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之声特别策划《民生样本,年度记录》,走进广西百色。过去十年,一项项推进教育均等化和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措施在广西百色田东县的布兵小学落地,更现代化的教学基础配套设施、更先进和多元的教学理念成为孩子们汲取知识、走出大山的动力。新的一年,这所守望着乡村教育的小学,要怎样更好地守护孩子们的成长与期待?

“吃得安全”之余

更要学生“吃得开心”‍‍‍‍‍‍‍‍

2022年12月23日,凌晨五点,天还未亮,专门为学校制作营养餐配送食材的车辆开进布兵小学,食堂的师傅们卸货、清点、搬进操作间,开始为孩子们准备秋季学期最后一个教学日的营养餐。

浸泡、清洗、改刀、烹饪……后厨里,样样精通的刘小艺师傅尤其在意操作的细节。刘小艺说,因为怕有农药和化肥残留,菜来了要先泡半个小时以上,之后才能洗,洗了以后再切。食材在煮的时候一定要煮熟、熟透,中心温度要达到70℃以上。

民三小学伙食(时隔一年这所村小)(1)

△刘小艺(左)和总务处老师核对食材清单。黄尚展/摄

每个教学日中午的营养餐,事关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食品安全被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吃得安全”之余,“吃得开心”也成为了营养餐的新追求。

“每个星期都要换菜谱,饭菜是不一样的,只为让学生吃得开心。学校老师也会经常让同学们对饭菜提意见,能改善的都会尽量改善,小孩子都爱吃的,我们也经常换着搭配。”刘小艺说。

民三小学伙食(时隔一年这所村小)(2)

△食堂师傅用大型炒锅烹饪食材。黄尚展/摄

“盒饭制”→“自助餐制”

学校变着花样让饭菜更美味

布兵小学校长农益国每个教学日上午都要抽时间来食堂的操作间看看,他对这个由学校自主经营、统一管理的食堂格外重视。在农益国看来,2022年,食堂从曾经的“盒饭制”升级为“自助餐制”,是一次有益的“改革”。

农益国介绍,之前是由厨师按照量煮菜,分发给学生,但有些低年级小孩年纪小,吃不了多少,所以剩得比较多。后来变为让学生自己打饭,想吃多少就打多少,不够吃再回来加,强调“光盘行动”。

民三小学伙食(时隔一年这所村小)(3)

△校长农益国(左)来到食堂操作间查看备餐进度。黄尚展/摄

上午的课程一结束,孩子们蹦跳嬉闹着奔向食堂,七嘴八舌地猜测这学期的最后一顿营养餐会吃些什么。烧鸡块、炖排骨、清炒娃娃菜……食堂里热气腾腾的伙食果然没让孩子们失望,都是孩子们的“心头好”。

记者:平时比较喜欢吃什么?

学生:比较喜欢吃鸡肉、排骨……什么肉都爱吃。

记者:放假放两个月,会想念学校的饭菜吗?

学生:会想啊!两个月不吃会怀念的。

民三小学伙食(时隔一年这所村小)(4)

△午饭时间,孩子们在食堂窗口排队打饭。黄尚展/摄

提升营养餐餐标

让5元钱真正“足额吃到学生嘴里”

营养餐质量的提升,直观地体现在孩子们的评价中。自2011年11月启动实施以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走过11个年头,而物价、人力等成本的增加,对营养餐质量的提升也提出了新要求——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田东县将多年来实行的营养餐4元/人/天的餐标提升至5元/人/天,并通过实行资金定期拨付、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等措施,让这5元钱真正“足额吃到学生嘴里”。

从4元到5元,多出来的1元钱提升在哪里?农益国把这笔账算得清清楚楚。

“这些钱我们全部放在学生身上,放在为学生采购食材的环节。营养餐之前是一菜一肉,现在是两肉一菜或者两菜一肉。款项多了,我们就争取多采购一个肉菜,学生也非常高兴。一问起来,好多学生会说‘今天我吃得很饱,有时候我都吃撑了’。之前有学生会说‘我要回家吃’,现在基本上没有这种现象了。”

民三小学伙食(时隔一年这所村小)(5)

△长身体中的孩子们尤其喜爱食堂的肉菜。黄尚展/摄

每学期组织家长参观食堂

“吃得饱”到“吃得好”成为新课题

在布兵小学,每天会有三位值班老师在食堂自费陪餐,他们一边督促孩子们好好吃饭、避免浪费,一边观察孩子们对当日菜品的接受和喜爱程度并及时上报给学校总务处。总务处主任一方面要记录值班老师的反馈,还要每日和食堂的师傅们对接菜谱和食材需求,最后通过县里开发的专用App定向采购食材,确保食材安全健康、菜品搭配营养。为了让家长放心,学校还会每学期组织部分家长来食堂参观。

农益国介绍,每学期要求老师家访,一是汇报学习,二要跟家长沟通学生的体质情况,如果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身高都达不到要求,老师就会跟家长沟通,督促学生中午必须在学校吃营养餐。家长也会来学校饭堂看师傅煮的饭菜。

民三小学伙食(时隔一年这所村小)(6)

△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黄尚展/摄

一顿免费的营养餐,是如何按下农村孩子成长“快进键”的?农益国认为,营养餐餐标提升一年多来,当农村学生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成为新的课题,在提升身体健康素质之外,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均衡成长的重要意义凸显了出来。

配备食品检测中心、冷链配送车等

让更多孩子受益

2022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制定并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截至去年12月底,田东县已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48所,受益学生32655名,实现全覆盖。

民三小学伙食(时隔一年这所村小)(7)

△广西百色田东县祥周镇布兵小学。韩雪莹/摄

田东县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何时介绍,“我们在学校食材的配送中心建立食品检测中心,对于进购的生鲜肉类、蔬菜都要逐一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凡是不合格的一律退回。我们还配置了冷链配送车,无论学校多远、规模多小,都能实现点对点配送。营养餐炊事员都是经过体检合格拿到健康证、经过培训拿到合格证才能上岗。所有学校食堂里都安装了公共摄像头,在市场管理局、教育局后台都可以实时查看。”

2022年秋季学期最后一个教学日的下午,孩子们享受着最后一节体育课,在操场上肆意奔跑、追逐。而中午吃过的那一餐饭,对孩子们体质的改变、对百年树人的进程来说,或许还只是个开始。

民三小学伙食(时隔一年这所村小)(8)

△本学期的最后一节体育课。黄尚展/摄

何时说,“我们下学期要补充招聘炊事员99名、安全协管员39名;还有关于相关人员的培训计划也在筹备中,如营养搭配、烹饪技巧等。我们相信会把这件事做得好、做得精,让更多孩子受益。”

记者丨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田东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尚展 黄爱婷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