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1)

对于《水浒传》,看过全书的人未必很多,看过影视剧的倒是大把。关于宋江,影视剧的形象并不讨观众的喜,在徽宗面前卑躬屈膝的模样,倒是让人生恨。但奇怪的是,不论剧里书里,梁山好汉们一口一个哥哥,甜甜地叫着,怎么都与“卑躬屈膝”联系不起来。

作为梁山的一把手,宋江的个人魅力到底在哪里?我们重点捋一捋。

大哥情怀

梁山首先是一个江湖社会,所谓江湖,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在《庄子·内篇》中有提到“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但此处的江湖,与后来的民间江湖内涵完人不同。民间江湖指的是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社会群体。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2)

历史上的江湖成员通常为下层社会的游民,这个非主流的群体几乎涵盖了除士农工商以外的所有人,有说书卖艺的,算命的,隐退的官员,落魄文人,侠客,乞丐,甚至骗子和盗贼等各色人物。

他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拉帮结派,组成帮会。加入帮会的成员,有不少人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帮派的存在继承了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亦被后世归为江湖文化,比如“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等口号,最典型的就是大哥情怀。

梁山,不论从人员配备还是架构,完全符合湖江社会的特点。宋江作为这个江湖社会的带头大哥,凭什么坐稳了头把交椅?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3)

首先,宋江身上有着浓厚的江湖性。他的江湖外号是及时雨,何以得此名?作者在书中介绍得很充分,说他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的好汉,但凡来投奔他的,不论高低,终日相陪,有吃有喝,走时还给带上盘缠。但凡有人向他借钱,绝不拒绝,并且每每还济人贫苦,扶人之困。他这样的行为不是一日两日,而是长年累月,一来二去,在山东、河北一带便以此闻名,人送外号及时雨。

其次,宋江有一项特殊技能,善于用情和用心去待人。在柴进府中,遇到身患疟疾的武松,不仅与其一处安歇,而且当武松要离开时,他还要相送,并附上盘缠。看似简单的言行,但对于武松来说已是雪中送炭。武松主动认了他大哥。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4)

在江州,初识李逵,就掏出十两银子借与李逵,并且当李逵输光了银子之后,不但不责怪他,反而慷慨地说,但要银子使,只管向他讨,关键还帮李逵还赌债。这些举动足以让一个出身卑微,头脑简单的草莽英雄生死相随。

更为可贵的是,他的仗义可以做到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了晁盖等一帮兄弟,他冒着生命危险飞马报信,放走了朝廷要缉拿的要犯。

第三,当宋江成为梁山一把手后,他身上的儒生风范始终相随。弟弟诈言父亲去世,他不顾风险要回家奔丧。对于被梁山俘获上山的宋军将领,他也是以礼相待,比如见呼延灼、索超、关胜、张清等人。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5)

因此,我们看到,宋江不论在未成梁山霸总前还是后,他身上的大哥情怀,不仅身体力行且远近闻名。这种大哥情怀让他在梁山受益颇多。

江湖社会不以制度取胜,领导地位的合法性全凭个人品格魅力把持。在梁山好汉的眼中,大哥宋江仗义疏财利他礼让,不贪恋美色,拥有超凡的品质,完全可称得上是圣人。可以说,宋江的领导地位是他长期累积的结果。

如果说宋江是圣人,那么其他梁山兄弟则是他的信徒,他们都发自肺腑地敬重这位大哥。这样的个人崇拜带来的弊端就是,个人权力的无限放大,而信徒们在圣人面前往往缺乏思考能力,盲目地跟从,最终引发危机,梁山事业葬送的原因之一与个人权力的无限大不无关系。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6)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宋江除了超凡的个人魅力,他的个人办事能力也很强。他指挥的战役也充分展现出了他的组织能力和军事能力。比如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攻打高唐州,大破连环马,兵打北京城,智取大名府、三败高俅等战斗,都显示出他的过人才智,对他的领袖地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梁山如果没有宋江,不见得能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对朝廷构成一定的威胁。但几乎所有的革命领袖都有两面性,即虎性和猴性。当他的虎性发力的时候,所在的群体可能是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相反,当他的猴性发作的时候,所在群体很可能面临的是灭顶之灾。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7)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把《水浒传》拦腰砍断,分成两部分,招安前的步步为营和招安路上的损兵折将。按前辈金圣叹所言,一部书至七十回大可结束,那么此时宋江虎性的一面亦达到巅峰,不论是梁山兄弟还是宋江的大哥形象都达到了完美的状态。此时宋江就是一个坚定的革命领袖,他所走的路就是一条官逼民反的英雄主义路线,值得敬佩与同情。

但是在宋江身上,作者摄入了天道思想。所谓天和道是中国古代世界的原始法则,是高于现实规范的自然法则,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古人的眼中,天道是凌驾于国法之上的存在,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一个封建统治者的成败,都习惯于向天问道,向苍天要公平,而不反思所谓的得与失,实质上都是传统中国人治引发的危机。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8)

对于梁山大旗的“替天行道”,在一群文化水平极其有限的下层好汉当中,最终解释权全在大哥宋江一人身上。在聚义梁山前,宋江心中的天道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和江湖情结,而聚义后的天道则成了忠君报国。对于宋江而言,这实际上是很矛盾的。

作为一个领导者,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只要他想做的事,便能做成。如果在他的虎性期还好,追随者跟着车头走,多半也是获利的。而如果遇上他的猴性发作,对于宋江而言,一旦忠君报国思想在他的心中占主导地位,梁山势必要面临再一次的变革。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9)

单纯从宋江对个人命运的把控上说,宋江的招安是成功的,而且推进得有理有据。左有总理大臣吴用,成为宋江招安路线最有力的解释者。右有公孙胜,凭借道教的职业优势牢牢占据着宣传部长的位置。

更重要的一点是,从梁山好汉的排座次看,你会发现大多出身于官场的好汉都靠前,就连革命性最强的花和尚和武松也都在官府衙门呆过。而排在后位的才是真正处于民间底层的草莽好汉,你说,梁山的权力到底掌握在谁手中?

换句话说,除去宋江大哥的个人人格魅力之外,梁山集团招安能成攻实质上是宋朝政府叛逃分子的一次集体回归。所以,尽管招安路上的阻力重重,但最终能成攻,这是宋江和梁山领导层的共同选择。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1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古希腊有句哲学名言,“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从西方人性的角度上说,意在说明人性的缺陷,如果用中国的古典哲学解释就是人性的善恶论。孟德斯鸠认为掌权者有滥用权力的天性,手握权力的人,只有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会休止。

人性不可靠忽白忽黑,权力一旦掌握在人手中,自然也会呈现出两种状态,要么成为善者的助推器,要么成为恶者的保护色。

宋江的梁山之路是先君子后小人,说得好听一点就是,由革命派转向投降派。个人魅力型的江湖社会是最不稳定的,权力的无限大导致领导者的决策权不受制约,因为梁山本身没有配套的行为制约制度体系。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11)

比如,在三国里,诸葛亮挥泪也要斩马谡,而在水浒中,李逵误砍杏黄旗,还扬言要杀宋江,元宵夜闹东京琮搅了面圣的局,搅招安的觉,他也是毫发未损。宋江之所以杀不了李逵,因为李逵是他最亲近的兄弟。但是,在“陈桥驿滴泪斩小卒”中,宋江却突然地依法办事了。宋江的两副面孔都是由于个人权力过大所致。

权力在宋江身上,前期是天使,后期是魔鬼。招安是梁山大事,当武松、李逵、鲁智深等英雄表现出不满时,宋江身上的大哥情怀率先出马,安抚了诸位兄弟。领导的话你可以不听,但大哥的话你得听吧,大哥情怀消解了梁山内部主要成员的不同意见,同时,他的个人权力亦得到了全面释放。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12)

金圣叹独恶宋江之处亦在于“权诈”二字,凡是宋江出现的章节,他都标注上“权诈”、“权术”之类的评语。宋江的言行常常表现出矛盾的地方。

比如,在36回开行枷这件事所表现出的前后不一的态度。第80回,写晁盖只是直,而宋江只是曲,此晁宋之别。金圣叹认为,作者写晁盖李逵的粗直正是反衬宋江虚伪的地方。另外,宋江身上的忠义思想也很矛盾,比如他私放晁盖,便称不得忠义。

权诈使宋江呈现出内小人外君子的特点,即使他坐上了梁山的头把交椅,个人权力和欲望仍旧会扩张,不达界限停不下来。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13)

招安后,他请兵征辽,以众兄弟的性命换取稳定的立足之地,但事实证明,这条路未必行得通,虽功成而归,但奸臣从中作梗,梁山好汉备受打压,最终都归于尘土,耗尽了自己的力量。

因此,从招安对梁山集团的发展来看,这是一次失败的决策,事实证明,走投降主义的路线是行不通的。

综上所述,宋江的人性挺复杂的,同时个人魅力也是十足的。一味好善乐施的背后也有着被掩盖的虚伪的一面,或许自古英雄皆如此,哪家帝王不残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