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又称“过年”“过大年”,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美食娱乐等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举行各种庆贺新春的活动,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荣昌农历春节,与全国各地的春节习俗大同小异,但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下面就我所知道的荣昌客家人过春节的一些习俗给大家做个介绍。

客家人过年习俗素材有哪些(荣昌客家春节习俗探秘)(1)

荣昌春节义务写春联

客家春节:客家人过春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腊月二十五入年界至除夕为准备阶段;正月初一至初五为过年阶段;正月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春节主要活动有:送灶君、备年货、沐净身、贴春联、迎财神、压岁钱、吃年饭、守年岁、送春礼、迎神福等。客家人过年还有许多禁忌,如年三十不能倒水、倒垃圾,要留财;初一不说不吉利的话、小孩不能啼哭、不能扫地倒垃圾、不能摔碎餐具、米缸不能空、不上门讨债等等。2015年,客家春节习俗被列为荣昌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客家人过年习俗素材有哪些(荣昌客家春节习俗探秘)(2)

荣昌非遗打铁水花

铁水花:每年正月十五前后,荣昌部分地方都有打铁水花、耍龙灯、闹元宵的习俗。传承人将进行“打铁水花”表演,其技艺十分讲究。打铁水花的传承人先要用泥土铸成一个小熔炉,把事先准备好的生铁熔炼成1500度以上的铁水汁待用。打铁水花时,先把铁水汁注入事先准备好的“长柄小匙”里,打花者一手拿着盛有铁水汁的“小匙”,一手拿着木板,将铁水汁抛向木板后,立刻撞击出火花迸散开来,铁水花飞溅如流星瀑布,形成五彩斑斓的火花,构成一幅幅奇异的烟火图景,其形状变幻莫测、耀眼夺目,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2015年,铁水花被列入荣昌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有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2名。

客家人过年习俗素材有哪些(荣昌客家春节习俗探秘)(3)

鞭春牛演变成送“春牛图”

鞭春牛:鞭春牛是春节系列民间庆祝活动之一,一般在大年初一或者立春日、春分日举行。春牛是古代用黄土制成的象征农事的土牛,后改作苇或纸扎制而成。据光绪九年《荣昌县志》记载,鞭春牛习俗在当地十分盛行,这种古老的迎春仪式已演变成送春牛图的形式,由“春倌”拿着木刻版印制的春牛图,敲锣打鼓逐村逐户唱送,主人家对送春牛者要热情款待,不得推辞或关闭大门,并给予一定的报酬(钱物均可),这种送春牛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鞭春牛具有浓郁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具有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它对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民间歌谣、农耕习俗和农事节气都具有研究价值。2015年,鞭春牛被列为荣昌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现场欣赏攻略

(一)交通线路

1.高铁:重庆(成都)站至荣昌北站,再乘坐荣昌区内公共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2.汽车:重庆(成都)旅游集散中心(长途客运站)前往荣昌,再乘坐荣昌区内公共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3.自驾:重庆(成都)中心城区经渝昆高速(或渝蓉高速)在荣昌出口下道后,导航到达具体目的地。

(二)非遗民俗

春节系列(杀年猪、打铁花、鞭春牛等),尝新节、七夕节、放河灯、中秋节、重阳节,禹王庙会、铜鼓庙会、火神庙会,客家祭祖、家族祭祖、赵家祭祖,客家风俗、养猪习俗、祝寿习俗,书院祭孔、陶神祭祀、窑王祭祀等。

(三)非遗美食

1.美食:卤白鹅、黄凉粉、铺盖面(炸酱面)、羊肉汤、猪油泡粑、旱蒸牛肉、清真牛肉、蒋氏白砍兔、刨猪汤、全鹅宴、豆豉鱼、粉蒸鱼、客家九大碗、灰水粽、艾粑、河包粉条(酸辣粉)、油炸汤圆、麻圆、灰水粑;2.饮品:烧酒坊白酒、直升白酒、清升白酒、糟酒;3.食品:“秦老五”麻花、脆麻花、榙海椒、百草花蛋、椿林火锅底料。

(四)欣赏景观

万灵古镇、安陶小镇、夏布小镇、荣峰河风景区、昌州故里、昌州八景园、玉带河生态公园、海棠公园、香国公园、濑溪河体育公园、渝西植物园、古佛山风景区、清江河中岛、仁义三奇湖/百果玩、河包白塔/真原堂等。

(五)土特产品

荣昌折扇、夏布织物(服装、鞋袜、包袋等)、夏布工艺品(夏布书画、夏布折扇、夏布饰品等)、精美陶器、荣昌猪肉、卤白鹅、烤乳猪、河包粉条、荣昌茶叶、麻竹笋、盘龙生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