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土古蜀国墓(新浦有座明代大墓)(1)

新浦距海州12里,至清末才逐渐露出水面,哪里来的明代大墓呢?

民主路南侧的解放路铺设于民国33年,即1944年,时新浦为日军占领,日本人为了运输物资的需要,自老火车站向西铺筑道路,先在龙尾河上架设木桥,接着由龙尾河桥向洋桥巷方向,即今市化路与南极路交汇口,铺筑宽25米的土路。

四川出土古蜀国墓(新浦有座明代大墓)(2)

解放路西端有个加油站,与未拆除铁路之间不过百余米,过了铁路便是原车辆厂,现那儿的交叉路口称作幸福路转盘,这里是临洪滩的西南角。新海地区地势是海州高、新浦低,海州城普通标高5~6米,新浦普遍标高在3.5米以下,而临洪滩标高却在3.5米以上。临洪滩由临洪河冲刷形成,临洪滩至浦南一片,早在金大定年间为盐田,是临洪场的一部分,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四川出土古蜀国墓(新浦有座明代大墓)(3)

1949年底,新海县政府,组织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中小学校及当地驻军,自己动手,挖土铺路。将解放路向西延伸,越过西盐河,铺至临洪滩。修解放路时,发现在加油站与紧靠原铁路的第一粮站与之间有座大墓,占地约2000多平方米,这里是解放路的最西端。

四川出土古蜀国墓(新浦有座明代大墓)(4)

这儿一片坟地,清路基时发现并排几块大条石,下边盖着个长约3米左右、宽约两米的石砌墓穴。里面一汪清水,只发现一块2尺来长、1尺来宽的砖碑,在场的临洪人周卯生,看到上面有许多文字,抹去泥水后,刚看到上边有“建文四年”字样时,就被墓主的后人抢跑了。

四川出土古蜀国墓(新浦有座明代大墓)(5)

墓地已经荒芜,墓碑已不复存在,望柱、横额、石人、石马、石羊也已东零西散,整个墓地长满了酸枣树和野草,一片凄凉。墓地前原有神道门,当地人称“石门”,坐北朝南,宽3米多、高3米多。倒在地上的两根望柱为六边形,当时在场的人说有小笆斗粗。上端横额高约80公分左右。题额为“骠骑将军,曹公神道”八个字。(市桥人家原创:马鉴尧,转载请署作者名)

四川出土古蜀国墓(新浦有座明代大墓)(6)

据明代《隆庆海州志》载:“曹杰,海州临洪场人,以金吾卫指挥征南有功,升辽东广宁参将,谋勇兼资,为夷所服。凡所属城堡人畜有失,率百骑追击,驱其人畜而还。卒,赐葬祭。”清代嘉庆年间海州人乔绍傅所纂《古朐考略》在明代武勋考中载:“曹俊,海州临洪场人,赠骠骑将军左军都督府金事”,这里乔绍傅将“曹杰”误写为“曹俊”。

四川出土古蜀国墓(新浦有座明代大墓)(7)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依据《淮安府志》作了更正,其记载为:“曹杰,海州人,以金吾卫指挥征南有功,迁辽东广宁参将,谋勇兼资,敌人服之。所属城堡有失,率轻骑追击,累著战功。卒,赐葬祭,赠骠骑将军左军都督府佥事”。

四川出土古蜀国墓(新浦有座明代大墓)(8)

骠骑将军,官名,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为之,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东汉各代沿置。骠骑将军为二品或从一品,一般低于大将军。隋文帝置骠骑将军府,秩正四品,地位降低。唐初尚有骠骑府及骠骑、车骑将军之制,从一品,宋为从一品,为武官最高阶。金有骠骑卫上将军,正三品下,居武官第十一阶,元升正二品,居武官第三阶,明废。

四川出土古蜀国墓(新浦有座明代大墓)(9)

清末时,骠骑将军墓碑已不复存在,倒是石龟、石人被后人尊崇为石干爸、石干妈,每年正月初十,附近百姓会带上子孙来此叩拜,祈求平安,此俗一直沿袭至解放初期。曹家后人,会在此放张小桌子,供人敬香叩拜。将事先准备好的串上铜钱红线,套在前来祈拜的孩子们的脖子上,是为“上锁”,保平安,而后收下人家带来的馒头、面条之类的供品。后来石羊成了穷人割草时的磨刀石。

四川出土古蜀国墓(新浦有座明代大墓)(10)

临洪人周卯生1949年底看到的“建文四年”,是明代第二个皇帝惠帝朱允炆年号的最后一年,为公元 1403年,“建文四年”,如是葬祭年份的话,距今600 余年。曹杰作为明代海州走出去的高阶武将,南征北战,在辽东广宁任参将,守卫疆土,保卫一方平安,累著战功。广宁,是明代为辽东都司总兵官驻地,即现辽宁省北镇一带。参将为辽东都司,位仅次于总兵、副总兵的统兵官,曹杰血洒疆场,为国尽忠,皇帝追封他为“骠骑将军”,赐给高规格葬仪,其实只是一个赠与的称号,让其荣归故里,葬于海州。

(市桥人家原创:马鉴尧,转载请署作者名)

参阅资料:

《新浦区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年。

《新浦史话》韩世泳,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年。

《隆庆海州志》

《古朐考略》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

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