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在整个中国画的历史上,显得是如此的奇葩另类,甚至还有点先锋,但是当看完了这幅画,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老祖宗的创造力已经早已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那这幅画究竟叫什么名字呢?叫做《骷髅幻戏图》。

人类死前的神秘感受 千百年前的死亡体验原来是这样的(1)

这是一部非常有名的画作,在这里有一个信息我们需要知道,就是在北宋年间,有一种非常流行的悬丝木偶戏叫傀儡戏,这是嘎莱戏。其实这个戏在汉朝就已经有了,但是因为北宋经济比较发达,民间的活动也比较多,所以呢,傀儡戏就开始盛行起来。当时到民间去看这些傀儡戏的人们,就跟我们今天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们一样多 。所以傀儡戏就是一个民间活动。

但是问题就来了,你傀儡戏就是傀儡戏吧?为什么在傀儡戏里面要有这个提线的木偶是一个骷髅。关于“骷髅幻戏图”,其实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说它是一个暗箱操纵大戏。那么谁在暗中操纵这个骷髅啊,我们就得回到画里去找答案。

人类死前的神秘感受 千百年前的死亡体验原来是这样的(2)

我们看到在背后有一个题跋是这么说的,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傀儡儿还将丝线抽,寻一个小样子,把冤家逗,识破个羞那不羞?这骷髅傀儡没半点皮和肉,却有一担子苦和愁,把线板轻轻一抽,表演地栩栩如生,其实为的就是逗你一乐。但是呢,你一下子就把机关给识破了,于是他就有点寒酸又有点害羞,只能再次辗转流浪到其他的地方去表演了。

这个题跋真的让人觉得这个骷髅有点惨,题跋是谁写的呢?看一下落款,是大痴道人。有点熟啊!他就是大名鼎鼎地黄公望,“富山春居图”的作者。传说黄公望的那个祖师爷王重阳在刚创教的时候收了一个人,当弟这个人叫做马钰,就是教郭靖武功的那个马钰,这个马钰呢,沉迷在世俗之间,王重阳怕他在世俗间过于沉迷,就画了这个骷髅图来吓他。

人类死前的神秘感受 千百年前的死亡体验原来是这样的(3)

于是在王重阳的带领之下,骷髅也就成了全真教来劝化世人看破红尘的一种工具。直到今天你还能在山西的永乐宫的壁画上面看见王重阳画骷髅图来劝化马钰的一个情景,其实这个骷髅也不是王重阳的原创了,他之所以这么做呢,是源于道家祖师爷爷爷爷爷爷爷爷辈级的一个人物,就是庄子。

在庄子的这个故事里啊,那些生前的烦恼啊,名利的纷扰啊,其实都会像过眼云烟一样飘散。生和死甚至都可以同时存在在一种时空里。而这恰恰也就是骷髅幻戏图这个画面最显著的特征,你看左边一大一小的骷髅代表死,右边的母亲孩子代表生,他们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就像镜面一般的对称,而且存在在同一个时空里,二者也正是骷髅幻戏图最显著地特征。

人类死前的神秘感受 千百年前的死亡体验原来是这样的(4)

其实关于死亡在中国画里面,甚少探讨这种话题,甚至在整个中国的语境里面,这都是一个最禁忌的话题,孔子都说了未知生焉知死,但是我常常在想,如果我们不了解死亡,我们怎么能好好的对待生命呢?我记得以前曾经流行过一种叫做死亡体验的活动,它实际上就是给你一个空间,让你去感受自己死亡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可能正在体验自己的葬礼,正在跟这个世界告别,或者正在四下空空的时候,感受到自己正在消亡,而那个时候,正是我们向自己的生命发出最无穷的追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