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4-6周的时候,口腔上颚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可能会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看起来十分像是长牙了,这就是传说中的“马牙”,也可以称为“板牙”。那么宝宝长马牙该怎么办呢?爸妈不用太担心,“马牙”不是病,不会影响宝宝的乳牙发育,也不影响宝宝进食,它会在几个月之后渐渐脱落。营养不良的宝宝,“马牙”脱落较晚,不必担心。


宝宝长马牙怎么预防不再长?宝宝马牙怎么办(1)


新生儿长马牙怎么办

长马牙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婴儿无疼痛不适,也不会影响喝奶及乳牙的生长发育。婴儿在吮吸奶过程中牙床和乳头摩擦,经过一段时间后马牙便会自行脱落或吸收,无需治疗。个别营养不良的宝宝马牙脱落时间可能会延后。若强行擦去或挑掉这些马牙后可能造成黏膜出血,这样容易造成本来免疫系统就很弱的宝宝,口腔黏膜损伤而继发感染。所以妈妈们需要注意不要故意去擦除或挑掉这些马牙。

宝宝长马牙可以用针挑或用纱布擦吗

用针挑,用布蘸盐水或淘米水擦破马牙,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因为新生儿口腔粘膜很娇嫩,粘膜下血管丰富,而全身抵抗力极低,如果用针挑破或用布擦掉“马牙”以后,会引起粘膜损伤很可能使细菌从破损处侵入,引起炎症。口腔炎症不仅使孩子受罪,而且局部繁殖的细菌会进入血液循环中,严重的可能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有些人不知道“马牙”的来历,以为是一种病,拿针去挑,或用布去擦,这都是很危险的,因为婴儿口腔粘膜非常薄嫩,粘膜下血管丰富,而婴儿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针挑和布擦损伤了口腔粘膜,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发生口腔炎或凳骨髓炎,甚至发生败血症,危及婴儿生命,如果“马牙”过大,影响婴儿吸奶,可用2%红汞消毒,用消毒针挑破“马牙”,放出内容物,即可愈合。

新生儿长马牙的原因

乳牙胚发育到一定程度时,牙板就会破裂,部分被吸收,部分逐渐增生角质化,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状的白色颗粒,这就是“马牙”,也叫“板牙”。马牙并不是真正的牙。它的大小、形状以及内部结构都不像牙齿,也不能行使咀嚼功能。马牙不是病,它是牙齿发生过程中伴发的现象,并不是人人都长。婴儿吮奶过程中牙床和乳头摩擦,经过一段时间后“马牙”便会自行脱落。

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数周后消退,也可存在较长时间,是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马牙位于新生儿口腔内齿龈位置,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包囊所形成,表现为黄白色、米粒大小的颗粒,俗称“马牙”或“板牙”。新生儿在硬腭中线上可见大小不等2~4mm的黄色小结节,也称彭氏珠,亦为上皮组织细胞堆集而成,数周后消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