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歌坛辉煌三十载:第004篇、谭咏麟在八十年代有多火!

  1986年夏天,第一次到上海,出了火车站,居然听到了熟悉的歌曲,让人吃惊。经过一整排店铺,竟然都在放谭咏麟的歌曲:《世界停顿》《的士司机》《朋友》......是的,我们都很惊讶,我们以为只是香港和广东在听。(不好意思,暴露了年龄)

  八十年代的香港,绝对是走在潮流的前端,电影和歌曲流传得很广,而上海的触觉很敏锐,接纳新事物比谁都快。所以,香港的新事物很快在上海出现,也不奇怪。在大学里,虽然台湾歌曲还是占主流,但已经有不少同学喜欢粤语歌,虽然听不懂歌词而已,但它的韵味跟国语歌不同,让人着迷。我放过几次粤语歌曲,室友非要我把歌词抄出来,本想跟着哼唱,可是发音相差太大,还是放弃了,所以,只是听,看着歌词。

谭咏麟在香港乐坛30年演唱会(粤语歌坛辉煌三十载)(1)

谭咏麟在香港乐坛30年演唱会(粤语歌坛辉煌三十载)(2)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广东,听得最多的是谭咏麟和关正杰。虽然都是听香港歌,但广东听众受香港的影响不是那么大,而谭咏麟是当之无愧的霸者,并非近几年某些文章写的“谭张争霸”。香港歌坛一向是男歌手占优,七十年代许冠杰,八十年代谭咏麟。只有这两人成为粤语歌坛的永恒传奇,其他人,远远比不上。

  谭咏麟的唱片一出,便会成为销售冠军,歌曲成为电台榜单常客,许多词曲作家为他写歌。谭咏麟占据首席男歌手之位后,有人想挑战,但差得太远,张国荣和陈百强也是为了争第二。至于现在现在有媒体写的“谭张争霸”,不过是歌迷争霸,加上香港媒体惯用的炒作方法而已,并非张国荣实力可以争第一了。

  当时广东最喜欢的谭咏麟、陈百强、陈慧娴。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看TVB,或者看得少,但歌曲就听得多。在广东各地电台的点歌里,这三人永远排在最前端,而且是大幅度的领先。至于张国荣在第二梯队,多在互相复制的录音带里有几首,电台点歌不多;而梅艳芳更靠后,并不在主流里。以前同学之间互相复制录音带,因为谭咏麟的歌曲好听,便整盒复制,数量可以达到七八盒;而张国荣的只是每盒复制一两首,勉强凑满一盒。

  这是广东和香港的明显区别,香港把张国荣捧高,因为媒体、歌迷而非全体听众,而广东听众用耳朵选择,都觉得谭咏麟更厉害。至于后来,香港和大陆媒体都把张国荣拨高,那是他拍电影以后的事,与歌坛毫无关系。

谭咏麟在香港乐坛30年演唱会(粤语歌坛辉煌三十载)(3)

谭咏麟在香港乐坛30年演唱会(粤语歌坛辉煌三十载)(4)

谭咏麟在香港乐坛30年演唱会(粤语歌坛辉煌三十载)(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