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典故出自哪个时期(沐猴而冠一句致命的比喻)(1)

沐猴而冠:意思是猕猴戴帽子。比喻外表虽装扮得很像样,但本质却掩盖不了。

这是《资治通鉴•汉纪》里记载的一个被称为韩生的人讥讽项羽的话,结果入于项羽之耳,招来杀身之祸,被项羽烹之。

以下是《资治通鉴•汉纪》鸿门宴之后记载的原文:

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秦民大失望。韩生说项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破,又心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韩生退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烹韩生。

审读这件事,觉得这位“韩生”死的并不冤枉,这位韩生很不会说话。

一是给人吃后悔药。话说的不是时候,宫室残破,咸阳已成一片瓦砾,才“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云云,这岂不是徒增项羽的烦恼,非常讨人厌的,所谓该说的时候不说,不该说的时候瞎说。

二是背后扬人之丑。本来项羽已生悔意,说出了“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完全属于自我解嘲的活,可这位韩生却不依不饶的不知死活的在背后“讲究”人,甭说是项羽这暴脾气,换作其他人,也会让这个可恶的家伙赴汤蹈火的。

教训一,谋事要及时,雨后送伞令人生厌。

教训二,伤人的话说的越准确对人伤害越大,小心反祸于己。

沐猴而冠典故出自哪个时期(沐猴而冠一句致命的比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