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杜甫,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登高主题是什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登高主题是什么(主题登高二)

登高主题是什么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陶道恕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清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明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第一”。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清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集》)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像“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戴建业

《登高》前四句写登高之所见,后四句写登高之所思所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仰望,一句俯瞰。“风急”这两个字,在全诗的前四句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风急”,就没有后面的三句。

由于“风急”,所以把那些云彩都吹散了,就有了“天高”。

“猿啸哀”,三峡猴子叫的声音很凄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由于“风急”,把猴子那种哀怨的叫声吹得三峡上下到处都是。

说实话,我也没听到过猴子叫是什么声音,可能是比较悲哀的吧。

“风急天高猿啸哀”,这是抬头的所闻所见。下一句是俯瞰的所见所闻,“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清”就是秋天的水都枯了,水枯了以后,原来被江水淹了的河床就露出了白沙,风一吹沙看得清清楚楚的。

“回”是盘旋,“飞回”就是打转转。“鸟飞回”也与“风急”有关。为什么鸟儿盘旋?因为风急。而且那个鸟不是在天空展翅翱翔的鸟,而是在贴着江水飞的鸟。

我是看了杜甫这首诗以后,才注意观察大自然中这一景象的。我发现,风很急的时候,鸟就搞不明白状况,因为风没有形状,它看不到,就迎着风飞,飞得很累,实在受不了就飞转回来,转回来它也搞不明白为什么飞得这么累,于是它就又朝前面飞,飞得又很累,就又转回来。

当然鸟儿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估计鸟儿在想,“过去我飞都很轻松,今天怎么这么累呢?我就不信这个邪”。它就老在那儿转啊,盘旋啊。

这都是写登楼之所见,一句仰望,一句俯瞰。

马上就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第三句紧承第一句仰望,第四句紧承第二句俯瞰。

“落木”就是落叶,“萧萧”是风吹叶子,掉下来的那个声音,这也与“风急”两个字有关,风急吹得满山的黄叶乱飞。同样地,“不尽长江滚滚来”也与“风急”有关,因为江水本来很急,再在那种大疾风中,江水就显得更加波涛汹涌。

这两句的对偶,好得不得了。我们说“极尽锤炼而归于自然”,这就是典型。

杜甫这首诗,一读就能脱口而出,但这个脱口而出跟李白的诗还不一样。杜甫是读书破万卷,是一种人工的极致。他把中华民族汉语的语言,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本来第一联是可以不对偶的,但是他老人家对得工工整整。

“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鸟飞回”对“猿啸哀”。而且,他还当句自对,“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对得真是好。

前面四句的所闻所见,和后面四句的所思所感是怎么连起来的呢?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他用“万里”两个字,将前面的“无边”和“不尽”,从空间上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万里悲秋常作客”是从空间上说的,“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从时间上说的。

说杜甫的诗歌凝重,因为他尽可能在有限的字句中包容无数层意思。宋朝和清朝的人都说,这两句就包含了很多层意思。有的人说包含了十几层,有的人说包含了七八层,我们来一层一层地看。

先看看“万里”。一个人离家万里,本来就够可悲、够难熬的了,又遇上秋天,秋天又遇上可悲的心境,那就难上加难。悲秋又遇上作客——这个作客和我们今天说的做客完全不是一个意思,我们今天做客是到别人家去喝一顿,他那个作客是指依人作客,俯首求衣,作客就是靠着别人吃饭。

这一句里,他表达了四层意思:万里难,悲秋更难,作客更难的更难,更难的更难又加上常作客,就是更难的更难的更难。

“百年”是指人的一生。其实这里他引用了一个典故,庄子和列子都说过这样的话,尤其是列子说得比较清楚。

列子说,人生不过百年,这一百年里,比较顺心的也不过几年,那个顺心的几年中间,比较高兴的又不过几天,那个高兴的几天中间,能够开口而笑的,不过几时而已。

这里读了以后,觉得人就没有办法活下去。人生百年够难熬的了,又多病就难上加难,再孤独那就难上加难的难上加难。

这两句只有十四个字,但说了那么多层的意思。我在家里实验过,用十四个字有时候一层意思也说不完。而杜甫用十四个字,说了那么多层的意思,这叫含量。

杜甫的语言含量很高,用西方人的说法,叫语言的密度很高。

最后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句真的是一字一血。

艰难、苦恨。沉郁,再也没有比这更沉郁的了。这个时候的“繁霜鬓”,一点都不夸张,杜甫四十岁出头的时候就“白头搔更短”,这个时候他还有几根头发就不错了,肯定是一根黑的都没有。

“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个“潦倒”跟我们今天说的潦倒意思不一样。那时的“潦倒”是形容面容憔悴。我们今天的潦倒是说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很不顺,事业上很失败。“新停”就是刚刚停止。“浊酒杯”,我讲过,唐朝有清酒,还有浊酒,浊酒是比较差的酒。

为什么说这是沉郁?

他前面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十四个字,把一个人一辈子所有倒霉的事,差不多全部碰上了。

一个人最要命的就是两样——穷和病,他是又穷又病又倒霉,样样都碰上了,所以最后几个字总结了他一辈子,“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读完了这首诗以后,会觉得很气闷。一个人什么倒霉的事都碰上了,连解脱的办法都没有。

杜甫有首诗说,“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说一个人最好的宽心就是酒,最高兴最好的表达就是诗。

杜甫晚年很多病,别人的园子里面种的都是花,种的菊花、牡丹,他老人家的园子里面,种的是中草药,很凄凉。他晚年经常咳嗽,到底是有肺结核,还是有支气管炎,抑或是有肺气肿,我们不得而知。更要命的是,他耳朵也聋了,他在一首诗中间说,“左臂偏枯右耳聋”,大概问题很严重。

秋天的时候,很多慢性病容易复发,农村人管这叫老病。

杜甫面容憔悴,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他说一个人到了绝望的时候,连酒都不能喝。

沉郁、苦闷、愤懑,在这首诗歌中间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一直写得很凄绝。

在内容上,这首诗是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在历经了时代的沧桑,品尝了人生的苦难以后,对社会、对人生所发出来的沉重叹息。

然而,这首诗的感情虽然沉郁悲凉,但是气势磅礴雄壮。诗人的境界很开阔,这叫盛唐人的手笔。所以这首诗的意境壮阔雄浑。

其实,这首诗不能说悲凉,而应该说悲壮。诗人博大的胸怀,好像承受了整个民族的苦难和艰辛,诗歌显得深沉、悲壮而又凝重。

写悲凉的诗很多,写穷的诗也很多。比如孟郊,他写了很多穷的诗,像“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写得很穷,但是写得不大气,因为他就只是写自己的苦难。

杜甫的诗,哪怕写苦难也写得很大气。

这首诗在艺术上不管怎样恭维都不会过分,确实写得太好。

第一,他这八句全用对偶,好像又全未对偶;极尽锤炼,而又好像是脱口而出。他把汉语这种形式美发挥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第二,这首诗的语言密度很高,容量很大,他在尽可能少的句子中包容了无数层意思。

第三,这首诗在结构上针脚绵密,或者叫结构紧凑。“风急”两个字,带出了前四句,前四句写登高之所见,全部由“风急”而来,没有“风急”就没有“天高”,没有“无边落木”。

后四句写登高之所思所感,他用“万里”从空间上将前四句和后四句连在一起。再有,第五、六句转出了第七、八句,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才有了第七、八句的艰难、苦恨。

在结构上,这八句环环相扣,结构紧凑。

最后再总结一下杜诗在艺术上的特点:第一,语言上的形式美,他把汉语的形式美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第二,语言的容量很大,语言的密度很高;第三,他的章法针脚绵密;第四,他的诗歌感情沉郁苦涩,语言凝重精练。

熊逸

这一讲我要带你了解从青年杜甫写下的《望岳》到暮年杜甫写下的《登高》,诗的语言和诗人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今天的很多人依然逃不脱。

同时我也要跟你聊一聊:为什么我觉得这首诗,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

1. 不尽长江滚滚来

俗话说“文无第一”,文学作品很难分出胜负,到底孰优孰劣往往只能各花入各眼。有时候大家相信公论,多数人都说好的一定是好的。但高明的作品往往不会流俗,只能被少数人欣赏。

那么,少数权威的意见就一定可以作准吗?也不尽然,时代风尚和个人偏好都会影响他们的判断。你可以相信自己的判断吗?人总是会进步的,你在今天下的判断不一定还能得到明天的认可。

这样看来,要想选一首可以代表唐诗最高成就的诗,必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真的可以选出一首,那就是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当时他流落在夔州,就是今天的重庆奉节,肺病严重,生活困顿。大约在重阳节的那天,他孤身一人登高远眺,长江沿岸的萧瑟秋景让他触目伤怀。

诗的意思不难理解,先写登高所见的景象:秋风凛冽,江边的树林里传来猿猴的哀鸣,江心的沙洲上冷清清的,鸟儿正在还巢。无边的落叶萧萧飘坠,江水滚滚奔流。

在这样的萧瑟气氛里,诗人检讨自己的一生,一年年颠沛流离、辗转万里,徒然羡慕还巢的鸟儿。忽然间人就老了,时间像无尽的江水一样无情地流逝,自己也已经迎来了人生的秋天,拖着病体独自登高。一生的艰辛染白了鬓发,只有酒可以浇愁,但病太重、人太潦倒,连酒也喝不得了。

全诗可以分成两段,前四句是意象,后四句是感怀。在意象的四句当中,前两句是小视野,后两句是大视野。好像有一架摄影机架在直升机上,扫过眼前的江心沙洲,追随沙洲上的飞鸟忽然腾上高空,用上帝视角俯瞰人间。这是今天的电影导演们常用的镜头语言,原来古代的诗人们早就用过。

这种镜头语言会让近景里的事物一下子变得渺小,让刚刚吸引你注意的东西一下子变得微不足道,让那些或沉重、或鲜活的喜怒哀乐一下子被苍茫感冲淡。

落叶纷纷无边无际,充塞了整个空间。江水奔流无穷无尽,亘古以来就是这样,到千万年之后也还会是这样,充塞了全部的时间。

当你仔细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组著名的对仗,你会发现前一句给你无尽的空间,后一句给你无尽的时间。这样一来,前两句近景里的猿啼和鸟飞给你带来的感受就会悄悄发生改变。

“流水”是对时间的隐喻,这个梗还是孔子埋下来的。孔子和杜甫同样站在水边,孔子看到的是水的不可挽回地“流去”,杜甫看到的却是水的无法抵挡的“奔来”。

也就是说,杜甫虽然用到了孔子的梗,但感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你看到的是“流去”,你的心里是怅惘和无奈;当你看到的是“奔来”,你的心里是恐惧和悲哀。

从高处眺望长江,看着波涛翻滚,你既可以看成“流去”,也可以看成“奔来”。去和来其实在客观上都是一回事,但在主观上到底会形成怎样的视角,这就取决于你当时的心境了。境由心生,你看到的一切事物、一切风景都不可能是客观的,而只能是被你的心境渲染出来的。

杜甫看到的是“不尽长江滚滚来”,“奔来”的视角产生巨大的压迫感,足以使人屏住呼吸。仿佛渺小的自己赤身裸体、无依无靠,眼睁睁看着排空巨浪扑面而来,自己无处可逃。

2. 独自登高的愁苦凄凉

说完杜甫对时间的感慨,我们再看无边的落叶,那是自然界的秋景。暮年的诗人对这样的景象格外敏感,他看到的是岁月的无情。无尽空间里的萧萧落叶和无尽时间里的滚滚波涛,压迫着诗人那颗脆弱的心,让它生发出日常环境里不容易生发出来的感触,这才有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反思。

“万里”两句完全不合古汉语的语法,但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有各种倒装和省略,必须要和常规的语法不同,才能把人带到现实生活以外,在陌生感当中产生审美的心态。

“万里”对应的不是“悲秋”,而是“常作客”。杜甫一生辗转漂泊、居无定所,这时候到了夔州仍然是“作客”而已,看到水鸟还巢、人不如鸟,更加深了“作客”的忧伤。不作客的人尚且悲秋,更何况万里漂泊的客中人呢?更何况客中人不仅漂泊,而且年迈多病。

“百年”当然只是约数,同时也是客旅中对时间的错觉。正因为万里漂泊,尝遍各种艰辛,几十年才如同百年。

而重阳佳节,本该是和家人团聚,和亲朋一起登高喝菊花酒的日子,自己却只有“独登台”,孤苦无依,一个人感受宇宙之无穷、盈虚之有数。

重阳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大家一起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在传统的数理哲学里,九是最大的阳数,所以九月九日称为“重阳”。

当时孤身度过的重阳节,就像今天不能回家的春节。王维在诗里写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只有想到重阳的背景,才能理解杜甫“独登台”的凄凉。

杜甫对凄凉似乎已经习惯了,年轻时代有过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现在看来还没有实现半分,但人已经年老多病,再也没机会向着理想多走一步了。他只能“苦恨”,深深地遗憾,本该在节日里和亲友们传杯递盏喝下的酒,一个人竟然喝不下去。

3. 唐诗对称美的极致

诗当然写得很好,最有杜甫招牌式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但你当然可以找出成百上千首唐诗来挑战它。是的,凭什么说它比“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更好呢?凭什么说它比“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更好呢?貌似说不出理由。如果真的说不出理由,它又凭什么可以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呢?

理由还真说得出,这还要从诗歌的体例说起。

这首诗在体裁上叫作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七言”是指每句诗固定七个字,“律”的意思是“格律”,也就是格式、法律。

律诗的“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句诗的结构安排是固定的,二是每个字的声调安排是固定的。如果有任何一个细节违反了这些硬性规定,就叫“出律”,也就是在诗歌世界里违法乱纪了。

你可以把律诗当成诗歌里的八股文,其实律诗不但比八股文出现得早,还比八股文对形式的要求更严格。人们常说八股文束缚思想,但唐诗的独创性恰恰就表现在八股文一样的律诗里边。

律诗是唐朝的新兴文体,因为是新兴的,所以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相应地,把传统的、比较自由的诗歌写法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既不讲究章法,也不大在乎音调,只要大体上每一句的字数相同,每两句都押韵,就可以了。所以自由散漫的诗人爱写古体诗,比如李白;精雕细琢的诗人爱写近体诗,比如杜甫。

人们常说李白和杜甫是唐诗世界里并肩矗立的两座高峰,这话从艺术高度来说当然没错。但如果从唐诗的独创性来说,是杜甫而不是李白把近体诗的艺术潜力拓展到了极限,所以杜甫才最能代表唐诗的成就。

近体诗和古体诗最大的不同就是追求对称美,简单讲,就是把诗当成对联来写。

唐诗在诗歌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对称美探索到了极限,而在这一种探索的道路上,用力最勤、成就最高的诗人就是杜甫。

在杜甫的所有诗篇里,这首《登高》不但句句形成对仗,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和“不尽长江滚滚来”;甚至每一句之内,不同的词语和意象也会形成对仗,比如“风急天高猿啸哀”这一句里,“风急”对“天高”,和这一句相对的“渚清沙白鸟飞回”里,“渚清”和“沙白”对仗,一组小对仗组成的单元和另一组小对仗的单元形成更大的一组对仗。

这是只有古汉语才能达到的形式美,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望尘莫及。所以说,让这首《登高》来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它是当之无愧的。

杜甫的《登高》不但是登高主题里的千古绝唱,也因为把对称美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成为最有资格代表唐诗最高成就的诗篇。

近体诗是唐朝的新兴诗体,特别讲究对称美和音色美。

杜甫是近体诗领域里用力最勤、成就最高的诗人。

这首《登高》也代表着最典型的登高情调,那是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百感茫茫不知从何说起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