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才情出众的作家艺术家们,对于故乡都有超乎寻常的审美感悟,尤其对家乡的食物,更是充满着温情脉脉的味觉记忆,像鲁迅、周作人对绍兴吃食的偏爱,梁实秋对北平美食的推崇,都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他们笔下的那份故乡情结也时时感动着我们。1.汪曾祺乡愁的鸭蛋黄炒豆腐

名人名食的故事(这七道名人名吃)(1)

  被誉为“最后一位文人美食家”的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离开我们已近二十个年头了,他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中,以“吃”为题材的占了相当比重。

  汪曾祺谈吃,似乎是在闲聊,不经意间却流露出淡雅而博学的文化气息,令人百读不厌。汪先生谈吃论食的著名作品有小说《金冬心》《黄油烙饼》,散文《故乡的食物》《五味》,文论《吃食的文学》等。阔别江苏高邮多年,对故乡仍然魂牵梦绕的汪曾祺,其文学创作更钟情于描述典型的淮扬地方菜肴。文中曾提到:“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2.孙中山与“猪血粥”

名人名食的故事(这七道名人名吃)(2)

中山先生对猪血粥可谓情有独钟。青年时,他在广州读书,早餐最喜欢吃猪血粥,及猪血和大米煮成的粥。后来学医后,每天中午也是一、二碗猪血粥。当时一碗猪血粥只卖一个铜板,是穷人们才吃的“劣食”,更被外国洋人说成是粗恶野蛮之食。

而中山先生却对猪血粥大家赞赏,他曾在《建国方略》一书中写道:“猪血为之食品,有病之人食之故可以补身,而无病之人食之亦可以益体,而中国人食之不但不为粗恶野蛮,且极合科学卫生也。

3.洪应明与洪应明菜根

名人名食的故事(这七道名人名吃)(3)

“洪应明菜根”又称为菜根咸菜、菜根香,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生产历史。有“南有涪陵榨菜,北有洪应明菜根”之美名。 “洪应明菜根”文化源自洪应明所著《菜根谭》,洪应明写作《菜根谭》时,生活清苦,曾用菜根腌制咸菜度日。洪应明菜根的原料包括:有辣疙瘩、萝卜、生姜、大蒜、桔梗等等。其中最突出的用料特点是大量采用生姜。其口感酸香爽脆,远超榨菜,巨好吃,有“给肉也不换”的美誉。 因为《菜根谭》的菜根文化影响巨大,明代以后的手工业者都尊称洪应明是“中国菜根咸菜祖师爷”。为纪念洪应明对菜根文化的推广,一般将菜根咸菜(菜根香)尊称为“洪应明菜根”,是中国罕见的以人物命名的咸菜种类。4梁实秋炸鱼:

名人名食的故事(这七道名人名吃)(4)

梁实秋擅长于写幽默风趣、活泼洒脱的闲适小品,他的《雅舍小品》与《秋室杂文》被朱光潜先生认为“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雅舍小品》中有多篇描写美食的文章,文字简洁而余味无穷,写西施舌(一种贝类)、醋溜鱼、狮子头、薄饼的几篇读来令人想据案大嚼大快朵颐,梁先生写老北京的烧鸭、豆汁儿、小吃酸梅汤和糖葫芦,读来更令人口角生津、垂涎欲滴。,据说在台湾,家庭妇女都把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当菜谱读的。梁实秋所写的吃法,较之袁枚更有一等好处:真切、平实,读之如在目前,字里行间活色生香。

梁秋实最爱的小菜清炸鱼说来简单,实则可以考验厨师使油的手艺。使油要懂得沸油、热油、温油的分别。有时候做一道菜,要转变油的温度。炸鱼要用猪油,炸出来色泽好,用菜油则易焦。鱼剖为两面,取其一面,在表面上斜着纵横切而不切断。入热油炸之,不须裹面糊,可裹芡粉,炸到微黄,鱼肉一块块地裂开,看样子就引人入胜。撒上花椒盐上桌。5.苏东坡与东坡肉

名人名食的故事(这七道名人名吃)(5)

东坡肉相传为北宋词人苏轼(四川省眉山市人)所创制(一说为苏轼小妾王朝云在苏轼被贬黄州之际为改善饮食所创),最早发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赠肉, 为徐州"东坡四珍"之一。

相传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为感谢这位领导有方,与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徐州传统名菜。这在《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都有记述。

6.金庸:豆腐最浪漫的吃法

纵览古今,豆腐最浪漫的吃法是金庸先生发明的。精灵古怪的黄蓉为了帮助傻小子郭靖成为一代宗师,求洪七公传授武艺给他。为哄洪七公开心,黄蓉挖空心思发明了一道“二十四桥明月夜”: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二十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二十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蒸熟。待火腿的鲜味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弃之不用。洪七公一尝,大为倾倒,乖乖就范。但愿木头木脑的郭靖能够明白:为了爱情,这个聪明的痴心女子心甘情愿地做了一回打底的火腿,让心爱的人成为一碟亮相的豆腐。弃火腿吃豆腐,这样的豆腐想必吃后余香绕唇,三日不绝。

7.陆游的葱油面

名人名食的故事(这七道名人名吃)(6)

陆游,是一位不亚于苏东坡的业余烹饪大师。在他的诗词中,咏吟烹饪的有上百首。例如记录他会做饭(面)菜(羹)的诗句就有“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陆游的烹饪技艺很高,常常亲自下厨掌勺,一次,他就地取材,用竹笋、蕨菜和野鸡等物,烹制出一桌丰盛的佳宴,吃得宾客们“扪腹便便”,赞美不已。他对自己做的葱油面也很自负,认为味道可同神仙享用的“苏陀”(油酥)媲美。他还用白菜、萝卜、山芋、芋艿等家常菜蔬做甜羹,江浙一带居民争相仿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