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什么叫幸福?幸福是什么(1)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能够长期存在的平和、舒畅的精神状态,评价标准是目标值(预期)是否能够达成,关键在于目标值的选取和达成目标的能力;二者重合后即可实现,目标值等于能力上限时达到极值。但是在越来越物质化的今天,已经无法让人得出最标准的答案。

国家层面上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层面上,努力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幸福指数,也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努力方向。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物质极大丰富,我国全面脱贫;令当代年轻人体会不到贫穷与匮乏,看似生活应该很幸福才对。但中国目前社会现状,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和单身人口在加大,相反结婚率和生育率持续大幅度走低。

1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透露,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为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单身人口突破了2.4亿。

结婚率和离婚率:我国结婚率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并且这些趋势同步在扩大,目前看不出可逆转的迹象。

这些数据让人看了触目惊心,每一项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再加上现阶段全球三年抗疫,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压力;导致人们生活得不幸福,甚至失眠、焦虑、抑郁的人达到了上亿人,并且在逐年增加。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过得幸福吗?

感受到什么叫幸福?幸福是什么(2)

哲学家说,人生本来是无意义的,但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是有意义的。人生从生到死,是一个过程,意义就是人在过程中的各种认知、经历、体验,甚至创造。

我们现在每一个人不幸的根本问题有很多,欲望和能力匹配不匹配?欲望大于能力,任何人得到的都是失眠、焦虑、抑郁;能力大于欲望,那我们得到的是轻松愉快和幸福。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拿下棋来讲。我们每个人下围棋也好,下象棋也好,我们自身如果只有三段的水平;但是我们在和五段八段的人下,我们够着玩儿的时候,绞尽脑汁,可以说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赢得一盘棋。那么作为一个人性过程当中来讲,我们总想战胜对方,总想在生活当中体现出自己的存在价值;但是我们选择的对象,我们的储备不够,我们总是够着玩儿,这个是现在社会很关键的问题。

我们在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过程当中,要战胜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困难,解决许多难题。还有一个,对于我们自身,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建构自己的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总是要问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总是要探索自己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是避不开的一个永恒话题。那么幸福的这个产业现在具备不具备呢?其实幸福这个产业链非常的巨大。

未来生命科学是全球的一个大课题,值得我们深度研究;让人们在经历、体验甚至于所创造的过程当中,感知到那种幸福,体验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我们人活一世,需要尊重自己,尊重生命,尊重生命规律;也就是遵循天道、地道、人道的规律。敬畏生命,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只有一个人认知到生命的本质,明了生命无常的“人之道”,才能在人生处处有所行止。

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使生态、世态、心态同频共振,就是使人与天(自然规律)、人与地(社会规律)、人与生命(生命规律)平衡和谐发展;这样人类才能获得幸福。

奠定人生情怀与格局的基础来自两方面:敬畏天地,敬畏生命。

为什么要敬畏天地?只有一个人认知到自然万物的本质,明了天地规律的“天之道”,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只有一个人认知到生命的本质,明了生命无常的“人之道”,才能在人生处处有所行止。

正心正举应用科学研究院理念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不断提升人们的哲学、人文、科学素养,对世界和事物具备科学的认知,能够根据科学的分析,适时修正自我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使其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减少迷惑、焦虑甚至抑郁的消极影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乐观、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达到身心健康、快乐和幸福。进而使人们不仅仅能够追求到物质上的富足,还有精神上的丰盈;更加促进整个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和公益事业的兴旺发达。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