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1日讯 从高空俯瞰,青岛特有的海岸弧线与大海波涌相吻合,高楼大厦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如此逼真的效果呈现并非航拍视频,而是来自实景三维模型。

5月11日,观海新闻记者跟随由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的“实景三维青岛”观摩活动走入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在大屏幕上看到,从群峰耸立的崂山到圣弥厄尔大教堂,从地上的高楼大厦到地下的轨道交通,整个青岛的城市空间都能通过“实景三维青岛”进行充分表达,通过电脑可以随时调看,每一个元素的位置、坐标、建筑高度都进行了精确标示。

立体地形图模拟海平面上升(地面上大于3厘米的物体均可见)(1)

“相比传统的二维地图,实景三维更加真实、直观、立体、信息丰富,是关系城市安全、城市规划、城市更新建设、智能交通、生态环保等诸多领域发展的重要应用技术。” 据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院长张志华介绍,实景三维青岛是数字青岛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为“城市云脑”和政府各部门信息化应用提供统一、权威的数字空间底座,首次实现了青岛市域实景三维全覆盖,推动全市基础地理信息由二维向三维的跨越升级,整体建设规模、技术指标和成果种类居全国前列。

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成果全国领先,获院士点赞

记者了解到,2020年7月,我市正式提出“构建三维空间基准,建设实景三维模型底图,推进实景三维青岛建设”的目标。作为青岛市“城市云脑”四大支撑平台之一,实景三维青岛建设由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

立足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2021年3月,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为满足“城市云脑”和各部门信息化应用的迫切需求,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承建单位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克服工作量大、空域限制、天气异常和疫情防控等困难,提前7个月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形成全市域地形实景三维底图、重点区域高精度实景三维底图、全市域二维底图、重点山林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四大底图和一个多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等成果。

立体地形图模拟海平面上升(地面上大于3厘米的物体均可见)(2)

2022年3月24日,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领衔的专家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成果首次实现了青岛全市陆域和7个有居民海岛高精度、多类型、多尺度的陆海实景三维立体全覆盖,建立了陆海统筹、二三维一体化时空信息平台,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提供了“青岛示范”、贡献了“青岛经验”,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为实景中国建设提供了‘青岛示范’,贡献了‘青岛经验’,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李德仁院士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可以说,从城市发展角度来说,实景三维青岛可以让管理者充分掌握城市建设现状,对新区规划建设和旧区更新改造提供参照模型,通过组合即可反映城市的建设发展演变历程,实现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模拟仿真;从城市建设角度来说,它能辅助建设单位和政府部门了解工程的建设进度和建设效果;从城市管理角度来说,基于每一栋建筑物的实景三维单体,可以把建筑物中对应的管理对象定位到实体模型中,甚至能细化到路灯、消防栓,建筑物中的电梯、配电间,地下的管线、防空洞、地下室等,以便在重大事故和自然灾害来临时做出快速反应。

地面上大于3厘米的物体都可见

轻点鼠标,一幅从空中俯瞰青岛的立体画卷展开,高楼大厦非常醒目,通过放大可以看清楚十分细微的细节。记者了解到,实景三维模型的高精度底图已覆盖青岛市内7区城区和镇驻地1290平方公里,影像分辨率达到3厘米,可以精准反映交通设施、牌匾名称、建筑结构等细节。也就是说,地面上大于3厘米的物体都能清晰可见,因此,能实现更智能化、精细化地服务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治理等工作。

实景三维应用是关键。据悉,项目成果已在建筑设计方案论证、城市更新建设、违法建筑发现、智慧公安、防汛指挥等青岛市重点工作中发挥作用,目前已经为20个部门的40余项工作提供了实景三维技术或者数据支撑。

立体地形图模拟海平面上升(地面上大于3厘米的物体均可见)(3)

比如,在青岛蓝谷—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工程建设中,建设方利用实景三维成果,对沿线拆迁情况、土石方体积、植被覆盖度、工程外观等进行数字化踏勘、量测,全面了解项目周边环境,为环境评价和科学制定环保措施提供了依据。同时,实景三维还为项目方案优化提供了真实的场景,设计方通过快速获取现场全方位的地物纹理细节,辅助更加精准的设计,大幅提高了方案论证评审效率。

一个覆盖城市1.1万平方千米陆域和7个有居民海岛的实景三维模型的打造,难度可想而知。据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院长助理孙为晨介绍,实景三维青岛项目的打造面临着航飞采集、数据处理、传输存储、生产管理、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服务发布等多个难度,“比如航飞采集时要面临天气、季节、阴影、空域与工期的矛盾,再就是要处理数百万张超高分辨率像片等难题”。虽然面临了诸多挑战,但为了保证有更好的还原效果,在数据采集中,无人机航测、激光雷达、倾斜摄影、移动测量系统等“空天地”三维数字采集方法均参与其中,此外,海克斯康等多家企业的高精尖技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下,城市数字化建设已按下“快进键”,实景三维青岛将在更多维度助力城市发展。据悉,下一步,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将结合基础测绘规划按周期开展动态更新工作,并探索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测量的三维数据更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新型智慧城市的时空大数据基底,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多便利服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作者:王冰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