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鸟讲故事】
这仨老头赫赫有名,个个堪称“老戏骨”‖老家许昌
文‖鸥鸟
古人爱编故事,尤其爱拿老头编故事,以增强其可信性。通过老头的嘴或者行为,讲一个自己想说的道理,并且还煞有介事地告诉读者,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人家老头说的,不是我多有思想,而是群众有智慧,高手在民间。
最著名的有三个老头,这三个老头,比一台戏都热闹,个个堪称“老戏骨”。(想看看鸥鸟上回讲了啥故事?欢迎点击以下链接欣赏:葬在鄢陵的神童,2200多年前名震天下)
欧阳修笔下的卖油老头——《卖油翁》
这老头可谓是家喻户晓,只要上过中学都认识他,挑副卖油担子走街串户,善于以己推人,现身说法,并且连文武双全的状元陈康肃公陈尧咨大人都敢揶揄。原文如下: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本文的主人公陈尧咨是北宋真宗年间的状元,可他放着好好的文官不做,偏偏喜欢被文人士大夫嗤之以鼻的骑马射箭等武夫勾当,要知道有宋以来文贵武贱,特别是宋真宗更是谆谆教导大家:“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所以,欧阳修借卖油老头的嘴告诉世人,都去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入阁拜相才是正途,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千万别学这个陈尧咨,百步穿杨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雕虫小技,熟能生巧罢了!
袁枚笔下的卖蒜老头——《卖蒜叟》
袁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才子,进士出身,无奈仕途不顺,当了七年县令后心灰意冷,退归林下,号随园老人,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在文学、思想、美食、养生等诸多领域有造诣,是一个懂生活、有情趣的文化人。他遇见的这个卖蒜老头,就像电影《功夫》里退出江湖,隐藏于市井坊间的绝世高人一样,看似冢中枯骨,实则武学奇才。原文如下: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劵。
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这老头真对得起他的职业——卖蒜,专治那些装蒜的,特别是装大瓣蒜的。老头不讲那些发人深省的道理,但用实际行动说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任你业界称泰斗,切莫人前夸海口;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饶是你蒜瓣大,总有蒜臼盛得下。总之一句话,夹起尾巴做人,错不了!
周容笔下的卖烤白薯老头——《芋老人传》
周容这人没什么名气,明末清初一个善诗书画的秀才而已,可这位卖烤白薯的老头却大名鼎鼎,他从一块烤白薯的视角,揭示一个亘古不破的道理:什么出身经历、人品性格,什么知识文化、思想修养,那都是神马浮云,只有身份和地位才是决定一个人行为处事方式的主导因素,来看原文: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后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者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者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这老头简直是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话痨,在堂堂相国面前也敢如此放肆,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不是老糊涂了,就是活腻歪了。但相国大人似乎还颇受教益,可见作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迫切心情。
其实,不止这三个老头,文人笔下会讲振聋发聩、发人省醒道理的民间小人物还有很多,比如《卖柑者言》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捕蛇者说》的“苛政猛于虎”,《渡者之言》的“欲速则不达”等等,都是借人之口,抒己之意。
三个老头一台戏,其实,作者才是幕后的编剧加导演,老头不过是演技高超的老戏骨罢了!
【作者简介】彭春岭,笔名“鸥鸟”,许昌市鄢陵县人,河南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许昌市魏都区政协。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