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是中国历史上颇具戏剧性的一年。前半年,一众官员因主张剿灭义和团、反对与列强开战,被慈禧太后斩杀于菜市口。至此,主张利用义和团向列强开战的大臣在朝堂上风头大盛。
然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之后,曾经的“香饽饽”们瞬间变成了肇祸元凶、朝廷钦犯,被逃难西安的慈禧太后或流放,或监禁,或斩首。其中有一个人,既没有鼓噪开战,又没有主张和谈,最终也成了庚子国难的牺牲品。他,就是赵舒翘。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的情景。
赵舒翘,字展如,陕西长安县沣西大原村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家,家境贫寒。同治十三年(1874年)考中进士,被朝廷授为刑部主事。在刑部十年,他研习、纂定律条,其中服制、妇女离异等内容,“能传古义,为时所诵”。
光绪十二年(1886年),赵舒翘出任凤阳知府,后擢升为浙江温处道、布政使。到了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其熟悉律令,被任命为刑部左侍郎。
戊戌政变后,赵舒翘充任军机大臣,入总理衙门。从此,他的仕途如同开了外挂一般,扶摇直上。这既与他精通刑律、为人谨慎有关,更与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刚毅对他的提携分不开。饮水思源,赵舒翘对于刚毅自是感恩戴德、百般依顺。
赵舒翘手书信札。
1900年年初,义和团占据涿州,赵舒翘奉命前往解散拳民。赵舒翘抵达后,宣布朝廷谕旨,要求拳民各自回乡。拳民不仅拒绝散去,反而要求免除直隶提督聂士成(当时正在镇压义和团)的官职,赵舒翘表示有困难。正值此时,刚毅突然出现,承诺先让聂士成退军。
二人回宫复命,当慈禧问及拳民情况时,刚毅将拳民吹得神乎其神,大谈“拳民忠义可用”。赵舒翘向来与刚毅交好,又鉴于刚毅权位盛极一时,也随声附和“拳民没问题”。慈禧根据这些信息,决定让义和拳民进入京师,开始了灭洋斗争。
随着联军攻破皇宫、慈禧携光绪出逃,端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刚毅、赵舒翘、山西巡抚毓贤等,凡是跟义和团沾边、凡是喊过开战、杀过洋人的官员,都成了八国联军眼中的“战犯”。慈禧急于寻找“替罪羊”,也将这一众“走卒”纷纷舍弃。
慈禧太后。
赵舒翘最初被革职留任,但各国不依不饶,朝廷只好改判为斩监侯。赵舒翘多年混迹京官,又熟悉大清刑律,觉得此事到此也就了了。拖到来年秋后,联军撤退、两宫回銮,自己也就放出来了。
没想到,各国坚持要加重惩办。迫于压力,朝廷又将斩监侯改为斩立决。消息传出,“西安士民,连合数百人,为舒翘请命”,甚至连江苏的士绅都为他喊冤。
为了能在西安呆得安宁,慈禧只得早点处决赵舒翘,加恩让他自尽,命新上任的陕西巡抚岑春煊监刑。
得到令其自尽的谕旨,赵舒翘迟迟不肯上路,他认为慈禧还会有赦免自己的谕旨。他的夫人说道:“老爷,别抱希望了,我陪你一起上路。”赵舒翘吞金少许,过了三小时,还没死,一边“处分家事”,一边大骂“刚子良(刚毅)害我”。
八国联军进攻皇城。
岑春煊急着赶在下午五点之前复命,便命人给赵舒翘进食鸦片,没想到他“两时仍不死”。于是,再投以剧毒砒霜,赵舒翘服用后倒卧在地,呻吟不已,直到日落,气息尚存。
岑春煊为了及时向慈禧复命,便听从一个仆人的建议,让人拿出厚纸,蘸上烧酒,“连蔽其七窍”,贴了数层之后,赵舒翘终于气绝而亡。
当时表示同情者不乏其人,他们认为赵舒翘虽有谎报情况、阿附刚毅的罪过,但罪不至死。然而,在各国的压力下,也只能轻罪重罚。
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大概是封建时代臣子们最无奈的选择。太平盛世,售与帝王家的是文武艺;遭逢大难,给予帝王家的却是身家性命。
庚子国难,于国于民,是一场浩劫;于身处这场旋涡中的官员,又何尝不是一场劫难?
参考资料:罗惇曧《拳变余闻》,赵尔巽《清史稿·卷四六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