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咽喉肿痛月余的病人,输抗生素半月,自用牛黄解毒等许多清热解毒药,仍旧丝毫无效。后用附片、龟甲、砂仁、炙甘草、熟地等药,5付而愈。咽痛全消,脓点全无。”刘力红老师在《思考中医》里记载他治疗的病案一则。

关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大部分人都认为“又上火了!”也见到有人说“吃油炸煎炒的食品多了就嗓子疼,长口疮,上火”等,然后习惯服用清热解毒之类的药物,服用久之后也未必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

咽喉发炎是凉还是热(咽喉肿痛一定是热吗)(1)

咽喉肿痛,容易口舌生疮都是热吗?

首先,强调一点,辩证必须要分型治疗,要在医生或者药师指导下用药。

其次,我们今天重点分享的是治疗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的四逆汤及炙甘草,及适合这类病情的患者用药。刘力红老师的医案治疗的患者为阳气虚衰,阴寒内生的病人。这样的体质才符合用附子、干姜等温热之药。

为什么明明是阳虚体质,符合用温热性药物,而临床一用就“上火”呢?刘力红老师举例“烤红薯”来说明四逆汤中“炙甘草”作为君药的重要性,令人拍案叫绝。

烤红薯是什么例子呢?他小时候去放牛,午饭不能回家,就随身带了红薯或者芋头,就地找土块搭小土窑,烧柴,把小土窑快烧红时,掏出燃烧的柴火,把红薯等放进去,然后把土窑踏平,让土窑的余温去煨熟红薯或芋头。这样的红薯或者芋头熟透而不焦,香甜可口。

土的藏性可以将火的烧炎灼烈之性转变为持续的温煦作用,火经土的作用后,既能温物、熟物,却不焦物、炎物。

咽喉发炎是凉还是热(咽喉肿痛一定是热吗)(2)

刘老师通过形象的譬喻来形容四逆汤中的炙甘草作为君药的重要性。

四逆汤记载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文为: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用药为甘草(炙)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四逆汤为回阳救逆的代表方,临床具有广泛的应用。“四逆汤若要真正发挥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的作用,炙甘草是关键中的关键。”刘力红老师强调。

“抱定阴阳、朝于斯、夕于斯,流离于斯,颠沛于斯。”《思考中医》对临床辩证分型中阴阳的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