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龙南安分局接到一位小女孩的报警:“警察叔叔,我被人骗了。”

交易猫加别人qq被骗(防骗加偶像的QQ号求接触)(1)

题图:资料图

女孩追星损失8万余元

7月23日,记者从大庆市公安局龙南分局了解到,女孩名叫小林(化名),今年13岁,是一名中学生,在家刷视频时,刷到一名心仪偶像的QQ号。

偶像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小林为之着迷,看到偶像的QQ号,小林非常激动,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添加了对方。

虽然小林觉得偶像对自己而言,遥不可及,但还是双眼紧盯着QQ,希望能添加成功,让小林吃惊的是,自己很快就通过了申请,与偶像成为了好友。

在进入偶像QQ空间浏览时,看到里面有一个二维码,小林扫描后发现,这是专属的粉丝群。

上面标注,粉丝群内,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这让小林的心痒痒的,为了参加群内活动,小林添加了指定的一个QQ号,但被对方要求给某手机号充值100元。

小林懵懵懂懂,依言照做,转账后将截图发了过去。

短暂聊天之后,对方询问小林是否为未成年人,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对方表示未成年不允许充值,让小林赶紧申请退款,否则就要到法院起诉她。

小林很害怕,得知小林父母没在身边,对方打来QQ视频通话,小林接通后,按照对方指示,用家长的手机,前后四次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走了8万余元。

看到转款短信,小林慌了神,不知所措的她,拨通了报警电话。

充钱返利被骗5000元

无独有偶,前不久,李女士报警,称女儿小月(化名)看网络平台直播,对一名主播很是喜欢,加了这个主播为QQ好友,并加入该主播的QQ粉丝群。

粉丝群内,又有他人将其拽入另一个群里,并告诉她在新群内,有更多与心仪主播接触的机会,而且群内还会不定期搞福利,希望她能抓住机会。

没一会儿,小月就在粉丝群内看到来活动了。

“为了回馈粉丝,群内开展充钱返利活动,粉丝都可以参加,另外还有一个充值100元返888元的活动,但只有一个名额。”

如此诱惑摆在面前,小月第一时间联系了对方,并按对方要求转了钱,但此后对方表示系统没有激活,需再转1888元激活。

自己转了钱,但没有得到返利,小月不甘心,于是按照对方的要求再次操作。此后,她陆陆续续向对方转去5000元,但一分返利也没得到。

小月觉得事情不妙,但也没敢声张,担心被父母发现,小月偷偷删除了转款信息,直到小月的妈妈用钱时,才发现了此事,赶紧向龙南公安分局报警,而此时距离转款时间已一周有余。

追星要理智有度

其实,像小林、小月这样“追星”的学生不是个例,近年来不少青少年粉丝们在追星、追网红的道路上,遭遇被诈骗钱财的情况。

充值参与明星返利粉丝活动、扫码参与直播粉丝见面会等,类似这样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早已有之,受骗人在骗子的诱使下,偷拿家长的手机,任由摆布,不敢质疑,哪怕有的发现被骗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办,只能继续转账,或求对方把钱退给自己,直到发现被对方删除,所谓的粉丝群也解散了,才哭着告诉家长。

青少年时期处于半成人状态,他(她)们想要独立,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还未确定、不成熟,所以,需要家长耐心的正确引导并加以约束,一旦家长疏于管教,轻则损失钱财,重则也许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家长要正确引导

对于大人而言,一听说红包返利,第一反应肯定知道这是垃圾诈骗信息。可是对于涉世不深,对外界防范意识不足的青少年们来说,很容易信以为真。

目前正值暑假,孩子们接触网络的时间大大增加,因为警惕意识不足,缺乏对信息的分辨能力,未成年人成了网络诈骗的目标,所以对孩子的反网络诈骗知识的普及,就尤为重要。

民警提醒:要理性追星,提高防范意识。中小学生作为追星的主体之一,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建议家长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加强对孩子在使用手机、社交软件、支付工具方面的监督与教育,手机密码、支付密码等重要财务信息,不能告诉孩子。

家长对孩子保持足够关注,要正确引导孩子,给孩子建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在引导孩子健康上网的同时,提高孩子的识骗、防骗能力。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追星的道路上偏离正轨,要及时介入和疏导,端正孩子的追星态度,一潍坊网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