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牙齿问题,而且要注意口腔保健,如果牙齿出现了问题,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还会造成生活受到影响,导致了口腔变化大。所以大家应该积极的进行调节牙齿,担心对身体健康不利,如果长时间的牙齿受损,还会造成癌变。

近日,21岁小伙子小李(化名)因上颌上有一个牙的残冠,长期磨牙龈,导致癌变。昨天,医生别惋惜地说:“本来是一个很小的毛病,只要拔掉或磨平,就没事了。”

牙齿健康有常识(一定要重视你的牙齿问题)(1)

21岁的小李是邗江区人,近两月来,他总感觉上颌有一块地方,隔三岔五地溃疡。尽管小李知道是那块溃疡的地方是因为旁边的那颗坏牙磨的,可他并没当回事。

“小伙子说,就是吃咸的有卤汁的东西,刺激得疼,别的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这就为后来的癌变埋下了祸根。”医生向记者讲述了当时接诊的情形。

小李嘴里的那块溃疡,就这样一直存在着。除了自己难受,嘴里口气味还很重。快两个月过去了,小李每逢吃饭吃到汤汁多的,总面露难受状,引起家人的重视。医生说:“病人母亲陪同来求诊说,看到小伙子里嘴里溃疡的地方有一个洞。那个洞可不是牙齿上的洞,而是血肉组织上的洞呀。”

问清病情及病史,医生立刻为小李拔掉了那个蛀牙的残冠。随后又割下溃疡面的组织做病理化验。“是癌!”孟志兵心中一紧,当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小李的家人。

接着,小李面临一个癌变组织的切除手术。相对于其他手术,这个手术虽然在表面,伤害却一点不比那些藏在体内的癌症大。

医生告诉记者,首先要把脸部划开,不仅要挖掉癌变的组织及更大范围,还要对周遭的淋巴结进行处理……

“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也挺好,面容却受到损伤,他的未来发展也受到极大影响。”医生痛心地说。

牙龈癌发病或与这些因素有关

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以癌最常见,在癌瘤中又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多见,在我国,口腔颌面部鳞癌多发生于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以牙龈癌、舌癌、颊癌、腭癌以及上颌窦癌常见,口腔癌在我国长江以北,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5-5.6%,长江以南为1.75-5.18%。

在印度其在全身恶性肿瘤中高达40%以上,按照病理分化程度,鳞癌一般可分为Ⅲ级:Ⅰ级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Ⅲ级分化差,恶性程度高;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最高,牙龈癌在我国发生率较高,其在恶性肿瘤构成比中居首位,多为分化较高的鳞状细胞癌。

在临床上,牙龈癌是的发病还是比较少见的,这是一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牙龈溃疡下面我们具体认识下引起牙龈癌的原因:

1、牙龈长时间不愈,溃疡增大,较快或有拔牙后伤口经久不愈,肿块突出。

2、病理变化部位牙松动和痛疼。

3、向后发展到磨牙后区及咽部时,可引起张口艰苦;波及下牙槽神经时,可呈现下唇麻痹。

4、颈部淋巴结肿大。

5、X线临床诊断检查示颌骨呈“扇形”骨质损坏,边沿呈虫蚀状。

6、病理病因组织学临床诊断检查确定诊断。

女性糖尿病患者易患牙龈癌

日本爱知县癌症医疗中心研究人员栗木清典9月30日在福冈市举行的日本癌症学会年会上说,调查表明女性糖尿病患者患牙龈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4.2倍,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和肺癌等其他癌症的风险也高于正常人。

栗木清典把1988年至2000年在爱知县癌症医疗中心就医的1.2万名癌症患者和经诊断没有患癌症的4.8万人进行了比较,调查癌症与本人和家族糖尿病患者的关系。结果发现,女性糖尿病患者患牙龈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4.2倍。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的女性子宫癌和大肠癌患病风险高,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家庭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

此外,不论男女,糖尿病患者患肝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2.2倍,患肺癌风险高1.5倍。男性糖尿病患者患与抽烟饮酒相关的咽癌和胰腺癌的风险高2倍多,患与偏食和运动不足相关的大肠癌的风险高1.3倍。

栗木说,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多种癌症。

孕妇孕期要小心牙龈癌

有的孕妇患了妊娠期牙龈瘤,直到出现口腔反复出血不止后,才匆匆就医。孕妇由于内分泌改变,体内迅速增加的孕激素会促使牙龈充血增生,加之口腔卫生不佳,牙菌斑、牙结石的刺激,严重者会出现牙龈的瘤样增生,导致妊娠期牙龈瘤。

为了避免孕期过度紧张和口腔手术可能引起的菌血症对胎儿造成影响,医生一般不会给孕妇做手术。在怀孕4~6个月时(妊娠中期),此时胎儿器官已发育成形,这个时期是较适当且安全的治疗时机。为此,专家建议,孕前做好口腔保健,包括做一次口腔检查,做一次牙周洁治(洗牙);拔除常闹炎症的阻生智慧牙和不能治疗保留的残冠残根;有不良假牙修复的应拆除;有龋洞,不论大小深浅,都应治疗和填补;有慢性牙周炎症,应做牙周系统治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口腔的保健方法,合理的进行调解,担心自身健康受到伤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合理的进行饮食,平时也要注意口腔变化,很多人容易出现牙龈癌,其危害后果相当大,定期检查非常重要,发现疾病尽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