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别称祭灶节、灶王节、扫尘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日期因地域有所不同,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从小年的别称可以看出,这个节跟灶王爷有关系,在民间,小年是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于是大多数人在祭灶时,会用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希望他在玉帝面前不要说自己家的坏话。对于灶王爷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家里有兄弟俩人,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的特长是“垒灶”,因为他垒的灶牢固好用,经常被东家请西家邀,久而久之出了名,大家夸赞他手艺好,就送了他一个“张灶王”的称号。张灶王在家是一家之主,去到别人家也“爱管闲事”,他不管去谁家垒灶,如果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恶的婆婆他也要说,一副老长辈的样子。从此以后,左邻右舍每每遇到处理不了的“家务事”时,就请他去帮忙,他也会热情地帮他们解决问题,因此,大家都非常尊敬和喜欢他。当张灶王活到七十岁时,在腊月二十三日的深夜寿终正寝了。张灶王去世后,张家乱了套,因为家里的事一直都是张灶王在打理,弟弟只会读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弟弟被搅得心烦意燥,整日愁眉不展。到第二年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祭日的时候,弟弟终于想出了一个好点子,他画了一副“张灶王”的画像,贴在灶壁上,因为他绘画水平高超,画得惟妙惟肖,像真人一样。接着他又把全家人喊醒,对全家老幼说:“我刚才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哥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生气,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说完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带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惊恐不已,连忙跪在地上磕头。几房儿媳妇赶快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并且从那天以后,再也不提分家的事,全家人和和睦睦,老少安宁度日。谁知这事给街坊邻居知道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情况。弟弟只好自圆其说,把画好的灶王像送给邻居们,如此一来,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愿望。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当然,这些都是民间流下的传说。所以,一般是由男人祭灶,欢送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说好事,不说坏话,等到大年三十再将灶王爷接回来。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人们会稍稍放纵自己,从精神上开始放松。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所以娶媳妇、聘闺女不用选日子,直至年底,每天都是好日子,所以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朋友们,小年快乐!

祭拜灶王爷的意义(小年祭灶王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