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我们一提到诸葛亮,大部分人脑海中还总是会浮现出一个羽扇纶巾,气定神闲,运筹帷幄,好似神仙般的身影。

从《三国演义》来看,诸葛亮无疑是罗贯中先生倾注心血最多,并且最终也被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一个人物角色。他才略超群,刘备前期对其言听计从,嚣张跋扈如张飞,勇武刚愎如关羽,也都对他俯首听命。就连才略超群,智慧非凡的周瑜,在生命最后一刻也仰天恸号,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司马懿在与其几次交手之后,也客观清醒的发出了“吾不如孔明也”的慨叹。他为西蜀江山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其高尚节操以及独有的人格魅力,都成为了后世仰慕感叹的道德楷模。诗圣杜甫在《蜀相》中这样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为什么有这样的性格(诸葛亮真的那么神)(1)

“三顾茅庐”“三气周瑜”“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等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演绎了一遍又一遍,流传了一代又一代。但是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地前进,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诸葛亮的文化形象对当今时代带来的“反向作用”,却也不得不令人冷静的思考。

如果从今天的观念角度来看,诸葛亮终究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并且是一个以喜剧开头,凄惨落幕的“悲剧式英雄。”而这个悲剧的重点就在于“他用尽浑身的本事, 扶持的是一个没有一统天下之可能的蜀汉王朝。”甚至有学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那就是“诸葛亮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是在最初,就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其实是符合儒家“士为知己者死”的文化精神的。究其本质,其实人们讴歌的,不过是诸葛亮为了报刘备的“伯乐之恩”从而想要“和老天爷掰掰手腕子”逆天的人格魅力。他身上所携带着的,具有浓重的“悲剧性精神”的人物形象,正是打动人们,并且将其树为楷模的原因所在。

诸葛亮为什么有这样的性格(诸葛亮真的那么神)(2)

抛却三国志等正史不提,但从《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考虑,胡适对其是持否定态度的。他的观点是:“作者想要极力地去刻画一个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结果用力过猛却成了神机妙算,欲逆天改命的道士;想要刻画一个勇猛神武的关羽,结果跑偏了方向, 写成了骄傲刚愎的武夫,想刻画刘备的仁义,最终给人展现的,却是刘备的无能庸懦。”

如果抛出时代背景不提,其实胡适说的,不无道理。相信许多朋友们在深入地研究三国,感悟三国的时候,偶尔心里也会产生如意一般的想法。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持有这种观点,他说:“作者写人,多少有失偏颇,所以才让刘备的厚道忠义,显得有些虚伪,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近似于妖,曹操的奸诈,结果反而好像成了表现成了智多豪爽。”

诸葛亮为什么有这样的性格(诸葛亮真的那么神)(3)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起点,再重新梳理思考一遍。刘备三顾茅庐,终得与诸葛亮相见。诸葛亮前两次避而不见,一方面是要加重自己的筹码,另一方面,也是想要试探一下刘备之诚心。!而我想要说的是,其实诸葛亮悲剧式的人物形象,是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的。

诸葛亮出山之前,他保持着身为一名隐士应该的清醒与冷静,所以才有了隆中对中那一番“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孙权可援不可图。先取荆州益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到时汉室可兴,霸业可成!”此时,不管曹操还是孙权,甚至是包括刘备,在他眼中其实都只是一些争权斗利的“俗人”,而他则以一个世外高人的身份,睥睨天下,冷眼旁观。“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或许这就是他最好的写照。

但是在这大隐之中,在这清醒与冷静之中,又藏着一份“危险因子”,那就是他仍然心系天下,建功立业,报效君王的宏图大志。由此可见,隐士的身份,不过是他不得明主,不遇其时的表现手法和方式。

诸葛亮为什么有这样的性格(诸葛亮真的那么神)(4)

刘备三顾以示其诚之后,诸葛亮的理性智慧开始逐渐地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德性文化”下的感性智慧。所以这才有了七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最终病逝五丈原的悲惨下场。

举个生动(虽然并不那恰当)的例子,就比如坠入爱河的情人,会因为爱情,消退一部分理性一般,诸葛亮也不过是因为感念刘备的德,或者是诚,才作出了“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悲剧行为。

在徐庶向刘备推荐孔明之时,司马徽就持相反态度,如此说道:“你既去罢,又惹他出来呕血。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而在徐庶去草庐,把自己推荐孔明,并且刘备不久将至的消息告诉孔明后,孔明的态度是转身拂袖而入,并且说道“汝以为我为享祭之牺牲乎?”可见此时的孔明,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那又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放弃了自己的理性坚持,从而出山跟着刘备去打天下了呢?

从人性角度来看,人们都不愿意去做那逆天改命,慷慨悲壮之事,但却都不吝啬讴歌称颂,乐于赞扬那些逆天改命,尤其是其身上带着浓浓的悲剧色彩英雄式人物。刘备在走投无路之际,抓住了诸葛亮这个“近似妖”的大佬,但是诸葛孔明,又成为了谁的牺牲品呢?是刘备的吗?是蜀汉的吗?其实严格意义来说,都是,也都不全是。他只是当时社会背景下,封建道德文化的摧残下,一个时代的悲剧产物。三分天下,人们往往看到的是其政治,人才,土地,军事力量的智慧较量,可是谁又能说,道德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无关痛痒的角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