,村里唱戏,或婚、丧、嫁、寿等红白喜事,或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都用臊子面款待宾客。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赵宁博士,在《赵宁留美记》一书中赞扬“岐山臊子面”“精彩无比”,并奉劝“读者诸君,没有尝过的,赶紧拜访陕西乡党,讨来吃吃。
天下美味,不过如此”!
岐山擀面皮
擀面皮是陕西地区特有的传统名小吃,尤以西府宝鸡地区的岐山擀面皮为佳。
擀面皮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制作时,将小麦粉洗出面筋,把淀粉擀成薄饼,上蒸笼蒸制。
制成凉皮既软又粘。调料以岐山当地酿制的粮食醋和辣椒油为主,辅以洗出的面筋丝,在一小铁锅内拌合均匀,盛盘而飨客,其口味主要特点是酸、辣、香。
岐山大刀铡面
岐山臊子面的面条,可以是机器挂面,可以是手工挂面,也可以是擀面条,而最好的要算是大刀铡面了。
大刀面是岐山县最为脍炙人口的风味小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切面的大刀长3尺,宽5寸,颇像铡刀。
只见那师傅用手握住刀背,嚓嚓嚓切将下去,说时迟,那时快,伴着刀柄在木条上轻轻地移动,几斤细如棉线长达数十公分的大刀铡面,几分钟时间就已经铡切而成。
由此岐山大刀铡面可称之为“功夫面”,如不亲眼目睹,谁能体会个中滋味?
铡面的煮面讲究宽汤速煮,大锅下小面,一锅一碗面。
师傅们将铡好的铡面团成小坨,一坨一坨扔进滚锅,用铁丝编的菱口笊篱迅速地捞起浮起来的铡面,抖上一抖,在冷水缸中一激,可以使细薄的铡面紧致爽滑,然后再入滚锅迅速一浸一抖,一声大喝“起”!
翻腕一个抖甩,那团铡面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5、6米开外的红汤师傅应一声“来咧!”拿碗轻轻一抄,那面准确无误的落入碗中,臼一勺汤汁润面,用勺勾面倒回汤汁,撒上漂黄,再浇上汤汁、淋上臊子后递给久候的吃货们!
这套动作周而复始,一气呵成,“起”“来咧!”之声此起彼伏,融贯通畅,引来了阵阵喝彩声。
这样做出的大刀铡面,味道格外鲜香刺激,口感也是爽滑有劲,堪称“薄、筋、光”的最高水平。
油泼面
关中名谚“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一碗粘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嚷嚷”,就道出了油泼面在陕西人心目中的地位。
“粘”在陕西方言念“燃”,和四川宜宾号称油重无水引火即燃的干燃面不同,陕西的粘面,就是指久负盛名的油泼面。
手工擀制的又粗又宽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先配上葱花、肉丝、花椒粉、盐等配料,再撒上一层厚厚的辣椒面。
油泼面最重要的是油泼,一定用上等的菜籽油,舀出滚沸的一勺热油,猛地浇泼在辣椒面及面条上,耳听得“嗞啦”一声,眼见一道火光闪过,顿时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而满碗红光,葱香、辣椒香、花椒香混合的气味扑鼻而来,令人食欲大增。
吃到嘴里面条筋道爽滑有嚼头,小油菜、绿豆芽清脆爽口味道美,辣子葱蒜鲜辣可口余味长,那滋味美得人恨不得把舌头都吞下去。
杨凌蘸水面
杨凌过去不叫杨凌,叫杨陵,是隋炀帝的寝陵,关中产麦武功县所辖,建杨凌农业示范区之际更名杨凌。
然地名的更迭及世事的沧桑,关中人吃面的口味未曾更变,杨凌蘸水面概括起来只有20个字:“面白薄筋光,汤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越觉香。”
杨凌蘸水面的面和汤是分开的,吃的时候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拉到碗里的汤中,然后夹着面条一口一口地咬着吃。
多吃几次蘸水面,方理解其中妙处,其实是图个清爽。
独吃一根面,几束青菜,碗中可叫汤也可以叫稍子,与油泼面的重油、巨辣正好相反。
蘸水面讲究个一青二白,青则可以是菠菜、苜蓿、豌豆苗等等,总之是要有那水草一般招摇的青绿于水,面是拉出来的,宽3至5厘米,长1.5至3米,厚2至3毫米,白白的盘绕于青绿之中。
面是强筋面,咬在口里,滑润,富弹性,是有张力的一种,像咬着三秦大地的月光。
吃若干口面,就得吃一口面汤里青菜,这样就又清爽上阵了。
酸汤面
酸汤面亦称“细长面”。酸汤面的特点是“薄、精、光、煎、稀、汪、酸、辣、香”。
人们总结细长面“下在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一根线。”它柔软耐嚼,汤香扑鼻,做法精细,独具一格。
酸汤面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取特粉(农村即称“飞箩面”),用荞灰或碱面对好的水和面,经反复揉搓成面团,放在盆内“回醒”,再揉搓若干次,然后再擀,直擀到薄厚均匀,透亮如纸,再用专用面刀切成细、中(韭叶)、宽三种,放在“净巴”或菜盘上。
酸汤面一是面细而长,二是汤酸而辣。食用时,前锅下面,后锅氽汤,摆几个小菜,边下边吃,先细、后中、再宽,盛面汤多面少,每碗只是两、三口,三种面都得尝到。
丁丁面
传说中白鹿庇佑的白鹿原上,世代居住着一群本分朴实的关中人,生猛刚毅的性格也造就了这里饮食的与众不同,丁丁面就是这白鹿原上的绝顶美味。
丁丁面,也有人叫它“懒麻食”,选用白鹿原生长的优质小麦面粉,先将面粉调和好,稍“醒”一会,后将面反复用力搓揉几遍,然后用手捻成手指粗的圆形面条,用刀斜切成大小薄厚均匀的小丁丁面。
丁丁面的吃法很多,可炒可烩,也可以油泼。
其特点为面筋、光滑、味香,白、红、绿、黄色泽鲜美,口感极好,荤素均可,老少皆宜,是白鹿原有名的特色小吃。
蒜蘸面
说到这个【蒜蘸面】,确切讲应该是【面蘸蒜】,因为是将煮熟的面条蘸着蒜汁儿水吃。
先将面条扯成宽长条,煮熟后,捞进一个盛有凉开水的大盆里。
另取一小碗,放干辣椒面、红辣椒段、青蒜苗切碎、最上面码上捣碎的蒜沫,浇上滚烫煮沸的热油,“吱拉”一声!一缕青烟袅袅升起,金黄色的辣椒面顿时像小鱼般吐泡泡,碗边浮起油沫,再加进去香醋和少许盐拌匀。
吃的时候,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拉到小碗里的蒜蘸汁中,蘸着吃。
嘴里味道可能不太好,但是吃起来的味道那可一定好!味道极浓,香辣爽口,香、辣、筋、软、滑,是夏秋两季特好的面食。
户县摆汤面
户县摆汤面,因为食用时在桌子上分别放一碗温汤细面条,一碗臊子汤,人们挑一筷头面条放入臊子汤中,摆涮一口吃一口,边摆涮边吃而得名。
摆汤面的吃法有点像过桥米线。最重要的就是那碗汤,汤中配有黄花、木耳、油豆腐丁、西红柿、韭菜、葱花、臊子肉等,再配上户县的陈醋,放入炒好的豆腐,鸡蛋饼丝,上面漂满切碎的韭菜叶、蒜苗、葱花。
摆汤面看似简单,其实做起来很是见功夫。
首先是要选用当年新鲜小麦磨制的面粉。
制作工艺相当讲究,面团要揉光、饧到,擀制出的面条才能有很好的筋力和韧性。
用手工擀制的面条是“薄如铜钱,宽似韭叶”,既要薄又要有嚼头。
同样的,制调味汤时,要经过煸炒将肉中的油份炒出,炒至酥烂便于入味。
各种配料、调料用量要准确。汤要咸淡适中,下汤一“摆”就得入味,这样吃起来才有味道。
耀州窝窝面
窝窝面是陕西省耀州区的名菜。成品面形浑圆,漂浮碗内,汤清味鲜,红绿相映。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耀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窝窝面”。
顾名思义,“窝窝面”,就是因其用料中有如窝状面食而得名。
窝窝面讲究配料,烹制特别,是道典型的功夫莱。
其做法是:用上好的精白面粉掺入鸡蛋黄,搀揉成硬面团(据说一个小伙子揉上10斤面的硬面团,都要出一身汗,长喘一阵气),然后把面擀开,切成骰子形大小状,用一种特制的如筷子头半圆般的工具,
将这骰子面块一个个砘压成窝状;关键是要选上等的口蘑浇上鸡、肉汤,上笼蒸透备用,烹制时再将蒸透的口蘑放人鸡、肉汤锅中烩煮,并在汤锅中放人适量的用大肉烂成七成熟的肉沫,再下入基本煮熟的窝窝面,烹烩出锅前再加人葱末、姜末、和用油煎成菱形的鸡蛋片、香菜、切成薄片的核桃仁,使之在汤锅中烹烩为一体,最后勾芡、滴上等芝麻香油,便可出锅了。
其状五颜六色,肉沫钻进了面窝窝,因有口蘑肉汤座庄,所以口感筋、滑、香、爽,可谓色、香、味俱佳。
耀州咸汤面
在耀州人的饮食中,最以咸(han)汤面、荞面饸饹和窝窝面久负盛名,被誉为耀州“三面”。
咸汤面的面从前一天晚上做起,用适量的碱水将面粉糅和好,扯成面条,煮熟捞出凉透,拌上熟油储存在容器里。
次日清晨,将煮面的汤烧开,放入食盐、小茴香、花椒、大茴香、胡椒、丁香和桂圆等十几种原料配制的调和粉,加上豆腐片。
将每一碗白里透黄的面条用调好的滚煎汤透几遍,将面透热,洒上生姜末,葱花及油泼辣子,咸汤面就算做好了。
讲究一点的用豆腐、羊血块做配料。
棍棍面
在诸多面食中,棍棍面是一个佼佼者。棍棍面其形如棍,长短粗细均匀,筋韧光柔超群,极有嚼头,吃到底没有断节,愈吃愈觉其香美,百吃不厌。
棍棍面看似扯面、抻面,却又不是扯面、抻面。扯面、抻面自然不错,那是一把把扯出来、抻出来的,看高明厨师操作,大有妙手生花之感,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棍棍面却要一根一根地制作。面要和得好,醒得好,切成一条条后,要一条条地用手在案板上滚搓成形。
所以关中农村也有叫“搓搓子”的。特点便是手工操作,一棍不苟。
澄城手撕面
澄城手撕面原名撅面,做面条不要刀与擀面杖,用手工撕制而成,故名手撕面。
手撕面独特之处,面劲道爽滑、具有弹性,跟平时用机器或者刀弄出来的截然不同。
浆水面
浆水面,相传该名是由汉高祖刘邦与丞相萧何在汉中所起,用时令青菜腌制出浆水,手擀细面,调入蒜辣子红油,令人口味大开,醒酒解晕,清酸爽口。
汉中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浆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为佳。
关中的浆水面类似于酸汤面,是夏季常见小吃,浆水菜的菜多为芹菜。
蓝田饸饹面
荞面饸饹,古称河漏、合络、手搦饼,是以荞麦为主要材料制作的食品,是陕西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
尤以蓝田生产的饸饹备受欢迎。制作荞面饸饹,须选用新鲜的荞麦面并且讲究现磨现做,共分为和面、煮条、拌油三个主要程序。
由于荞面黏性差,用常规制作面条的方法很难成型。所以,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专用工具“饸饹床”。
“饸饹床”为木制,是把一块窄而长的厚木板,中间掏一个圆洞,洞底装一片多孔的铁片。
在木板的下面装有木腿,便于支在锅上。厚木板的顶端连着一根长木棍,上面装着一根直径略比圆洞小一点点的园木桩。
制作饸饹时,把和好的荞面团搓成园条放入园洞内,按动木棍用圆木桩挤压,面从铁片的小孔中被挤出,直接落入滚水锅内。
煮熟后,就成了细长光滑的饸饹。
蓝田荞面饸饹可以两吃:一种是吃凉的,另一种是吃热的。
夏季一般是凉吃,调入精盐、香醋、芥末、蒜汁、芝麻酱和红油辣子。
有时师傅芥末下得多了点,一入口,不由浑身一颤,感觉七窍六神都通了,是消夏祛暑的好东西。
冬季多是热吃,先用热骨头汤把饸饹浇热,再在饸饹碗里浇上臊子,撒入香菜、蒜苗丝和胡椒粉。
吃起来汤鲜饸饹筋,通体舒畅。
礼泉烙面
礼泉烙面早在秦朝时就有“大秦第一面”之称,是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被誉为“世界面食之鼻祖”。
其特色吃法称之为“泖(音:miao,一声)”,即将面盛在碗中,反复用开水浇之。然后调上佐料,即可食用。
烹汤一般用肉汤、骨头汤为最佳,五香大料、油盐酱醋鸡精等调味料巧妙搭配,再加入自家特制油泼辣子,放入豆腐丁、肉臊子,便制成一锅色泽艳红、香辣诱人的烙面红汤。
每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便开始制作烙面,当地人称“摊烙面”。烙面者,烙烤形成之面也。
“摊烙面”就是将面糊沿铁锅淋入,摊圆推薄,烙烤至熟,过程和做煎饼相仿。
烙熟的面饼薄光透亮,麦香扑鼻,晾好后在案上逐条横切为细丝,制作即全部完工。
成品烙面遂可每日取食,能供全家食用许多时日,少则将近十天,多则半月有余。
吃烙面的方法却是极有讲究:
一是要面少汤多,才能热气蒸腾,汤的五香美味迅速侵入面中;二是热汤浇上即食,才能品味到烙面的筋细和汤的辣香,在汤里泡得过久即胀软难吃;三是只吃面而不喝汤。
汤已入面,面中含汤,吃了面还喝汤,过头了,饭后一定口渴不止。其面筋薄细润,其汤浓煎辣香,个中美味,自有食者才能体味。
户县软面
陕西的口头禅里就有“金周至银户县”的说法,
户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极好的自然风水产出的麦子,穗大而厚实,磨出的面粉精白而细腻,做出的面食幽香而筋道,户县软面就是用这种面粉做的。
户县软面不同于陕西其它面食的地方在于,面和的稍微软一些,饧发的时间比较长。
面饧好、饧透后,擀开、擀圆、擀薄,薄到什么程度呢,大概1mm薄厚,再用刀切成宽约两指的长条,下锅煮熟。
因为面是纯手工擀出来的,吃起来很有劲道,又因为擀的比较薄,所以吃起来并不觉得硬,口感软软的、滑滑的,老人和胃不好的人吃了都好消化,配上韭菜、豆腐干、豆芽等菜码,再浇上臊子,香得很!
合阳踅面
不吃踅面不看线(线指合阳线戏),不算到过合阳县。踅面,是陕西合阳独有的地方风味食品。
踅”即“折足”,是个会意字,在关中方言中是“转来转去”的意思。
因为踅面从和面、摊饼到下面、捞面甚至调调料的每一个程序,都有“踅”的动作在里边,因而得名。
踅面,也有写作 “旋面” 的,因为“旋”字在合阳方言里念“踅”,意思是盘旋、折回、来回走动。
合阳踅面是用七成荞面与三成小麦面混合制作的一种面食。
食用虽然方便,制作过程却比较复杂,要求也比较严格。
分为磨面、和面、摊面、切面、下面五道工序。踅面是快餐。不要等,二分钟即可盛到面前。或干捞,或带汤,悉听尊便,须手再用笊篱捞一些鱼儿粉,
然后调上大油(白油)或大油辣椒(红油)、清油辣椒、盐、醋、蘸一点花椒面,撒一捏葱花,便可食用了。吃起来又绵,又润,又辣,香味浓烈,颇觉过瘾。
削筋面
主要流行区域是陕西的宝鸡、凤翔及毗邻地区,其他地方比较少了,地方特色十足。做法就是将面团擀成长条状的厚片,用刀切削成长约 10厘米、宽、厚约3毫米的条,后面的工序就同一般的手工面了。
由于煮熟后吃筋道可口,名曰“削筋面”。传闻此面为唐时宫廷名吃。制作中有几点特殊要求,就是面粉加水揉好醒到,要求面硬。醒好的面擀成一寸多宽一尺多长半公分厚的面片。
要切得宽窄均匀,水滚时下面,削筋面再煮不烂,捞在碗里条条清晰、不粘,晶莹剔透如玉石一般。
削筋面具有筋而不硬,滑而不嫩,油而不腻,辣香爽口,咸酸适口的特点。
三原疙瘩面
听到“疙瘩”这个名词 ,可能很多人会想到疙瘩汤之类的,这就错了,“疙瘩面”类似于女孩子盘的头发,陕西方言中形容一团东西缠绕在一起的就叫“一疙瘩”,于是便由此而得名。
这种面条,条细如龙须。盛入碗内,面丝缕缕簇拥成团,宛如花蕾含苞待放,形似锦龙盘绕。
好多人都认为面是拉面一样拉出来的,仔细尝了却不是,这个面确实是刀工切出来的,刀工细腻而匀长,面柔软而筋丝,正是切出来的所以更方便盘成“一疙瘩”。
这种面有三种吃法,既可拌上哨子干吃,又可涮开放进特制的酸汤中汤吃,还可以将面和酸汤,哨子辣椒放在一起,叫酸汤哨子面。一面三吃,美不胜收。
麟游血条面
血条面制作讲究,具体做法是:取新鲜猪血或羊血,加盐后反复搅拌,使血不再凝固,然后用细纱网过滤,取缔杂质,兑凉开水少许,放干细调料若干。
另选精细麦面粉,用过滤好的血浆和面,或人擀或机压成薄面片,每压一层抹一层油(猪油、鸡油、菜油均可),用油擦遍,几经折叠压薄,切成细条,上笼蒸二十分钟后,晾干保存,类似于现在的方便面。血条面可以根据食者的需求,调成晕、素两种。
将做好的血面入汤,泡几分钟即可食用。
麟游血条面是中国民间古老饮食文化的优秀遗产,在中华民族的饮食大花园中,独一无二,其他地方没有人制作食用血条面。
你看:红艳艳的面,油汪汪的汤,黄澄澄的蛋絮,白花花的豆腐,味浓而不腥,色红而不辣,油厚而不腻。看了眼馋,闻了喷香,吃了爽口。
安康蒸面
安康蒸面,是以面粉为主料蒸制而成的一种面食。
先在面粉里添加少许食盐,用水和成面浆,将面糊盛入表面涂擦食油的铁制或铝制圆蒸面锣里,放在大口铁锅水里蒸。
数分钟后,一个圆型、清黄、柔软的蒸面即成。再配之豆芽,浇上酱油醋、蒜泥、芝麻酱、油泼辣子即可食用。
判断蒸面的好坏,一是看面的筋丝、颜色。二是看佐料的运用。佐料好,可开胃、增味,使蒸面锦上添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康蒸面的全部制作过程中,不论是主料、辅料还是调料,都要经过高温蒸煮,绝不生入食品;用来调味的盐、大蒜水、醋汁,不仅具有良好的调味增味作用,还具有很好的消毒杀菌功效。
武功旗花面
“旗花面”,也叫“奇花面”;因它碗上飘的五颜六色似花非花,又叫“奇花面”或者“七花面”;因它所用的鸡蛋花、葱花、面片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样的平行四边行或三角形,故而得名“旗花面”。
正如人们所说:“挑起如旗,放下是花”。
如今,以味清,面软、汤煎、醋酸为特点的旗花面作为武功的独特风味小吃,已经盛名远扬。
来源:厨影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