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本文大约需要4分钟。您的关注与评论是对教研内参最大的支持。//

一、课题的界定

(一)教师流动

教师流动是指教师资源在教育与其他行业之间、在教育系统内部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前者是指在职教师放弃教师职业,退出学校教育领域,我们称之为“外部流动”;后者即指在职教师由现在职学校转入另一所学校,或者由所在地区转向另一个地区任教,我们称之为“内部流动”。

教师流动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其他的不同划分方法。例如按流动的方向分类,可以分为单向流动、双向流动、多向流动;按流动的规模分类,可以分为个体流动、批量流动;按流动的主体分类,包括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流动。从理论上讲,教师流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教师个体有流动的要求;其二,原所属单位同意放行;其三,有容纳流动个体的新机构。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都不会有正常意义下的教师流动。制约教师流动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这些因素都需要通过形成上述条件而起作用。

省级重点课题最少几人(一个省级重点课题的)(1)

(二)教师流动机制

要对教师流动进行制度化研究,前提就要理解机制的内涵和本质。 理解机制这个概念,最主要的是要把握两点。一是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是机制存在的前提,因为事物有各个部分的存在,就有一个如何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一种具体的运行方式;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

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这里所谓的体制,主要指的是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所谓制度,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可以说,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变革),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

综合各相关学科的理解,我们认为教师流动机制就是对教师的流动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的基本规则。通过对教师流动行为的规范,减少教师流动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教师流动的合理性。教师流动机制分为两个层次:社会认可的非正式机制、国家规定的正式机制。‘非正式机制(也被称为软机制)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是那些对人的行为的不成文的限制,是与法律等正式制度相对的概念。教师流动的非正式机制即一种内化的、难以言明却渗透在每个教师流动行为之中、为每个教师所自觉遵守的一种规范。非正式机制又分为三类:①对正式机制的扩展、丰富和修改;②社会所认可的行为准则;③自我实施的行为标准。正式机制(也被称为硬机制)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机制安排,具有强制性特征。教师流动的正式机制即国家制定的有关教师流动的法律法规政策,它是教师流动机制建设的主体部分。

所谓“教师流动机制”是指教师从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是教师流动模式化、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它标志着教师流动机制体系的完备,表现为教师流动机制从不健全到健全的过程。目前,我县的教师流动表现出较低的制度化水平。也就是说,在职教师不能经常地、自觉地按照法律和制度的规定进行流动,整体上讲我县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流动缺乏制度性和程序性。加之我县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特殊地位,因此研究我县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制度化问题在当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剑阁县县域内中小学教师的流动,研究视角为“机制建设”。

省级重点课题最少几人(一个省级重点课题的)(2)

二、研究目标

(一)通过教师流动促进县域内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我县的科学合理的中小学教师流动机制和管理评价方式。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一般通过抽样的基本步骤,多以个体为分析单位,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的有关咨询,加以分析来开展研究。我们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即所谓的二手资料分析的方法。

(二)行动研究法:泛指以实践中的实践者为主体,以实践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为了实践的一种研究活动。行动研究法是将纯粹的教育科研实验与准教育科研实验结合起来,将教育科研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与自然科学的实验的特点结合起来,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依托的是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三)经验总结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来源∣作者∣李金红(剑阁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编审∣教研内参

声明∣本文章内容为教研内参提供的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