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选择看这本书,是因为网上流传的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直到看完这本书后我才发现,《皮囊》中讲述的东西,远比这句话有深意得多。

皮囊最著名的一句话(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话)(1)

《皮囊》这本书的作者是蔡崇达,如同沉重的书名一样,书里包裹着14个温柔又残忍的故事,里面容纳了一个个既失去家乡又尚未抵达远方的生命,就如同正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我们一样。

蔡崇达这位出生于1982年的作家,真挚又坦白,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第一章节《皮囊》,讲述了家族最年长的长辈——99岁的阿太的故事

皮囊最著名的一句话(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话)(2)

作为开篇,蔡崇达行文冷静,其实没有给我过多的感触,但是"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便出自于这里,出自阿太的口中。

阿太是个极为坚强的人,用菜刀把手指切断,也只是简单的哎呀一下。当时令我感到神奇,按理说疼痛是必然的,阿太这么淡定,应该是个极为硬气的人。

这也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人的肉体就要拿来用,拿来历练,拿来受苦。这样之后才可以获得什么,才可以活下去。

皮囊最著名的一句话(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话)(3)

而《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话,是成年人的指路明灯,被3.8万人铭记。

原文是这样说的:

"我们的身体本来多么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

皮囊最著名的一句话(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话)(4)

或许,这就是阿太在走过漫长岁月之后,最深刻的人生感悟,她虽没有受过文化教育,却知道,了身脱命,生命本轻盈的道理。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懂得对人生做减法,才是对这具皮囊、这缕灵魂的善待。

人非草木,我们都是有心的,会悲伤、会感动、会痛苦……但是阿太是坚强的,她承受住了悲伤,当自己只能躺在床上的时候,她的坚强支撑不住了。但是她这一生却给了我们启迪——人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皮囊最著名的一句话(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话)(5)

《皮囊》一书给我感悟,其实过什么样的生活并不那么重要,灵魂的清澈和心灵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就像这本书的推荐语里说的那样,"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

我们总相信人的皮囊下,还住着一个灵魂,而灵魂看不见亦摸不着,好像不会生病也不会痛苦,那它重要吗?我们似乎也给不出答案。

皮囊最著名的一句话(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话)(6)

但翻一翻蔡崇达的《皮囊》,好像隐隐约约在其中找到了答案。《皮囊》是一部有着小说质感的散文集,它以平实、冷静的语言,描绘着一幕幕温暖而又残酷的故事。

在那故事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人的皮囊下发自灵魂的呐喊,我们从这呐喊声中,似乎能窥见心灵的真相,认人又认心,在无数的皮囊下,是一扇通向心底深处的大门,让自己"看见"自己。

皮囊最著名的一句话(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话)(7)

《皮囊》是作者蔡崇达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他有多年从事新闻媒体的工作经验,这也使得《皮囊》中每一位人物的塑造都真实客观。

皮囊最著名的一句话(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话)(8)

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那个人,你好像曾经遇到过。

让你觉得,每读一页,都好像发现了更加真实的自己。

每每推荐给一个人,有句话我是必须要说的:蔡崇达是一个非常善于讲故事的人。读他的故事,不知道何时自己就成为了主角,经历着他所经历的一切。但我想倘若自己身临其境,必然不能做到他那般坚强和勇敢。

皮囊最著名的一句话(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话)(9)

当你因为太过迷茫,太过偏执,以至于曲解了梦想和责任,不如先学会生活。

全书39.8元精装版,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是一顿午饭的支出,却可以点亮你的人生!

如果您也想品读这本书,可以点击下方购买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