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地区海拔落差巨大,水热组合状况随海拔而变化多样,山地的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和动物等自然要素从山麓到山顶随高度增加而逐渐更替,自下而上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以喜马拉雅山脉主脊线为界,可大致划分出珠峰南北坡,主脊线以南为南坡,以北为北坡北坡位于我国境内,南坡主要位于尼泊尔境内,但我国境内的嘎玛沟、绒辖沟和樟木沟等也属于南坡由于喜马拉雅山脉阻隔了北上的印度洋温暖季风,并削弱了南下的干冷气流,因而珠峰南北坡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南坡出现森林覆盖的深切沟谷,北坡出现草原覆盖的宽谷和盆地,形成了南北坡迥异的垂直自然带,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珠穆朗玛峰属于自然景观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珠穆朗玛峰属于自然景观吗(珠穆朗玛峰南北坡迥异的自然带)

珠穆朗玛峰属于自然景观吗

珠峰地区海拔落差巨大,水热组合状况随海拔而变化多样,山地的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和动物等自然要素从山麓到山顶随高度增加而逐渐更替,自下而上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以喜马拉雅山脉主脊线为界,可大致划分出珠峰南北坡,主脊线以南为南坡,以北为北坡。北坡位于我国境内,南坡主要位于尼泊尔境内,但我国境内的嘎玛沟、绒辖沟和樟木沟等也属于南坡。由于喜马拉雅山脉阻隔了北上的印度洋温暖季风,并削弱了南下的干冷气流,因而珠峰南北坡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南坡出现森林覆盖的深切沟谷,北坡出现草原覆盖的宽谷和盆地,形成了南北坡迥异的垂直自然带。

南坡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强烈影响,水热状况优越,山麓到山顶的相对高差大,使得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幅度大。珠峰南坡的自然带从低到高依次为:低山热带季雨林带、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亚高山寒带灌丛草甸带、高山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高山寒冻冰碛地衣带和高山冰雪带(见图)。其中,亚高山寒带灌丛草甸带(3900~4700 米)以亚高山灌丛草甸土为基底,气候寒冷,主要分布刺毛杜鹃和雪杜鹃等,红尾鸲和斯氏高山鼠等活动于此;高山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4700~5200 米)属于现代冰川广泛发育的山前地带,开始出现融冻现象,主要分布冰川黑穗苔草等高山草甸和金露梅等垫状植被,常见动物有藏仓鼠和喜马拉雅旱獭等;高山寒冻冰碛地衣带(5200 ~5500 米)生态条件恶劣,气候寒冷,主要分布地衣,如裂叶石耳和红橙衣等;高山冰雪带(5500 米以上)以雪线为界,发育高山寒漠土,地面上现代冰川占优势,地表长年被冰雪覆盖,冰雪内有少量藻类生存。

北坡降水少,气候寒冷干旱,具有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北坡大部分地区在海拔4000 米以上,导致4000 米以下的自然带缺失。北坡的自然带由下至上依次为:高原寒冷半干旱草原带(4000~5000 米)气候寒冷,发育亚高山草原土,分布着白草草原、固沙草草原和紫花针茅草原等,藏野驴和藏羚羊经常成3~10只的小群活动;高山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5000~5700 米)与南坡同名自然带相比生态系统发育较弱,植被覆盖度低,成土过程弱,发育着原始高山草甸土;高山寒冻冰碛地衣带(5700~6000 米)和高山冰雪带(6000 米以上)与南坡生境类似,海拔更高。

珠峰地区的山地垂直带涵盖了森林、灌丛、草原、草甸、荒漠、冻原、冰川等从热带到寒带的陆地景观,充分体现了景观复合体的基本特点,为动植物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与科学研究价值。研究显示,在过去50多年里,珠峰地区垂直带组成与分布格局基本稳定,结构特征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通过珠峰自然保护区建设、天保工程和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的实施,近20年来保护区内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明显增加态势,且保护区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保护区外;保护区内主要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到了恢复和有效改善,生态幅变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明显增加。

(作者 吴雪 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