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普遍焦虑(为什么人们如此)(1)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感到焦虑。

甚至有人将此现象概括为“全民焦虑”。

“全民焦虑”这个提法,或许并不十分准确,但是,国内不少媒体,都曾在报道中使用这个说法。

焦虑而又全民,说明问题比较严重。严重到何种程度呢?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2134人中,有高达34.0%的人表示经常会产生焦虑情绪,62.9%的人说自己时不时会焦虑,只有0.8%的人表示,自己从来没有焦虑过。

“全民焦虑”的具体例子,举不胜举。官员自杀,民工跳楼,爱侣殉情,学生出走……最典型例子是,广东韶关武江区有位区委书记兼人大常委主任苏力,某日清晨被发现在其住宅自缢身亡。据当地组织部门介绍,苏主要是长期受工作困扰,思想压力过大,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凑巧而又发人深思的是,就在一年半前,苏力的前任、原武江区委书记邬学新,亦因精神压力过大而跳楼身亡。

活得好好的,为啥会焦虑呢?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李强教授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速度造成的代价。“中国用30年走过了其他国家一两百年的历程,急剧的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刺激和挑战,于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出现了全面焦虑。”有媒体对我国城市人群心理压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会转型的变化与竞争、不确定性等压力源,是形成焦虑的主要原因。

社会转型,变化竞争?好像有点道理,但又说得太抽象,不具体。依老詹之见,焦虑产生的原因,无论有多复杂,就其本质而言,最关键一条,是缺乏安全感。各位晓得,人生在世,会产生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价值需求等五大需求。哪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人都会感到痛苦。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吃饱穿暖生理需求,已经基本满足,但接下来的安全需求,却非但未能满足,反而出现了不少新问题。

什么新问题?且看现实吧,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可谓问题多多。小学毕业,能不能升入重点中学?高三以后,考不考得上重点大学?上大学后,又会碰到诸如毕业分配啦,成家立业啦,买房买车啦,借贷还贷啦。步入中年,还会碰到儿女成长啦,父母养老啦,升职企盼啦、地位比较啦……其中任何一项,都很难有一个准确预期,任何一项,都会让人觉得缺乏安全感,没抓没挠,六神无主。久而久之,可不就会因为莫名恐惧而发展成为一种焦虑吗?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人这一生,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几乎什么都有一个明确预期,当此时也,民众也就谈不上什么缺乏安全感。改革开放,进入社会转型期,人们实现各种可能的机会大大增加,但相伴相生的则是,前景的不可预测,风险的不断加大,以及各种差距的迅速拉开。如此背景下出现所谓“全民焦虑”,既顺理成章,亦无可避免。英美德日诸国,社会转型时期,亦曾有过民众大规模焦虑的产生。

既然如此,对于所谓“全民焦虑”,固然应当重视,但亦无须大惊小怪。我们每一公民,作为单一个体,应作好社会竞争的各种思想准备,随时注意调整心态,而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理当尽快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制社会,让人们对于前景,有一个大体可以把握的预期,同时,还须全力搞好社会保障,努力让民众生活得更安全、更放心。大家各自放平心态,从容应对,顺其自然可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