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暖》改编自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由霍建起导演,秋实编剧,郭晓东和李佳主演,本片荣获2003年度第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最佳男演员奖,以及2003年度第二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讲。

表面上看,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其实不然,这不仅仅是一个男女间辜负与被辜负的故事,而是在讲述人生的无常,以及探讨人到底该如何面对命运。

井河恋着暖,而暖恋着小武生,当小武生给暖的希望逐渐暗淡下去的时候,井河又重新将暖的希望之火点燃。从始至终,在这场男人之间的战争中,处于绝对下风的哑巴也一直一厢情愿地恋着暖。在命运的捉弄面前,变得残缺的暖和同样残缺的哑巴,忽而变得平等起来。

今天我这篇文章,就从电影的角色设置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来解读这个故事的情感表达及艺术魅力。在影片的第三部分,我会结合现实生活经验,着重谈谈这部电影的意义与启发。

电影剧情分析的四大技巧(从角色设置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解读电影魅力及启发)(1)

01、电影角色设置: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最终却只有一个哑巴陪着女主,导演通过这样的角色设置是想传达什么?

暖周围的三个男人,最后都纠结在暖身上,形成一个悲剧的故事。省城的小武生走了再没回来,考上大学的井河十年后才回来,只有哑巴一直默默陪在她身边。

第一、小武生,是暖的理想对象。

对从省城来的小武生来说,即便是当年那么美好、没有跛脚的暖,他也是大概率会将其淡忘的。因为他是从人们最理想、最向往的真正的外面的世界而来,对于这古老的乡村来说,他像是从光里走出来的人物。即使是当年最有希望走出乡村的暖, 和他之间也总是有着一段长长的距离。

而那时候的暖还不明白,在人生的无常面前,即使卯足力气、全力以赴尚且不能保证得到它的眷顾,更何况是放弃自己,而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在一条错误的岔路上越走越远呢。

第二、井河,是暖的退而求其次。

对于井河,他没考上大学前喜欢暖是真的,暖跛了之后仍喜欢她也是真的,考上大学后仍然一腔真情地想带她一起进城也是真的。只是到后来外面偌大的世界改变了他也是真的。曹老师说的对,即使井河当年真的回来接暖,他们也未必能够一直走到最后。

浪漫而理想主义的暖,和现实主义的井河注定就是不同的。“如果他不来,我就嫁给你”,暖的退而求其次,某种意义上也预示了走出村庄的井河的“变心”。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每个人的心中总是自有一种权衡,所以当外在的环境发生巨变的时候,人的变化有时候虽不动声色却发生地自然而然。而这种改变,无法简单地用辜负和被辜负来说明。

第三、哑巴,是暖的无奈之选。

暖发生的一场意外,让最没有希望的哑巴,终于得偿所愿,抱得美人。尽管他曾经偷偷撕过井河写给暖的信,可是他在小武生和井河先后爽约的那些黯淡无光的日子里,一直默默陪伴着暖,帮她推车,为她送信,大雨中背她回家,乃至后面他天真而诚恳地请求衣锦还乡的井河将暖和丫带走。

在小武生、井河和哑巴中间,哑巴是最没有希望走出这片土地的人,他之于暖,原本好像有着云泥之别,最没有希望的人,和最有希望的人,在命运的动荡中,变成同类。这种对比有多么悬殊,回忆之于现在的暖来说,就有多么扎心。

可是,人或许外在的条件有千差万别,但在真正的爱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归根结底,如果将他们三人对暖的爱依次上称过一过,还是哑巴的爱更有分量一些。

电影剧情分析的四大技巧(从角色设置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解读电影魅力及启发)(2)

第四、暖,一个一直在寻找依靠的傻瓜。

要是往本质和苛刻上说,暖就是那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暖的眼光,从最开始最理想的人物小武生,到也还蛮理想的井河,乃至最后破罐子破摔的哑巴,她的标准一降再降,她的希望也一点点渺茫,直到最后的希望完全破灭。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可她不完全是被毁于男人的轻诺和薄幸,或者命运的无常,她还被毁于她的愚蠢和错误。她从来没有将希望完完全全寄托在她自己的身上,这就是暖最大的悲剧根源。明明凭借自己的才华就非常有希望考上县里的剧团,可是她偏偏宁可相信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也不肯相信她自己。

在小武生身上吃一堑,可是她并没有因此长一智,第二次继续选择相信另外一个男人的信誓旦旦,又一次希望渺茫便索性破罐子破摔,选择认命,于是接受了哑巴。女人在命运面前,从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换多少男人结果其实都是一样的。

如果她相信自己,她当初就不会寄望于小武生,如果她相信自己,她就不会再寄望于井河,如果她相信自己,她最后就不会认命地嫁给哑巴。如果她相信自己,不论命运让她跛不跛脚,她都更大概率会遇见生活的另一番光景。

但暖也有着她自己的正确,面对命运的故意刁难,人有两种选择,要么不甘努力解决,要么坦然接受现状。暖最起码在面对现实生活的时候是懂得坦然接受的。

人究竟要如何面对命运的无常,在我看来其实并不是像暖一样选择认命,而是要学会心平气和地接受命运给我们的恶意。对于无法改变的部分才去选择认命, 然后继续满怀希望和等待的相信自己,尽管这听上去并不容易,可终其一生,我们最应该希望和等待的那个人,正是我们自己本身。

电影剧情分析的四大技巧(从角色设置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解读电影魅力及启发)(3)

02、电影表现手法:影片在叙事手法、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画面构图和配乐上均表现不俗,但尤为突出的是影片对象征意象的运用。

影片采用双时空叙事的方法,用冷暖色调将现实和回忆在对比中区分开来。片中有很多对乡村景物的描写,构图优美,非常淳朴动人。比如,长镜头下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大片的芦苇荡,徽式的古老村落,和水汽氤氲的河滩。

在细节刻画上,巧妙而生动。比如有一处,井河在曹老师家洗脸,井河将脸扎进水盆中,此刻跟水盆里面的水一起满溢而出的,还有井河心中已经潜藏十年的回忆。还有一处,丫玩着玻璃罐子里的彩色糖纸,阴暗局促的房间内,玻璃罐子里折射出彩色糖纸的光芒,显得那么刺眼而压抑。

下面我将着重分析影片中对视觉象征手法的运用:秋千,鸭子,红纱巾,镜子,黑皮鞋,红雨伞。

秋千:象征人的命运,既充满希望又充满动荡

麦场上高高的秋千架,是全村男女老少最美好的娱乐方式。秋千出现了多次,秋千在这里代表自由,代表飞翔,代表幸福,也代表希望,可是它同时还代表未知,代表生命中某种不可捉摸的动荡。

这种分别,以暖的意外为分割线,在暖出事之前,秋千代表的意象都是充满无限美好和憧憬的,但在暖出事之后,秋千突然变得充满不确定性和隐患。命运的钟摆一上一下,可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被定格在哪里。

鸭子:它们是哑巴的“代言人”

鸭子在电影中是神奇的所在,它用无所不在的"嘎嘎“声,提醒所有人哑巴来了。哑巴不能说话,可鸭子发出的声音正好弥补了哑巴的这一缺陷,让人们明白,有鸭子的地方一定是有哑巴在附近的。

红纱巾:象征一个女孩儿,对自己未来人生最美好的憧憬

影片中井河在秋千旁送给暖的礼物红纱巾,只出现了一次,它红得那么轻盈,那么朦胧,那么喜庆。它是一个年轻女孩儿对未来、对幸福最美好的向往,可是因为暖的这种向往是缺少现实的根基的,所以难免有沦为空中楼阁的风险。

电影剧情分析的四大技巧(从角色设置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解读电影魅力及启发)(4)

镜子:镜中的一切,皆非实相

那枚小小的、圆圆的镜子,是小武生留给暖唯一的念想。正像镜子本身所映照出的那个世界的虚无,小武生对于暖来说,又何尝不是如同一场虚幻的梦。小武生带给暖的一切都只是美丽的幻象,可梦终究只是梦,或迟或早是一定要醒的,最后暖跛了脚,在父亲推车带她看脚的后车座上,暖把镜子扔进了河水中,她终于醒了。

黑皮鞋:它是迈向理想的工具,理想破灭空留感伤

井河去暖和哑巴的家中做客,暖起初本有意要穿着这双井河在十年前邮寄给她的黑皮鞋,暖跟父亲央求而不得的东西,井河答应以后有钱了要给她买一双。

当丫穿着黑皮鞋走下楼梯,暖一脸的尴尬,抢过来用自己衣襟的下摆擦了又擦,暖保留着这双如今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皮鞋,代表有些东西她从来没有忘记过。可即便如此,就像暖想穿而又没穿,暖的心里早已明白,有些东西即使还残存在记忆中,现实也永远都回不去了。

红雨伞:它是井河的忏悔和希望,可对暖的家来说却是多余的

井河冒雨去暖家探望时撑的那把红色折叠伞,临走看到丫好奇的目光,井河便想把它留下送给丫,可是暖又追出门去将伞还给了井河,第二天清早井河再一次专门把伞拿过去送给丫。井河真的太想做点什么去弥补暖,可那鲜艳又高级的红雨伞,放在暖所在的人物环境中是格外显眼而不和谐的。

对于井河来说,红雨伞既是忏悔又是希望,可是对于暖来说,不论是忏悔还是希望,好像都是多余的。忏悔她根本不需要,因为她已完全向命运妥协,认命的人,是不会怨人的;而希望她似乎更不需要,对于好不容易终于接受了命运最坏安排的人,希望不是代表希望,而是代表另外一种失望的可能。

电影剧情分析的四大技巧(从角色设置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解读电影魅力及启发)(5)

03、尽管电影《暖》的表现手法是浪漫而诗意的,但它的故事本身却是残酷而伤感的,下面就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我由这部片引发的三点思考:

①懂得依靠自己,才能获得人生真正的独立和成长

暖是个悲剧的人物,她最悲哀的地方,就是一辈子还不曾有一次完全将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她便在命运的淫威面前缴械投降。可是不明白靠自己这个道理,人就一辈子都难以活得扬眉吐气。

人终究是要孤独地去面对这个世界,一个总想寻找靠山的人,是一定会注定失望的。想起《闯关东》山场子上英姿飒爽的红姐,尽管沦落风尘,可她自被女婿悔婚,便明白这辈子要靠自己的道理,所以即便深陷泥沼,也算活得通透潇洒。

②不轻易许诺,就不容易失信于他人

井河的“一定”在他说的那个当下其实都是真诚的,只是当一个人将承诺说得太轻易的时候,在最后无法兑现的每一个瞬间,都会显得非常虚假。

井河“辜负”了暖之后,仍然学不会不轻易许诺,只因为他对丫的再一次承诺,承载着他对暖的一辈子的忏悔,尽管毫无说服力,可是他仍然不得不说。

小武生和井河的一句诺言,带给暖一辈子走不出的巨大的失望,尽管这里面有着暖自身的因素,但由此可见关键时刻人的一句承诺,可以承载和改变很多东西,所以才会有一诺千金的说法。把“我一定”改成“我尽量”是必要的,因为人往往是自大的。

③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为此葬送一生是不值得的

如果说男人最容易被功名利禄所伤,那女人便更容易为情所困。对于很多女人来说,爱情是她们一辈子当中最大的坎儿,多少女人过不了爱情和男人这一关。就像暖一样,因为遇到三个男人,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更有甚者,有些女人觉得一辈子找到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金龟婿就是人生的最大目标,或者自己所有的不幸福,都可以有朝一日通过找到一个真正的白马王子来解决掉。

可人生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别人能够赐予的,它只属于那些原本就拥有幸福能力的人。女人最需要的从来不是男人的保护和拯救,而是学会相信自己和自我满足。

让自己变得强大有力,然后用自己渴望的方式疼爱自己,比寄望他人要靠谱和简单得多。如果暖懂得爱情和男人都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一场爱情便不足以改变她的一生。

电影剧情分析的四大技巧(从角色设置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解读电影魅力及启发)(6)

总结一下:

人生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即使你做对了它给你出的所有的题目,它也未必会给你判一百分的幸福,因为人生总是充满了意外。人的命运,就像秋千,秋千就像命运的钟摆,人总是容易在命运的摇摆不定面前,慌不择路,可越是这样被命运狠狠捉弄的时候, 人越是要学会心平气和地选择。

面对命运的喜怒无常,人最应该学会的不是认命、屈服,而是一如既往,一如既往无分别心地对待命运给予的宠辱,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自在一生。这或许就是这部片能给我们的最深的启发。谢谢关注@四好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