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乾隆对纪晓岚和珅的评价?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乾隆对纪晓岚和珅的评价(纪晓岚与和珅的对话)

乾隆对纪晓岚和珅的评价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

短短几句诗词,把朋友之间的情谊描写得淋漓尽致。

朋友一词,可以说是两肋插刀的兄弟情;也可以是惺惺相惜的死敌;

英雄惜英雄

康熙曾在六十大寿中,给自己的死敌敬酒,其中就包括鳌拜、吴三桂、葛尔丹和朱三太子。

席间所有臣工感到不解,康熙八岁登基,以上每一个人都曾欺负他年幼无知,甚至无视皇权,康熙未能亲政前,但是六十岁的康熙中气十足地说:

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啊

是他们造就了朕

是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

朕恨他们

也敬他们

朕不祝他们死得安宁

祝他们来生再世再与朕为敌吧!

英雄惜英雄,如果不是为了苍生百姓,如果不是为了江山社稷,如果他们都是生于百姓人家,那么我相信康熙很有可能会和他们成为朋友吧!

纪晓岚与和珅

相信不少的朋友都看过大型清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从上映一直火到现在。

剧中两个主人公纪晓岚与和珅分别代表着廉与贪,小孩子看出来的评价就是好与坏。

剧中两人相互算计,但是看完整一部剧才知道:

原来纪晓岚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那么恨和珅;

而和珅也没有像我们想象中那么恨纪晓岚;

如果要用一句现代用语来表达他们的关系,我觉得“相爱相杀”这个词就恰到好处。

有的网友认为剧情串改历史,而在评论区愤愤不平、以评论来表示自己义愤填膺;

也有的网友认为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内容纯属虚构可以理解;

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总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年纪去看这一部戏,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其中网友们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纪晓岚,长大后都想成为和珅。

纪晓岚:清朝刚正不阿的清官,为官清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妥妥的好人角色。

和珅:位居一品大臣,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中饱私囊,是坏人代表的不二人选。

和珅对话纪晓岚

和珅一次到狱中探望纪晓岚,带来了上好的酒,一来到便和纪晓岚表明,这是上等的酒,但是纪晓岚不相信和珅会对自己那么好,回应道:有这么好的酒,你不上贡给皇上,拿来这里干嘛?

紧接着和珅接话:曾经曹操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今天就好比纪先生和我。

但是纪晓岚哪里受得了和珅那一套?用一句话划清界线:大奸与大善岂能并列?你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

很明显自命清高的纪晓岚,压根就没有想要把自己与和珅混为一谈,一句话把关系撇得干干净净。

丞相肚子能撑船,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和珅没有和他绕着嘴皮子的功夫,直接说:

好好好,君忠我奸,君廉我贪,君贤我恶,行吧!

天下清明被你占光,天下恶名被我占光,那你我岂能不饮上一杯?

听完和珅这么说之后,纪晓岚才勉强笑了笑,同意与和珅饮上一杯。

两人聊起昔日往事,也谈着狱中现状,酒到浓时,纪晓岚凭借着几分清醒,问了和珅一句:

灾区的官员们把救灾粮,换成了牲口吃的麸糠,这件事和大人是否可知?

和珅直接回话:知道

这种事如果被朝中的人知道,可是要问罪的,和珅之所以敢对纪晓岚直言,一来是因为和珅知道此时的纪晓岚插翅难飞,而来是真当纪晓岚是能聊天的朋友,如果纪晓岚没了,那么对手也就没了,无敌是多么的寂寞啊,高处不胜寒,寒的不是身体,寒的是心。

紧接着纪晓岚又问:和大人不感觉到羞愧吗?

和珅回答:不不不,我倍感欣慰!

和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正常人想问题的逻辑,大概都是和纪晓岚一样,麸糠不是人吃的,如果和珅让灾民吃,那就是良心被狗吃了,完全是在玩弄权力,把百姓玩弄于股掌之中。

更何况和珅回答“倍感欣慰”,这几个字简直把纪晓岚气疯了,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和珅,试图在看的人不是和珅,而是一个魔鬼。

看到纪晓岚如此惊讶的表情,和珅才慢悠悠地解释道:

这一斤口粮啊,可以换三斤的麸糠,这就相当于,原来可以救活一个人的粮食,现在可以救活三个人了。

听完和珅的这句话之后,纪晓岚更加生气了,他气自己为何没能把和珅惩办,他恨为何皇法之下,和珅还能逍遥法外。

气急败坏的纪晓岚说道:麸糠是给牲口吃的,不是给人吃的

纪晓岚想通过这句苍白无力的话,挽回和珅的良知,试图讲道理说服和珅,但是没想到和珅的下一句,更加气人。

灾民还算人吗?你知不知道,行将饿死的人已经不是人了,那就是畜牲,只要能活着,麸糠就是好东西!

此时纪晓岚的内心肯定在想:真是听君一席话,浪费十秒钟啊!

原来在和珅的心里,这些灾民需要的仅仅是活下去,别人当不当他是人已经不重要了,这就是在古代,当物质基础上不来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小编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来了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自从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全球人们时刻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感到担忧,在担忧的同时,有的网友在网上发了那么一个问题:现在医学那么发达,都不能完全控制疫情,要是放在古代该如何是好?

看到这里,也许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下面的回答,要是放在古代,他们的做法就是哪里出现疫情,直接封锁干掉,就不会传播了,直接从根源解决问题。这个回答细思极恐,真的很庆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生活在一个有能力的年代,我们才得以避免很多的“最后措施”。

纪晓岚听到和珅的狂妄之言后,十分震惊,面露难色,口中颤抖地说了句: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真的让我震惊万分!

和珅继续回答:你当然感到震惊,你是一介书生,你只会在书斋里,手捧圣贤书骂骂当朝者而已。

看到纪晓岚不服气的样子,和珅眨了眨眼紧接着说:异子而食你可能听过,但是只是在书本里,但是我可是亲眼见过的,换孩子吃,呵呵,这就是锅里面的一堆肉!

纪晓岚听完之后,惶恐万分,他认为这个词只会出现在书本中,不会出现在现实里,嘴巴张得比谁都大,但是他却想不到任何一句话来反驳和珅。

纪晓岚自命清高,在他的世界观里,完全想像不到“异子而食”的真实画面是什么场景。

此事彼时何作风,只能说因人而异,如果换做是纪晓岚,可能他宁愿活活饿死,也不愿让自己活得人不像人!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纪晓岚,也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

和珅见到纪晓岚的思想已经被自己的节奏打乱,趁热打铁,持续造势:

只要出现灾情,不管朝廷剥下多少赈灾粮食也不够,如果我不设法变通一下,你到灾区见到的就不是灾民了,而是皑皑白骨。

一身正气的纪晓岚,终于在和珅的话语中,找到了可以反驳的字眼,他反驳道:

赈灾的粮款不够,可以向朝廷再次请求发放嘛!

和珅一听,先是愣了愣,紧接着轻笑了两声,他说道:

朝廷?你知道国库还剩多少银子吗?现在的国库只剩下一个空壳子!

纪晓岚听完之后无法反驳,只能轻笑了几句,低着头嘀咕了一句:

真乃旷古之谬论,贪污受贿居然还有了大道理!

一段谈话下来,原来和珅才是最了解大清情况的官员,做事也许和珅的初心不对,但是做事和做人的方式,的确优于纪晓岚太多了!

乾隆对和珅的看法

有一次和珅入狱,乾隆竟然跑到监狱给和珅求情,纪晓岚十分不解,乾隆为何要保住和珅,为何要与一个贪官惺惺相惜?

乾隆几句话把纪晓岚说得明明白白:

和珅他虽然贪;

但是他勾结朋党吗?

他把持朝政吗?

有了这两点,你去翻翻史书,这样的臣子有多少?

不聋不瞎不配当家啊!

你们觉得和珅该如何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