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不再迷信香港大导的?或许是从吴宇森的《赤壁》吧。《赤壁》将香港大导乃至国际大导对内地的傲慢、不屑和无知展示地淋漓尽致。近日看见对《赤壁》的一特损但又特形象的评价:“《赤壁》的观众可怜啊!看了上部的吃了一坨屎,结果还有下部,吃吧,心里难受,不吃吧,之前那坨也白吃了。”

香港古代百年历史(赤壁淋漓尽致地展示傲慢)(1)

《赤壁》的拍摄和上映有三大背景。背景一,香港电影人北上,1997年以后,由于自作孽的缘故,香港影视市场从盛极一时转为萧条和没落,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又给出了致命一击,港片的拍片量降至低谷,为维持生计,部分香港影视行业人员尝试北上,以电影《英雄》为代表,很多香港的台前幕后人员参与了其中。

香港古代百年历史(赤壁淋漓尽致地展示傲慢)(2)

但香港电影人大规模集体北上的序幕是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署,内港合拍电影享受一系列优惠待遇。这一阶段中香港电影人对内地同行是非常傲慢的,他们自持他们的工作模式更先进、更有效率,瞧不起内地同行,在合拍片占据了绝对控制权,即使是内地出资人,也少有话语权。其时,同一部电影中香港同行的酬劳是同岗位内地同行的数倍,不分台前幕后,这是常态,而且待遇也作明显区分,例如大到宾馆房间、保姆车,小到盒饭、咖啡、矿泉水,香港同行的标准一定要比内地同行高,网上有很多相关爆料。

香港古代百年历史(赤壁淋漓尽致地展示傲慢)(3)

他们还很排外,传、帮、带地将香港影视圈的亲朋好友拉到大陆来,拉帮结派,排挤内地同行,垄断合拍片中台前幕后的关键岗位,其时内地当红的明星们在他们片子中,大多演花瓶或丑角,有表演空间的角色留给自己人。那个阶段明里暗里欺负、排挤内地同行的新闻可不少,其中最恶劣的就是小白龙王伯昭被张卫健、谢霆锋殴打的事件,该事件具体就不多说了,反正王伯昭被打进医院还要被王晶说成是不敬业。

香港古代百年历史(赤壁淋漓尽致地展示傲慢)(4)

编剧芦苇

《赤壁》的失败与导演的傲慢是分不开的,虽然《赤壁》的目标市场在内地,但内地观众的观影品味是不在导演的考虑中的,吴大导要以自己的电影语言来教育内地观众如何欣赏先进电影。

香港古代百年历史(赤壁淋漓尽致地展示傲慢)(5)

《赤壁》的原编剧是内地业界大牛芦苇,他肯定是能号的准内地观众的脉搏的,无奈芦苇虽然是业界大牛,但也只是内地的业界大牛,吴大导对此是不屑的,好莱坞的大牛编剧都给我干过,一个电影落后地区的大牛编剧又算的了什么。芦苇的剧本不被吴大导接受,最后据说吴宇森上阵自己搞了一版,里面的很多台词还是他老婆写的,搞出不少如“萌萌,站起来”、“天下兴亡,匹女有责”等名台词。从这些名台词中也可看出吴大导对内地观众文化水平的错估和无知,他可能对内地的印象还停留在识字率只有5%-20%的解放前,不然他怎么会以为2008年的内地观众听到这些台词不感到别扭和反胃的,以为大家的学历上限就是小学毕业证,只听得懂粗浅直白的大白话台词。

香港古代百年历史(赤壁淋漓尽致地展示傲慢)(6)

背景二,中影的大片政策。困于中国电影的低票房收入,1998年全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才14亿元,还包括该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的票房3.6亿元,中影新上任的领导奋起寻求变革和转型,扭转困境,大力改革,提出“大片政策”,即要拍商业大片提振票房,要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大宣传、大排片、大票房。以张艺谋的《英雄》2.5亿元票房为首发,继之以《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集结号》、《建国大业》、《让子弹飞》等自拍片以及《投名状》、《十月围城》、《功夫》、《画皮》、《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和《龙门飞甲》等合拍片,终于失去中国电影的年票房收入在2011年突破百亿元大关,最高值出现在2019年,该年总票房641亿元,去年2022年中国电影总票房300亿元。

不要以为老谋子《英雄》的2.5亿元票房寒碜,那也是当年的票房冠军,是第一个尝试吃商业大片这只螃蟹的先行者。

香港古代百年历史(赤壁淋漓尽致地展示傲慢)(7)

在这种政策的导向下,首先就是大制作。投资少了不叫大制作,刚开始怎么也得还个几千万的投资,到后来投资不上亿的电影还能叫大片?大导演。内地导演能导这种大制作的商业大片,陈凯歌、冯小刚是底线,不能再比他俩还没名气的人上了;港台导演,那最少也得得过金像奖,拿过奥斯卡,打进过好莱坞的最好。大明星。不能再比周杰伦档次还低了,周杰伦都得搭着周润发上。大宣传。连新闻联播都帮你宣传才叫大宣传。大排片,怎么的每家影院排片率不能低于80%。大票房,这么多手段上去,就算你呈现出来的是坨屎,票房也不能低于3个亿!

香港古代百年历史(赤壁淋漓尽致地展示傲慢)(8)

可惜的是,那些年拍了那么多商业大片,但除了廖廖几部以外,大多数大片,虽然也取得了大票房,但仍然不能掩盖它们是屎的事实。用文化语言来说,就是不少中国大片仍缺少先进的文化价值理念和较高的价值品质。中国电影在视听奇观打造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总体上看,还缺少可与之相匹配的情感、意义、思想、气质等价值理念及品质。这具体表现在,缺少富于文化深度、美学蕴藉、普遍性及吸引力的价值理念。

拉回正题,在大片政策的导向下,吴宇森这位从香港走出的,曾经打进过好莱坞并取得过票房成功、有代表作的大导演进入了中影的视野。

香港古代百年历史(赤壁淋漓尽致地展示傲慢)(9)

背景三,吴宇森在好莱坞的失败。吴宇森在1993年赴美拍摄由尚格云顿主演《终极标靶》,开始闯荡好莱坞。1997年的《变脸》是他的光辉时刻,又有票房又获奖项,2000年的《谍中谍2》是全球票房冠军。但2002年的《风语者》是其滑铁卢之作,尽管有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主演,但过亿投资收获7700万票房,亏了个底掉,从此跌落神坛。2003年的《致命报酬》(也有的说是《记忆裂痕》),6000万美元制作成本,美国本土5300万票房,全球票房1.17亿美元(也有数据是9600万美元),票房分成仍不足以覆盖成本,依然是亏损。自此,吴在好莱坞未再执导过商业片,2006年回归华语影坛,2008年北上执导《赤壁》,该片起初的预算为6000万美元,开拍后又追加到7500万美元。

香港古代百年历史(赤壁淋漓尽致地展示傲慢)(10)

总结:2008年7月上映的《赤壁(上)》3.12亿票房,2009年1月上映的《赤壁(下)》2.51亿票房,可见不少人还是忍住了不吃屎的[偷笑]。讽刺的是这部在内地评价很差的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获金狮奖,及在日本票房大火,可能的原因是老外不能体会汉语的语境,翻译出来的文字自然会符合他们的习惯,所以老外看这部电影是不感到别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