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治协商会议:

(1)我兔和其他党派商量如何建立、治理国家的会议

(2)立法机构,只能是人大。第一届政协《共同纲领》,是特定条件下的产物。没 有参考价值。

(3)不是政府机关。考试来说,可以认为是统一战线的一部分(民间组织)。

2. 新民主主义:

(1)不是社会主义

(2)是过渡阶段(殖民地和社会主义之间)。

(3)各种乱七八糟的经济形式都存在。

(4)所以会有后面各种改

3. 社会主义

(1)我国现行模式

(2)公有制是唯一经济形式

(3)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才确立下来。

4. 世界被压迫民族:

(1)近代,不只是我们水深火热。

(2)资本主义发展,给全世界人民都带来了灾难。

(3)三年级世界史,会有详细描述——超级大重点。、

5. 土地改革

(1)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前,土地最重要的生产资源

(2)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战国李悝商鞅他们开始的,土地私有政策。

(3)解放生产力:土地是自己的。那能打多少粮食,就看自己水平了。想挣得多,就要多做一些。

(4)政权巩固:我兔倒了,国民党地主会把地再抢回来。

(5)之前也搞过很多次。根据形势不同,政策会有变化。中考会连到一起考,特别是政策变化的内容和原因。

八下历史最全笔记(八下历史不知道这11个词)(1)

6. 重工业:

(1)在当时,可以简单理解成国防,及其相关产业。比如大型机械,汽油石油。

(2)新中国刚成立,强敌环伺,需要自保。

(3)所以,有限发展重工业。苏联刚开始,也是这么选择的。

7. 轻工业

(1)人民日常生活所需产品:衣食住行。

(2)轻工业发达,人民生活就比较舒适。

(3)我国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这角度要记住,会考很多遍)。

(4)所以后面重点发展轻工业。

8. 宪法

(1)可以简单理解成国家的国生目标

(2)国家内部的所有操作,都应该围绕这个“目标”来

(3)所有违背“目标”的操作,理论上都不可行

9. 促进生产力发展

(1)可以有更灵活高效的经济活动(中考范围内,可以先这么理解)

(2)评价一个操作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

A 封建土地所有制:战国,促进了;新中国,阻碍了

B 三大改造:我国新建,底子薄。单打独斗,抵御不了外国的操作。全部国有,可以有效集中力量。

10 工业化:

(1)用机器发展工业

(2)工业:轻工业,重工业

11.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我们明确不会照抄苏联的操作

(2)当时的领导人,也不知道怎么做自己的

(3)后面的悲剧,就是走错路的产物。

(4)直到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学到再说),才算找到路了。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挺复杂,具体学到再说

B 在这个之前的所有操作,都是探索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