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有着美好的寓意,不知不觉,春天的脚步临近了。今天蹭蹭“春”的热度,给大家推荐几部片名跟“春”有关的电影。

有关春去春又来的电影(推荐几部与春有关的电影)(1)

推荐影片:《立春》

推荐理由:

《立春》没有起伏跌宕,没有惊心动魄,甚至没有悬念,有的只是每一个卑微的小人物的琐碎和挣扎,如同生活中的你我。但是当把电影中的每个细节联系起来的时候,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张力十足。(《新京报》评)

《立春》的女主角王彩玲有这样一段旁白:“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啥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风好像一夜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了。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给感动了。”

影片简介:

王彩玲在小县城学校教音乐,虽然貌不出众,但有一副好嗓子,对歌剧尤其着迷。然而,闭塞小县城的普通百姓对歌剧并不感冒,志不得意的王彩玲一心想要调到北京。事业知音难觅,生活中同样。爱她的人她不爱,唯一一次付出的真情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绝望的王彩玲甚至想以死了结。

高贝贝找到王彩玲,她自称身患绝症,唯一的心愿就是可以参加全国歌手大赛并获奖。王彩玲放弃了进京的梦想,将钱用来资助高贝贝通关系。没想到,自己的好心面对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谎言。

在新年的飘飘雪花里,在母亲点燃的鞭炮和祝福里,王彩玲似乎感到生命的冬天也快到尽头了。她到孤儿院收养了女孩小凡做女儿,在对女儿的教育和天伦之乐里,重新有了寄托。


有关春去春又来的电影(推荐几部与春有关的电影)(2)

推荐影片:《四个春天》

推荐理由

片中的父母两人,既平凡,又难得。他们勤勉于干农活、打野菜、做饭食的劳作,却又能用音乐和歌声让生活里充满着艺术与诗意,他们彼此间的爱意与温柔,更动人。(《新京报》评)

影片简介:

父亲陆运坤是中学退休老师,母亲李桂贤是家庭妇女。虽然儿女都在外工作,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充满乐趣和欢喜。他们在温暖的露台上准备食材,满心欢喜地一起做饭。扇子、乐器、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两人突发奇想养蜜蜂,就淘宝蜂箱一点点研究。每年等待燕子归巢,看大燕子喂食小燕子。父亲的玩具是钢琴,转眼又坐到电脑前捣弄视频剪辑。


有关春去春又来的电影(推荐几部与春有关的电影)(3)

推荐影片:《开往春天的地铁》

推荐理由

整部电影像一篇散文,叙述上别具一格,多个人物视角的切入方式,大量的闪回,跳脱而不拘泥。人物脱离故事情境的旁白似乎是借鉴了京剧的艺术手法,新颖别致。在看似散漫的叙述当中,一条情感发展的主线却非常清晰,娓娓道来有迹可寻。(《南方都市报》评)

影片简介:

建斌和小慧夫妇满怀年轻人的希望来到北京闯天下。七年后,建斌失去了工作无所事事,只能瞒着小慧假装上班,却在地铁里游荡。与他常常相遇或擦肩而过的人们忙碌充实但烦恼各异。小慧也遇到咖啡厅老板老虎的追求,从而陷入两难的感情漩涡之中,不知所措。沮丧的建斌无意间被因爆炸事故而眼睛受伤住院的姑娘丽川所吸引,他天天去医院照顾她,渐渐发展出一段朦胧的感情。于是,在这对各怀心事的恋人间,上演了一幕幕微妙动人的悲喜剧。

地铁浓缩了都市生活的缤纷色彩,承载着快乐和忧伤,也交织着梦想与希望,路过寒冬酷暑,开往春天。


有关春去春又来的电影(推荐几部与春有关的电影)(4)

推荐影片:《放牛班的春天》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轻松愉悦,并给人带来实实在在的艺术享受的电影。它一点也不压抑沉闷,而是活泼轻快的,还略带那么一点诙谐幽默,但它也不会像通常的法国喜剧片,如《郁金香芳芳》那样的聒噪吵闹。它是潮湿温暖的记忆,是轻轻飞扬的柔风。观众们就那样苍白地面对它,不会喜悦,也不会悲伤,只会感动,而且是回味无穷的唏嘘感动,像我,则更会心存感激。(南方网评)

影片简介

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昂克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马修遗下的日记,皮埃尔细细品味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记忆的深潭。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名为“池塘底教养院”。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池塘之底”,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一些顽皮的儿童。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马修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昂克,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调皮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的感情。最后因为失火事件被校长解雇,临走前带走了佩皮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