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雯
在京杭大运河的游船画舫上,穿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执扇而来。
黑纸扇、檀香扇、绢扇、羽毛扇、宫团扇……在王星记扇艺精品对“中国扇子”前世今生的讲述中,宋韵文化研究专家云集,交流着一柄扇与一千年的宋韵文化发生的碰撞。
9月16日,这艘画舫在香积寺游船码头停靠,载着来自各地的学者与宾畅行这条古老而年轻的运河上,同时,拉开了2022年度王星记扇艺文化节的序幕。
“品宋韵 • 扬扇行”,回溯到146年前的1875年(清光绪元年),这一年,制扇名匠王星斋在杭州扇子巷创立“王星斋扇庄”。到了1901年,这个本是家庭作坊的扇庄在北京杨梅斜街正式挂牌“王星记扇庄”,并在上海、天津、沈阳设立分销点。
那么,一百多年历史的王星记与千年宋韵文化是什么关系?
带着新作计划“宋韵文化之扇艺研究---王星记扇文化基因解码”现身于这艘画舫中的作家陈华胜说,宋代有三大名扇——杭州的书画扇、苏州的绢绸扇、巴蜀的荣昌折扇。为什么杭州的书画扇会如此有名?因为南宋杭州设有画院,文人画非常盛行,诞生于清代的王星记传承的是杭扇的历史,而且发扬了杭扇的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诞生百余年的王星记与千余年的宋韵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关系。
而从现实来看,陈华胜认为,宋韵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果用简单的方式去描述它,那是对一种品质生活、优雅生活、高尚生活的追求,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手执一把美扇,正是这种追求的体现。陈华胜说,对他而言,参与这样的活动与接受一个与扇有关的写作任务,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种追求,与每一个人都相关。
所以,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孙亚青说,她要带领团队以扇子为载体推动宋韵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杭州,扇与大众生活的密切结合,是由来已久的传统。
如果穿越到南宋去,在河坊街与清泰街之间,就有一条千米“扇子巷”,南宋杭州的制扇作坊,大都集中在这里。当时的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众多扇子铺也跻身其中。
据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有中瓦子前徐茂子扇子铺、炭桥河下青篾扇子铺、周家折揲扇铺、陈家画团扇铺——细画绢扇、细色纸扇、漏尘柄扇、异色影花扇、张人画山水扇……花样繁多,就看你要挑哪一种了。
如今,走在西湖边,有不少穿汉服的少男少女,手中拿一柄扇,更显风姿。
就王星记而言,手艺人不断在设计上下功夫,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新元素,加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用一柄扇子让千年宋韵流动起来。从年轻人的生活来看,这不是虚话。
陈华胜提到苏东坡在杭州帮扇铺老板卖扇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杭州府志》也有则记载——
苏东坡在杭任职时,一天,有人状告一家扇子铺的老板欠钱二万不还。扇子铺老板被逮至官府。他说,不是自己不肯还钱,而是因为天气多雨而且温度偏低,扇子卖不出去,无力偿还债务。苏东坡听后让他回去拿了二十束扇子,当堂以官府的判事笔随意在扇子上作了些行草或枯木竹石,再将扇子交还给扇子铺的老板。他刚出官府大门,就有人闻讯而来,一千钱一把的扇子,立刻卖光,欠款也还上了。
由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宋代的扇子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承载,从生活用具走向审美雅玩。
画舫上的诸多专家认为,在今天,扇子所附着的文化意味更为明显。
正因如此,王星记扇艺文化节推出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宋韵文化之扇艺研讨会、宋韵古扇研发、宋韵扇艺文化大讲堂、扇艺研学游和“留住手艺”公募项目四大主题。
中华扇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宋韵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蓬勃生机,将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生发,并不断深入人心。
王星记扇艺文化节由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由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浙江省文化旅游厅、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十九楼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本次扇艺文化节旨在助推浙江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助力杭州打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充分挖掘宋韵扇艺的文化精神力量,扩大王星记扇艺非遗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打响宋韵非遗扇艺的“金名片”。
开幕式邀请到诸多嘉宾,浙江省政府参事杨建新,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书记、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延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巨欣,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浙江省旅游集团董事梁雪松等,纷纷为王星记扇艺文化节献计献策。
为了能更深度融合宋韵与扇艺,王星记还特别聘请了10位文化学者教授为宋韵文化王星记扇研究传承顾问,并在开幕式现场为诸位学者教授颁发聘书。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