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孔子便逃不开“圣人”一词,朱熹更用“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来评价他。但孔子也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生活信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本文便从此探寻他的处世之道。
一、孔子生平概要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鲁哀公十六年。其家世呈日渐衰落之势(王室——诸侯——公卿——士)。孔子早年丧父,因贫而仕,先后担任“委历”、“乘田”这样地位极低的小官。鲁定公九年,出任大都宰,旋即进为大司寇,后因其道不得行而去职。从此开始周游列国,一遍传授弟子,一边宣传其学说。晚年返鲁,进行传统文献整理与教育工作。
二、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治学图
孔子父亲叔梁纥在66岁的暮年之际,娶了年仅15岁的颜徵在为妻。三年后,生下了孔子,又三年,叔梁纥去世。21岁的颜徵在带着3岁的孔子离开家族,搬到了曲阜城。生活艰难,但颜徵对孔子的教育极为重视,《孔子世家考》记载这样一句话:“圣母豫市礼器,以供嬉戏。”可见她从小便在树立孔子对于礼乐的兴趣。《论语·子罕》篇中提到,孔子困于贫困,曾从事维持生活的“鄙事”,孔子可谓是“生活的全才”。
17岁时,其母逝世,《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到,正值孔子丧母时,季氏要大宴鲁国士族子弟,登记注册,确定身份。孔子为了不致丢了身份,着丧服前往,被阳货挡在门外。他说,季总理今天是宴请士族子弟,您的身份好像不够资格,我不敢让您入席。孔子就这样被赶走了。在孔子的17岁,一个家臣都看不上他,但在其20岁时鲁昭公却把鲤赐与孔子。可见孔子并不因为别人的质疑而选择自我怀疑,相反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三、三十而立
孔子讲学图
“立”的标准是什么?“第一,自己心中是否有主见;第二,别人心中是否有自己。”从国君向他问礼,到接见齐景公和晏子的来访已能证明,孔子是“立”起来的人。一个人“立”起来后难免意气风发得意忘形,而孔子的生活守则却是适度的退守与淡泊。
《荀子·宥坐》中记载,孔子在周庙参观时看见有欹斜的器物。这个容器空的时候会倾斜;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竖立;而盛满水便会倾覆。同行的子路问到:“有让容器装满水却不倾覆的方法吗?”孔子说:“聪明有智慧的,就用愚笨的方法;功劳大过天下的,就用退让的办法;用勇力震抚世间的,就用胆怯的办法;富裕遍布四海的,就用谦恭的办法。这就是所谓不断装满又不断损耗的方法。”其实,孔子想要表达的便是——人生没有办法什么都获得,意气风发的同时也要学会退让,有舍有得,生活才能圆满。
四、四十而不惑
孔子讲学浮雕
何为“不惑”?于丹认为: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的打击,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那什么是“中庸”?《论文》有一则提到,子贡问孔子什么是友谊?孔子说,看到朋友做了错事要善意的指出,如果实在不听便不必再说,不用大包大揽。不过于亲密也不至于疏远,就是中庸在友谊中的体现。而《论语·宪问》中的另一则提到,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也就是说用公正来对待仇恨,不用宽恕他也不必报复他,让他得到公平的对待。不偏爱也不仇恨,则是处理所有人际关系中的中庸之道。
五、五十而知天命
电影《孔子》剧照
什么是天命?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客观上讲便是先我们存在而存在的,且不以主观而转移的;主观上讲就是人的道德与使命。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黄厚江先生认为这是孔子的牢骚,认为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但我认为这是孔子对于天命的认识。也就是说,孔子知道上天赋予他的使命,并且敢于承担使命,敢为人所不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承担的,都有自己不可推卸的天命,在受指责时不丧失勇气,依旧坚定自己,勇往直前。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举事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六、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电影《孔子》剧照
何为“耳顺”?也就是尊重别人的意见,明白自己的斤两,坚持自己的立场。《论语·微子》中记载到:长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过,让子路询问渡口在哪里。长沮和桀溺在知道孔子二人身份后,不但没有指明方向,却对子路说“坏人坏事像洪水一样泛滥,谁和你们去改变?你与其跟随逃避坏人的人(指孔子),哪里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的人呢?”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不同人打交道而同谁打交道?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提倡改革了。”孔子并不同意见不同者争高下,哪怕人人都想要逃避现状,不理解他的行为,可他还是要坚守自己的道德责任,努力去改变现状。
文史君说当所谓的规矩责任已经成为自己的生命习惯时,也就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长期的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长期坚持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将社会的压力转化为生命的反张力,淡定从容的生活,不逾矩不勉强,这也许就是孔子所要提倡的。
总之,孔子不仅仅是位身在高处的圣人,更是亲近百姓的老师;孔子所传递的不仅是治国之道,更是人生的准则。
参考文献:1、于丹,《论语心得》,北京:中华书局,2006。
2、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0。
3、马一弘,《论语》,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
4、黄厚江,《论语读人:黄厚江老师解读<论语>》,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5、谢遐龄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梁明霞:《孔孟“心”的思想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廖梦颖)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