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28日,天安门广场西侧,一座具有里程碑式的建筑物破土动工,仅十个月后,宏伟壮观的人民大会堂正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毛主席得知后,欣然前来视察,当他看到恢弘气魄的殿堂,忍不住地点头赞叹,笑容洒满整个大会堂。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1)

人民大会堂

当他抬头看到大会堂的天花板时,更是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到了,他会心一笑:这是谁设计的?主意这么好?

那么,天花板上到底有什么东西?为何能让主席开怀大笑?其设计者又是何人?

14年前的夙愿

1959年8月,距离国庆十周年庆典时间已不足2个月,此时人民大会堂建造工程也进入尾期,不时有中央领导人前来视察,看看大会堂的庐山真面目。

8月28日,周总理和陈毅元帅视察大会堂的施工进展,并做出指示;9月3日,刘少奇副主席也来到大会堂,从内到外看了一遍。

作为人民大会堂的主要发起人,毛主席自然也关注着这一伟大建筑的施工进展。在大会堂建造的10个月里,他全程监督,多次让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前去汇报工作,每遇到一个重大难题,毛主席也都会亲自参与讨论。

因此,当得知大会堂9月10日召开竣工表彰大会时,毛主席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并于9月9日凌晨2点30分,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等领导人一同参观人民大会堂。

参观之中,毛主席忍不住连连点头,脸上写满了激动之情,他也频频向工人们招手,露出满意的微笑。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2)

主席之所以按捺不住激动之意,还因为他14年前的夙愿终于完成了。

早在1945年4月23日,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755名干部齐聚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在党中央进入杨家岭前,这里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村子里只有十多户人家,百姓们生活困难,很难吃饱饭。

与此同时,当时日伪军对我党根据地烧杀掠夺,国民党当局也长期对陕甘宁边区抱以敌意,这使得延安生活困难。

到了杨家岭后,毛主席再次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在全体共产党人和八路军的努力下,很快就解决了饮食问题。

中共七大召开前,为了能让前来的代表们坐在一起,党中央决定在杨家岭建造大礼堂,并将这一艰巨任务交给杰出的建筑学家杨作材。

杨作材是建筑学高材生,主持设计了党在延安时期的多个建筑物,如中央办公厅大楼、王家坪军委机关礼堂。

杨作材临危受命,积极进行大礼堂建造,尽管当时物资奇缺,想要建造标准化、现代化的礼堂并不现实,但杨作材还是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党中央七大召开之时,朱老总激动地说道:“今天我们终于坐在自己建造的礼堂里开会了。”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3)

杨家岭大礼堂

尽管是大礼堂,但在特殊时期礼堂内部的情况仍十分寒酸,桌椅很是简陋,需要昏黄的煤油灯照明,代表们挤在长条木椅上,连伸懒腰的空间都没有,部分代表更是只能站着听讲。

毛主席见状感慨不已,他用铿锵有力地声音说道:“同志们,现如今我们的条件还很简陋,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建造一座可容纳万人的大礼堂,让大家都能轻松入座。”

后来,党中央在西柏坡小礼堂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主席看着简陋的礼堂,内心更是深有感触,建造万人大礼堂的决心更盛。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各部门均汇集于中南海,使得中南海显得十分拥挤。而后,人大常委会又落座于此,更是让这里显得紧凑。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毛主席曾向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询问:“用我们的力量,能不能建起一座万人大礼堂?”

刘秀峰肯定地点了点头。

只不过,当时的新中国百废俱兴,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恢复元气,暂时没有钱建造人民大会堂。

直到1958年3月,毛主席在成都召开会议时,提到了对北京城的改建工作,明确指出要尽快建造万人大礼堂。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4)

主席观看建造方案

此时,我国已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开始富裕起来,百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有足够的条件建造大礼堂。

为此,不久后北京市规划局就积极响应,派人去莫斯科考察,准备建上一座可容纳万人的礼堂。

与此同时,为了庆祝建国十周年,中央设想在北京建造一批重大工程建筑,包括万人大礼堂、历史博物馆、科技馆等“十大建筑”,且需在1959年前投入使用。

就这样,万人大礼堂建造工程作为政治任务被提出,并很快落实下来,仅10个月后工期就结束。

正因如此,毛主席见到如此恢弘雄伟的建筑物才会那么激动。

只不过,人民大会堂的建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足以用千难万险来形容。

从世界上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级标志性建筑,其工程建造时间都需要数年。

如日内瓦“万国宫”耗费8年之久;悉尼歌剧院花费了14年才完工;联合国总部大厦用了七年。

别说“十大建筑”了,单单是建造一座宏伟壮阔、质量极高的人民大会堂,只用十个月时间完工这也是天方夜谭,设计师们和建筑工程师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呢?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5)

设计方案难敲定

根据中央指示,周恩来担任“十大建筑”总指挥,时任北京副市长万里为副总指挥。

1958年9月,万里特意召开会议,传达中央指示,并要求同志们打起十二分精神,争取在十周年庆典前完工。

同时,还要保证建筑有中国特色,能展现中华民族艺术文化。

可有些同志担忧,距离十周年庆典只剩不到400天,大会堂的筹划准备工作一切为零,真的能如期完工吗?

万里掷地有声道:“总有一些国家不相信我们能建设为现代化国家,认为我们啥也不行,既然如此,我们就要争口气,用事实打脸他们。”

为了尽快完成目标,北京市委发出“特急邀请函”,将全国各地优秀的建筑学家召集起来,并让大家出谋划策,拿出最理想的方案。

当时,大会堂的建筑用地规模已确定下来:长270米、宽140米,建筑师、设计师们只能在37800㎡的空间内想象设计。

不过,因建筑学家没有设计过如此庞大的大会堂,思路迟迟打不开,最初时上报的150多个设计方案,经过7轮评选还是被全部刷掉。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6)

与此同时,梁思成、杨延宝等30多位顶级建筑师也齐聚北京,为大会堂建设提供方案。这些专家们绞尽脑汁、集思广益想出来的方案,还是一个个被拒绝。

至于为何,还因他们依旧沿袭老一套设计思路进行设计,迟迟打不开思路,且关于万人大礼堂高度、屋顶设计、选址等分歧很大。

一直到10月份,建筑大师们仍没有拿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副总指挥万里心急如焚。

周总理得知后,提出“中国不古,西方不洋”设计理念,也就是中西方结合,取长补短。

随后几天,周总理多次亲临现场,和建筑学者亲切交流,给出自己的建议。

他还说:“思维不能局限,你们可以多发动群众,让年轻建筑学者参与设计中。还有那些机关单位,不能只审核,也可参与设计。”

有了周总理的发话后,北京市规划局年轻的设计师也大胆提出了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的设计方案,这套方案打破原有的禁锢,并参考西式结构,使得大会堂呈现“凸”字形。

然而,当时新中国最大建筑才不过5万平方米,万人大礼堂的面积上限是7万平方米,这套方案多出1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的建筑面积之和,岂不是严重超标?且工期也要延长?

为了尽快确定方案,10月14日,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周总理,顾不上休息,将各方送来的设计方案拿到书桌面前。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7)

周总理参与讨论

他通过反复对比思考,并征求了设计专家意见,最终拍板采纳规划局的17.18万平方米的设计方案。

原来,这套方案突出了大会堂的政治地位,设立了中央大厅,可让与会人员休息,也可举办纪念活动。同时,中央大厅被放在东西、南北轴线交汇处,显得大厅宏伟壮观。

在这套方案中,除了注重艺术美感外,也考虑北京的气候,在建筑顶部做了防雷处理设计,这些都让人眼前一亮。

十个月创造奇迹

该方案经过几次修改后,最终被正式确立下来。10月28日时,距离十周年国庆庆典只有10个月时,万人大礼堂正式动工。

周总理曾语重心长地说:“人民大会堂是我们欠下北京人的债!”

总理为何要这么说呢?

原来,万人大会堂占地面积为13.73公顷,需拆迁4000多间房。

这些居民祖祖辈辈生活在紫禁城脚下,一旦拆迁,那就意味要从繁华地带搬到尚未发展的郊区。

最初时,机关同志们已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他们认为拆迁不会那么顺利,可没想从头到尾都那么顺利。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8)

大礼堂正式开工

涉及拆迁的百姓们,听闻要建造万人大礼堂时,纷纷支持这项工作,主动腾出地方。为了让老百姓有地方住,机关单位也腾出大量房间。

不过一些人为了不给政府添麻烦,提出自己找房子。而那些生活富裕的居民,也为困难拆迁户提供房间。

正是在北京市民万众一心的配合下,拆迁工作进展神速,原计划一个月的拆迁任务,只用了十天就已完成,为紧张的施工工期提供时间。

10月28日,天刚蒙蒙亮,大会堂施工团队4000余人就已就位,他们铲起建造大会堂的第一锹土,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为了给政府省资金,很多人听闻大会堂施工后,自发来到工地上义务工作,缓解了用工荒难题。

如钢筋工人张百发从报纸上看到大礼堂建造的消息,随即带着兄弟们来到北京支援。福建铺花岗岩的一批工匠、湖南做木工雕刻的木匠们...纷纷齐聚在北京,为大礼堂建造添砖加瓦。

因参与劳动的工人、机关干部太多,到最后需要排队登记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为了能义务劳动,很多人凌晨三四点起床,排队等候,一旦来晚了就进不去。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9)

因大会堂建造工程太大,施工项目多达一百多个,往往是施工人员一边干活,设计人员一边进行设计,遇到问题现场解决,那些工程师更是吃住在工地上。

不过很快问题就出现了,工地上急缺钢筋,整个施工现场不足一吨钢筋,一旦解决不了材料问题,那工程建设进度将受到影响。

但当时是计划经济,建筑材料和设备由国家统一发放,想要多发放就需要向上级申请。

很快周总理就得知此事,他立马发出了求助号令,要求全国建材工厂加班加点生产钢筋等建材。

各地纷纷响应,加大钢筋生产规模,并及时运输到北京。以至于一些接货的工人说:“这些钢筋还热乎着呢!”

12月份,北京市委有致函一些省份,希望其能支援机电、水暖、通风、冷冻器材、装饰设备、金属材料等。各地尽管库存不多,但为了保证大礼堂工程进度,纷纷将库存拿出来支援。

为了避免赶工期耽误了质量,周总理也多次对万里同志强调:“不管进度快慢,一定要将质量问题放在首位,大会堂的结构设计、材料等都要注重安全。”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10)

但周总理还是不放心,他也曾特别召集会议,对所有环节的负责人反复强调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并定下要求:“大礼堂的寿命最少要比故宫长,不能低于350年。”

为此,北京市政府邀请梁思成、茅以升等著名建筑学家,为工程质量把关。梁思成等人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的安全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

如建筑结构专家蔡方荫认为,依照现有的方案,挑梁延伸到墙内,必然影响大会堂的整体刚度。

蔡方荫的这一提议引来了专家们的讨论,并在原方案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如将下层顶板由2.7公尺改为3.4公尺,强化支撑;用钢筋混凝土包裹钢柱,以提其刚度;在条件准许的情况下,可在2层挑台梁前端加上一个型钢横梁。

就这样,在众人的齐心协作下,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被逐一克服。

据统计,参与大会堂建造的劳动大军共计30万人次,23个省500多家工厂克服困难,为大会堂赶制出5000多项建设配件和设备。

施工现场,上万名建筑人员昼夜苦干,并开展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活动:

如张百发钢筋工青年突击队,300多人奋战9昼夜,完成正常工期1个半月的工程;李瑞环木工青年突击队负责铺设地板,他们研究出新式“推车式”地板刨,使原来45天的工期缩减到8天完成。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11)

彭真在工地视察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各方面的共同奋战下,1959年8月31日时工程结束,且经过了验收,为期304天的战役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这是谁的主意?”

9月9日,毛主席在万里、齐燕铭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大会堂工地视察,只见礼堂内外建筑均大气庄严、尊贵典雅,呈现出恢弘、高贵气魄。

万人大礼堂东西深为六十米,南北宽为为七十六米,高为三十三米,其顶层为穹窿顶、无立柱结构,设为三层座椅,可容纳万人,2、3层座椅上安装喇叭,因而不必担心听不到讲话。

尽管当时主体完工,可细节部分还在扫尾阶段,当众人听闻毛主席到来,纷纷放下手里的工作,激动围在主席身边。

毛主席见状停下脚步,和工人们一一握手。之后,主席又乘坐电梯来到大礼堂二层挑台,饶有兴趣地坐在座椅上,看看能否看清主席台,座椅是否舒服。

主席十分满意,问工作人员:“可以在这里抽烟吗?”

工作人员肯定回答:“当然可以,这里已经完工,主席,你是不是检查消防的?”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12)

毛主席在视察

大家听了后大笑一堂,主席也跟着笑了起来。随即,毛主席拿出烟,正准备点烟时,他注意到了大礼堂天花板。

只见大礼堂顶棚为穹隆形,和圆曲墙壁相接,500盏满天星灯如同群星一样围在五角星灯周围。远远看去,整个穹顶镶嵌着葵花向阳灯,将灯光打开十分耀眼。

显然这一设计很有深意,五角星灯和群灯交相辉映,象征着党指引着全国百姓走向光明。

主席看了后会心一笑,说道:“这个设计很不错,这是谁的主意?”

看到主席这么说,众人也将目光看向天花板,大家被这“水天一色”的布局吸引住了。

万里同志连忙说道:“主席,这是周总理的建议,设计师在其原理上设计的。”

原来,整个大会堂17万平方米,而万人大礼堂就占了近一半面积,可以将整个天安门城楼装下。

如此大的空间内,如何才能让所有与会者都能听得清、看得清、没有回音,且不会太压抑呢?

当时,设计师张鎛请教了很多建筑学专家,大家都认为比较困难,毕竟大礼堂高为33米,再加上空间比较大,人站在里面会显得渺小而压抑。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13)

大礼堂作为有着政治象征的建筑物,不仅要看上去恢弘大气,且也要让走进这里的人民心情愉悦,如果在这里显得压抑,那就不符合当初的设计理念。

无奈之下,设计师张鎛只好请教周总理,周总理得知他的困惑后,也开始了思考。一旦不能消除压抑感和空旷感,那大礼堂的设计终究是有瑕疵的。

但很快他灵光一现,并轻吟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文,立马有了主意。

周总理笑着说:“人站在地上,并不会认为天有多高;站在海边,也不会觉得大海有多远。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以传统方式安装灯饰,为了让大会堂协调,完全可以将穹顶按照‘水天一色’的理念设计,如此就可浑然一体。”

说着说着,周总理兴致大起,一边用笔勾勒一边讲解:天花板和墙面可改用圆角过渡,灯光也不需要太刺眼,可使用更温和的淡青色,给人一种天体空间无边无际的感觉,这样就不会再有压抑感。

正是在周总理的启示下,张鎛有了设计灵感,在穹顶中心装饰红色玻璃制作的五角星灯,周围再形成3圈水波形暗灯槽,和穹顶的淡青色塑料板呼应,从而形成了“星空顶”,再配上500盏满天星灯,显得大会堂天花板大气磅礴。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14)

当然,在穹顶上也有着肉眼看不清的小“星孔”,其实它们有着吸声作用,使得穹顶成为巨大的吸音板,不会产生回升,且有“混响”功效,让与会者不管坐在哪里都能听到台上人的讲话。

马大猷教授评价道:“人民大会堂大空间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又被水天一色的大空间自身解决,这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毛主席得知是周恩来的想法后,满意地点点头。他和周总理共事数十年,自然理解对方的用意。

五角星灯象征党中央,满天星灯代表中华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三层水波象征着革命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在党的指挥和领导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给万人大礼堂起名字

离开二层挑台后,毛主席又赶往宴会厅,他咨询了宴会厅的面积、高度、容纳人数。当他看到这里悬挂着以《沁园春·雪》为题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国画时,停下脚步,若有所思,脸上露出了微笑。

随后,毛主席一行人又来到北京厅,坐下来休息。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15)

闲聊中,毛主席风趣地对万里说道:“你果真是万里,日行万里,施工速度快,故宫可是用了10年才初步建成!”

万里谦逊道:“这是两万多职工们日夜操劳、勤勤恳恳努力以及全国23省大力支援的结果。”

话锋一转,万里又说道:“主席,这个工程一直没有命名,我曾问过总理意思,他说要请一国领袖亲自命名才行。”

毛主席点点头,问平时叫什么。万里称:“工人们都叫它大会堂工地,因此我们都叫人大会堂,也有人叫人民宫。”

主席沉思后说道:“‘宫’嘛,有点封建了,既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那就叫它人民大会堂,这是人民建造的,应该属于人民的!”

周围的工作人员听了后,全都拍手叫好。就此,这座10个月建起来的地标式建筑物有了自己的名字。

9月24日,人民大会堂所有工程均已竣工,且正式交付使用,6天后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十周年国庆招待会。至此,万人大礼堂迎来了第一批尊贵的客人。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16)

当时,梅兰芳年事已高,很少登台表演,但还是坚持来到大会堂,并表演了《贵妃醉酒》等经典国粹,将晚宴推向了高潮。

就此,人民大会堂肩负着时代重任,成为我国政治、外交的重要场合,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地方,见证着无数历史辉煌的时刻。

然而,人民大会堂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戒备森严,很少有人可以进入其中,普通人只能远远观望并拍照,不少老百姓问:“人民大会堂是否是人民的呢?”

一些党内老同志对大会堂长期封闭的现象也不是太满意,在多种场合提议应该向公众开放。

1979年1月27日,春节联欢晚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邓颖超同志对外宣布:“人民大会堂将向社会开放。”

得知这一消息后,每个人都非常激动,大家都想亲眼目睹如此宏伟的建筑物是如何建造的。

7月15日人民大会堂正式对外开放,其门票价格是2毛钱,排队的游客可谓是摩肩接踵。

而后,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涌入大会堂。据资料显示,不足半年时间,大会堂就迎来130万人次的观众。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17)

从1958年建立至今,人民大会堂已走过60余年的风霜岁月,展现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形象,每个中国人来到这里都会感到自豪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