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上古时期,每年的春季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将去年之旧火种熄灭即“禁火”然后重新钻木取火为“改火”或“请新火”。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候,为了纪念晋国名臣介子推,晋侯重耳命百姓在介子推死去这一日禁止生火,吃冷食,遂为“寒食”。“禁火节”也逐渐变成了“寒食节”,这一节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的第一祭祀节日。“清明”作为节气名称,早在先秦就已出现,但是直到唐代早期,依然只是节气,并未形成节日习俗,到了唐朝后期,因为寒食在二十四节气清明的前一两日,且唐朝也清明放假的惯例,寒食清明慢慢合成了一个节日。

关于放假的记载,在《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北宋沿袭了唐代以来对寒食节和清明的重视,也会休假七日。

到了清朝汤若望改革历法,将寒食日定​清明节之前一日,二十四节气一直沿用至今。

《武林旧事》:“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浓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翻翻游赏,画舡箫鼓,终日不绝。”

在寒食日清明节​期间,人们除了会举行祭祀,禁火,改新火等还有踏青,蹴鞠,荡秋千,以及斗鸡等各种有趣的事情。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

看来在宋朝时寒食节过后第三日才是清明。

​介绍了这么多关于寒食与清明的渊源,让我们来欣赏古人在寒食日这天留下的诗词,品味当时的境况如何。

流传最广的关于寒食节的古诗(4首关于寒食节的小诗)(1)

​①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算得上是寒食节诗中较为出名的一首,而诗人韩翃也凭此诗千古流芳,诗中前两句写景,春城飞花御柳随东风袅袅斜斜。后两句则是言事,“日暮汉宫传蜡烛”是宫中已经“改新火”,“轻烟散入五侯家”则是“赐新火”。在寒食日百姓禁烟禁火,被皇帝宠信的权贵们则已享受到了宫中赐来的燃烛。

《载酒园诗又编》论此诗写道:此诗作于天宝中,其时扬氏擅宠,国忠、铦与秦、虢、韩三姨号为五家,豪贵荣盛,莫之能比,故借汉王氏五侯喻之。即赐火一事,而恩泽先沾于戚畹,非他人可望,其余锡予之滥,又不待言矣。寓意远,托兴微,真得风人之遗。

流传最广的关于寒食节的古诗(4首关于寒食节的小诗)(2)

②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这首诗是杜甫在寒食日乘舟出行时所作,虽言“佳辰”却是“强饭食犹寒”,勉强进食却也是冰凉的食物,只七个字已透露出他落魄之境。“隐几萧条”这是形态的描述,隐几是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的意思,萧条是眼前景象的概述,“鹖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用鹖羽所制成的发冠,(赵注:鹖冠,隐者之冠。)这里说明杜甫以隐者自居的,落魄隐者的形态特征跃然纸上。“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这句最为传神,春天水涨乘船出行飘荡则如人在天上坐,老年后的诗人视力模糊,看两岸的花花草草自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景象。颈联中“戏蝶,闲幔”“轻鸥,急湍”真是绝佳好对仗。尾联则是对朝堂之事的担忧,凝重而又深情的表达诗人虽远在江湖却对天下时局动荡不定的忧虑和感怀。

流传最广的关于寒食节的古诗(4首关于寒食节的小诗)(3)

③寒食其一·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苏轼被贬黄州的日子过得很不好,如汪韩师《苏诗选评笺释》所言:起四句乃先极荒凉之境,移村落小景以作官舍,情况大可想矣。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是出自《庄子·大宗师》:“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这里用以喻海棠花谢,象是有力者夜半暗中负去。

苏轼书法最有名的寒食帖,苦寒之境地的诗人成就了千古绝唱的诗和书法,亦不知是幸耶?不幸耶?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很快也从这种心境里走了出来,成为了更为豁达的东坡居士。

流传最广的关于寒食节的古诗(4首关于寒食节的小诗)(4)

④寒食雨(其二)·苏轼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这首与上一首是同一天所作,苏轼的心情大抵是一样的,“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言春雨势猛长江水涨,“欲入户”三字可见水势之大,风雨飘摇中诗人居处的危险与萧条。“小屋如行舟,蒙蒙水云里”更是加深了这一印象,随时倾覆的小屋与下句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可见诗人的生活窘迫匮乏艰难。“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这句的悲伤在于,说见乌衔纸才知道今天是寒食节日,可见前面的破灶寒菜并不是因为过寒食日,而是他的日常生活就是如此凄寒。至他说:“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读罢令人泪目啊,是何等悲伤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天下宫门深九重“不得见”,祖上的坟茔遥隔万里“不得祭”,其情悲其心冷都在于此,也难怪他会说:“死灰吹不起”。

流传最广的关于寒食节的古诗(4首关于寒食节的小诗)(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