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之下出孝子!
崽生下来,父母有给崽冠名的权力,也有打崽教养崽的权力,而且打崽教养崽,不止是权力,更是责任和义务!
子不教,父之过。崽你不打,不成要养成娇嫩的温室花朵,只等着社会的毒打?!
打崽很必要,但父母怎么打崽,这是一门大学问。
我大崽13岁,我对他还是宠溺较多,只狠心打过一次。那时他刚上幼儿园,还是独生子,积万千宠爱于一身,一次放假全家去韶山游玩,他在汽车后座里,因为反复索要糖果吃而与外公顶嘴,还动手打了外公的脸,外公外婆不但不生气,还笑嘻嘻逗他。
我当时气上头了,立即在路边停车,把他拉出来狠狠抽了几下,厉声喝止他太任性、太不尊重长辈、太不懂规矩。
这一顿打之后,他再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孩子他妈对我大崽有动真格打过几次,有一次的打,是很错误的打。不记得因为啥事,他妈妈情绪上来了,拿竹梢子抽大崽,她自己整个身子在发抖,大崽的手也被抽得止不住发抖,他妈还要罚他跪下,我立刻制止了。我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不要采取罚跪的方式。同时叫停了她的抽打。
但这种母亲惩罚儿子的矛盾冲突,很快当着孩子的面,转移到夫妻教养理念方式不一致的矛盾冲突,所以讲,这是一次很失败的打。
上一周,妻子说优秀的儿子,被班主任老师全班通报,停课罚站了,原因是他继开学一周没有每天写自律本(每天记录学习生活小事)被批评后,国庆节又没有写自律本。妻子觉得大崽成绩在班上前十,还是科代表、班干部,班主任这么停课罚站的方式,有点激进了,会让儿子大失面子,会挫伤儿子积极性。
我回答说:鬼屁!班主任停课罚站罚得好,还罚轻了。别看写自律本事小,但这是对全班学生的一个制度规矩,其他同学都做,他为啥不做。一个事情已经犯过一次错了,为什么再次犯错?这是崽没有规矩意识、服从意识,该罚,必须重重敲打。
我想起,一两百年前教书的先生,手里都有一把戒尺。这可是先生的好宝贝,也是学生的紧箍咒。我们农村的神龛上,都写着“天地君亲师”几个大字,老师是放在神龛上供奉的,作为孩子家长,对教书的先生只有敬畏感恩心,希望先生好好教育管束孩子,又哪会质疑先生该不该用戒尺敲打孩子呢?
那时不只教书的先生持有戒尺,每个家里族里,都会有一个掌着“家法”的长者。对不守规矩、犯了错误的孩子,“家法”伺候也是家常便饭。
先生的戒尺、长者的“家法”,核心在一个“打”字。但怎么“打”,我觉得里面闪烁着理性和艺术的光彩。
首先,这种打,少有情绪的发泄,更多的是理性的惩戒。打有打的背景,那是因为你坏规矩了,犯错了;打有打的目的,给你一次吃痛受苦的肉体和心灵记忆,只为让你记住规矩,别再重蹈覆辙。在打的过程中,即使先生和长者可能带有一点恨铁不成钢、气得咬牙切齿的情绪,但他们一般不会身体颤抖得自己像个屠绪失控的疯子。打完之后,负面的情绪消解了,也会在正面回到那个沉默少语,或者和声细语的师者长者面目来。
第二,这种打,一般会刺痛你的肉身,但不会羞辱你的灵魂。比如,老师和家长罚站很常见,但在学校在家里罚孩子跪的,应该没有了。不是辱没家门、让祖宗蒙受羞辱的大错误,何至于罚孩子跪呢?
第三,要么不打,要么狠狠地打,打就要打吃痛,别拿个竹条子搔痒开玩笑。打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让这个事情不严肃,带有戏剧性、试探性、可商量性,那你往后就别想打了。这种打,也根本不长记性。(所以,我对火焰天干预闭娃,得用戒尺抽一百下屁股的理论,也觉得具有可尝试性)
第四,打人的“黑脸”需要一个疗伤敷药的“红脸”。比如,爸爸打了后,妈妈在孩子被打之后对孩子情绪的缓和引导,对肉体心灵伤痕的抚慰,对被打原因的开解教育,很重要。只要打人的理是对的,目的是对的,是为了教会孩子一些知识和规矩,孩子总会慢慢地明白和懂得,长大后会发自内心感恩当时的那一场棍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