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陆瑶
年年岁岁,今又元宵。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灯火辉煌处悬着各类有趣的灯谜,家家户户吃着团圆幸福的汤圆,人们尽情享受“闹”元宵的欢乐时光,无限勾画新年愿景,让启航新年信心更足、步伐更稳健。
元宵节讲究一个“闹”字。作为传统佳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一首《青玉案元夕》,道尽了民间闹元宵的欢腾与喜悦。正所谓“东西南北中,民俗各不同。”在首都博物馆,举办“欢天喜地闹元宵”活动,观众在猜灯谜等趣味活动中了解元宵民俗;在广西南宁邕宁区,人们开展包汤圆、做花灯、猜灯谜、剪窗花和点朱砂等趣味活动,数百人赏花灯、吃汤圆……闹元宵历经千年而不衰,在于全体中国人民对传统佳节仪式感的重视和力行。一个“闹”字,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景,烘托出“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氛围,神州大地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元宵节讲究一个“圆”字。月圆、情圆、人团圆,“圆”是元宵节的主旋律。我国地域辽阔,天南地北的人们庆祝元宵节的方式不尽相同,但传统佳节所涵养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却是息息相通的。“元宵”寓意“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元宵佳节之时,能一家老小围坐谈笑、共话团圆,一同祈愿生活美好,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而对于一些身在异乡的游子,在元宵节这天吃上一碗元宵或者汤圆,也表达了美好愿望,纾解思乡之情。元宵节就像一条纽带,联结着生活在广袤大地上的华夏儿女,不仅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借助各种载体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滋养家国情怀。
元宵节讲究一个“元”字。“元,始也,从一从兀。”对“元”的重视,就是对开端、首要、本源的重视。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当有开局之势、开局之气,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不能有任何缓一缓、松一松的侥幸。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从此万象更新。放眼今日,从政府到企业,从城市到农村,从车间到田间,人们抖擞精神、铆足干劲,投入“兔”飞猛进的新年开局中。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不出十五就是年”,出了十五就是向着未来进发。拿出“开年就开跑”的使命感,增强“起步即冲刺”的精气神,努力把“起势”转化为“定势”“胜势”,才能拼出新气象、拼出“开年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花灯耀四海,欢乐闹元宵。新年的余味还未完全散去,元宵节的花灯又点亮了我们的生活。如果说春节演绎了普天同庆的喜悦,元宵节则承载了新年的新希望。新的一年,希望与挑战并存,唯有动如脱兔般奋跃而上、飞速奔跑,才能在发展的赛道上创造新的奇迹。吃完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就让我们“卯”足干劲开启新一年的奋斗,紧盯目标制定“作战图”,排好“时间表”,列出“任务单”,一步一个脚印把既定目标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让中国发展的壮阔画卷再开新局,不断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丁恒情)
来源:广西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