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即直接连接存储(Direct Attached Storage)

NAS即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SAN即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

nas网络存储 测试(非线编共享存储之SAN)(1)

DAS、SAN、NAS

DAS是指将外置存储通设备通过SCSI或FC接口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上,存储设备是整个服务器结构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和操作系统往往都未分离。①③⑤⑧①⑨⑤①⑦①②

SAN是通过光纤交换机连接存储阵列和服务器,建立专用数据存储的存储私网。

NAS采用网络技术(TCP/IP、ATM、FDDI),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存储系统和服务器主机来建立存储私网。其主要特征是把存储设备、网络接口和以太网技术集成在一起,直接通过以太网网络存取数据。也就是把存储功能从通用文件服务器中分离出来。

三种模式中,DAS模式最简单,就是直接把存储设备连接到服务,而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每个应用服务器都要有独立的存储设备,这样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复杂度,随着服务器的增加,网络系统效率也急剧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NAS和SAN两种模式。

NAS:通过TCP/IP协议访问数据,采用业界标准文件共享协议,如果NFS、HTTP、CIFS实现共享。

SAN:通过专用光纤交换机访问数据,采用SCSI、FC-AL接口。

NAS和SAN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文件管理系统在哪里。如图1所示,SAN结构中,文件管理系统(FS)分别在每一个应用服务器上面,而NAS则是每个应用服务器通过网络共享协议,使用同一个文件管理系统。即NAS和SAN存储系统的区别就是NAS有自已的文件管理系统。

详细解释如下:

SAN : 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络

NAS :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附加存储 NAS不一定是盘阵,一台普通的主机就可以做出NAS,只要它自己有磁盘和文件系统,而且对外提供访问其文件系统的接口(如NFS,CIFS等),它就是一台NAS。常用的windows文件共享服务器就是利用CIFS作为调用接口协议的NAS设备。一般来说NAS其实就是处于以太网上的一台利用NFS,CIFS等网络文件系统的共享服务器。至于将来会不会有FC网络上的文件提供者,也就是FC网络上的NAS,就等日后再说了。 注解:NFS(NETWORK FILE SYSTEM) 适用于LINUX&UNIX系统 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适用于windows系统

SAN\NAS的区别:

可以这样来比作:SAN是一个网络上的磁盘;NAS是一个网络上的文件系统。其实根据SAN的定义,可知SAN其实是指一个网络,但是这个网络里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元素,主机、适配器、网络交换机、磁盘阵列前端、盘阵后端、磁盘等。长时间以来,人们都习惯性的用SAN来特指FC,特指远端的磁盘。那么,一旦设计出了一种基于FC网络的NAS,而此时的SAN应该怎样称呼?所以,在说两者的区别时,用了一个比方,即把FC网络上的磁盘叫做SAN,把以太网络上的文件系统称为NAS,我们可以这样简单来理解。 普通台式机也可以充当NAS。NAS必须具备的物理条件有两条,第一,不管用什么方式,NAS必须可以访问卷或者物理磁盘;第二,NAS必须具有接入以太网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以太网卡。

SAN\NAS的性能对比:

1、 SAN快还是NAS快 首先,看下SAN与NAS的路径图,如下:

nas网络存储 测试(非线编共享存储之SAN)(2)

显然,NAS架构的路径在虚拟目录层和文件系统层通信的时候,用以太网和TCP/IP协议代替了内存,这样做不但增加了大量的CPU指令周期(TCP/IP逻辑和以太网卡驱动程序),而且使用了低俗传输介质(内存速度要比以太网快得多)。而SAN方式下,路径中比NAS方式多了一次FC访问过程,但是FC的逻辑大部分都由适配卡上的硬件完成,增加不了多少CPU的开销,而且FC访问的速度比以太网高,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如果后端磁盘没有瓶颈,那么除非NAS使用快于内存的网络方式与主机通信,否则其速度永远无法超越SAN架构。但是如果后端磁盘有瓶颈,那么NAS用网络代替内存的方法产生的性能降低就可以忽略。比如,在大量随记小块I/O、缓存命中率极低的环境下,后端磁盘系统寻到瓶颈达到最大,此时前端的I/O指令都会处于等待状态,所以就算路径首段速度再快,也无济于事。此时,NAS系统不但不比SAN慢,而且由于其优化的并发I/O设计和基于文件访问而不是簇块访问的特性,反而可能比SAN性能高。 既然NAS一般情况下不比SAN快,为何要让NAS诞生呢?既然NAS不如SAN快,那么为何还要存在呢?具体原因如下:

经过特别优化的NAS系统,可以同时并发处理大量客户端的请求,提供比SAN方式更方便的访问方法。

多台主机可以同时挂接NFS上的目录,那么相当于减少了整个系统中文件系统的处理流程,由原来的多个并行处理转化成了NFS上的单一实例,简化了系统冗余度。

SAN好还是NAS好

关于IO密集和CPU密集说明如下。

显然,NAS对于大块顺序IO密集的环境,要比SAN慢一大截,原因是经过大量IO累积之后,总体差别就显出来了。不过,如果要用10G以太网,无疑要选用NAS,因为底层链路的速度毕竟是目前NAS的根本瓶颈。此外,如果是高并发随机小块I/O环境或者共享访问文件的环境,NAS会表现出很强的相对性能。如果SAN主机上的文件系统碎片比较多,那么读写某个文件时便会产生随机小块IO,而NAS自身文件系统会有很多优化设计,碎片相对较少。CPU密集型的应考虑使用NAS。 NAS以文件的形式 LAN连接存储介质; 而SAN以块形式 光纤连接存储介质。

Distor NAS、SAN共享存储服务器

操作系统经过优化可以从每个磁盘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性能,支持HD、 4K 和 8K 视频项目。

提供高性能的多路访问和读写模式

除了能够支持标清、高清、2K, 还可以支持多轨4K素材的在线编辑。在Distor存储上媒体创意人员可以使用各种创意工具比如:AdobePremiere、After Affects、Avid Media Composer、ProTools、Apple Final Cut X、 Autodesk Smoke、Blackmagic Resolve以及其他各种专业制作工具。①③⑤⑧①⑨⑤①⑦①② V同步

nas网络存储 测试(非线编共享存储之SAN)(3)

高性能视频编辑共享存储——为您的团队带来无拘束体验

具有灵活的访问方式

可以通过1000.0Mbps的千兆网络进行代理剪辑、或者使用高速SFP光纤连接模式进行后期调色,标配2个10G端口(可扩展),可以直接与交换机连接 ,也可以直接与编辑工作站直连。

天生就是为后期制作而生

高可用性、连接方便、操作简单,避免了单一USB、FireWire、eSATA和Thunderbolt驱动器混乱的存储共享与媒体复制流程,支持苹果、windows以及Linux电脑多种编辑工作站访问,允许几十位编辑师、助理、记录员和其他参与者同时访问媒体素材。

节省时间和成本

避免对共有的成套材料进行多次重复拷贝操作。对于编辑工作站,不需要安装任何驱动、软件或购许可,即可轻松便捷访问。

无比强大的数据保护功能

基于标准的工业级IT服务器架构,带有高性能文件管理系统,使得它可以融入各种工作网络环境,比如媒资网络系统和视频录播放系统。能够提供无比强大的数据保护性能。在一个甚至两个驱动器出现故障时,可自动重建驱动器,从而保障实时性能和媒体安全。

nas网络存储 测试(非线编共享存储之SAN)(4)

集成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1、多机共享、在线实时编辑

2、高性能、高扩展性

3、针对后期优化

4、接口丰富

5、稳定可靠,坚如磐石

nas网络存储 测试(非线编共享存储之SAN)(5)

性能表现

管理方式:简洁人性化的中英文WEB图形管理界面(GUI), KVM Console, Telnet, SSH管理

协议支持:iSCSI/NFS/CIFS/FTP/HTTP/AFP

系统支持:Microsoft Windows, Linux, Mac OS X,UNIX, VMware

监控报警:CPU, 网络,缓存,硬盘S.M.A.R.T使用状态监控,支持声、光、Email, 短信,SNMP等报警方式

UPS支持:支持APC\MGE\SANTAK 品牌的UPS通知

高级功能(可选)

·Filter模块(支持文件类型过滤)

·WORM模块(一次写入多次读出)

·Snapshot模块(支持快照以及快照回滚)

·CacheAcc模块(通过SSD作为缓存大幅提高阵列随机读写性能)

高级功能(可选)

·支持用户分级分组分域以及配额管理功能;

·支持细粒度文件权限控制,可对指定的文件或者文件夹设置访问权限;

·提供两台NAS之间通过rSync协议进行共享目录镜像/备份功能;支持导入与导出系统配置,支持从阵列中恢复系统配置;

·支持MAID2.0节能技术

支持 拥有多个 1、10、25 和 40GbE、100GbE端口,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混合和配

置。工作站直接连接到这些端口中的任何一个接口,甚至可以不需要以太网交换机

nas网络存储 测试(非线编共享存储之SAN)(6)

工作站直接访问存储

nas网络存储 测试(非线编共享存储之SAN)(7)

工作站通过交换机访问存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