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福如

微信版第723期

三十三大型电视连续剧《同门兄弟》,由大业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目前已在多个省份开播,获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安徽电视台也将于近期播出。可是你知道,此剧源于绩溪,摄于绩溪,与绩溪有着极深的渊源吗?

电视剧大致剧情分析(剧透剧透三十三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同门兄弟拍摄始末)(1)

下面就来为大家剧透一番。相信您看过本文,将来再去看电视剧,必然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那是在2008年,安徽省聚星影视文化公司艺术总监金久余先生,在阅读了中国第一部《徽菜》专著之后,被徽商们坎坷的创业经历和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深深打动,于是有了创作一部以徽菜为主题的大型电视剧的想法。他随即请了安徽省著名作家潘小平编写剧本。潘小平女士也以《徽菜》一书作为主要素材来源,不久就完成了剧本的编写。

电视剧大致剧情分析(剧透剧透三十三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同门兄弟拍摄始末)(2)

左起:邵之惠、潘小平

随后公司组织了以著名演员任程伟、杨烁、白冰、吴婷领衔主演的强大演员阵容,并聘请著名导演张惠中执导拍片。考虑到剧本作者潘小平和其他主创人员对古徽州的风土人情、徽商的创业史和日常习惯、徽菜馆的经营理念等等缺乏足够的了解,金久余、潘小平、张惠中(后两次来的)和主要演员三次进驻徽菜发源地绩溪,聘请《徽菜》的首席作者邵之惠和绩溪知名乡土文化人士黄来生、章灶来、王众平等人,作为徽州民俗顾问,为主创人员授课,讲解徽州文化中的徽商史、徽菜史,并参与故事本、剧本、工作台本的修改,最终拍成了以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宏伟的历史变革为叙事空间,时间跨度长达38年的33集的大型电视连续剧。

电视剧大致剧情分析(剧透剧透三十三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同门兄弟拍摄始末)(3)

该剧透过一群徽厨跌宕起伏的坎坷人生,展现了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徽骆驼”精神,弘扬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整部片子气势恢宏壮阔、人物生动传奇、文化内涵深厚,完全可与曾经热播的《乔家大院》《闯关东》《走西口》等大片相媲美。

《徽骆驼》剧情中的许多情节都是根据绩溪著名徽菜专家邵之惠所著《徽菜》文章中的若干史实,经艺术加工虚构而成。一号主角任程伟饰演的主人公邵文清,是以邵父邵仁卿为原型。

电视剧大致剧情分析(剧透剧透三十三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同门兄弟拍摄始末)(4)

邵仁卿像

邵父于民国初在上海学习厨艺,后与乡人开设酒楼,并在18家饭店有股资,是当年上海滩上的名厨。剧中主人公早年艰辛的拜师学艺经历、出门途中遇险、酒楼被日军占领等情节,均为邵父当年的亲身经历。剧中提到的“鸿福无边”“金风卧雪”“雪映红梅”“菊花锅”等菜名,都是邵父当年的拿手菜。“三日不翻菜(指创新菜品),生意减一半”,也是邵父的一贯经营理念。主人公常说“我们绩溪”“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几个盘缠粿出门,几爿面馆店来家”“学生意要勤谨,要比人家起得早,要比人家睡得迟”等,也是邵之惠写在《徽菜》文章中的当年徽商们挂在嘴边的的口头禅;主人公对于经典徽菜“三石”的解释,鲍一刀向邵文清讲述绩溪人在武汉开办徽馆的情况等,也是出于《徽菜》一书中的内容;绩溪人旅外创办的 “大富贵”“鸿运楼”“同庆楼”等品牌店号,绩溪路文彬、胡桂森等名厨,绩溪臭鳜鱼、毛豆腐、干锅炖、一品锅等名肴,在剧中都有反映。

电视剧大致剧情分析(剧透剧透三十三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同门兄弟拍摄始末)(5)

片子开头的一个情节,是根据绩溪湖村旅武汉商人章祥华支持武昌起义的史实构思的;邵文清回乡办徽厨学堂的情节,是根据绩溪霞水村民国年间曾办过烹饪知识班这个史实加工的。剧中的“叶先生”身上,有绩溪籍文化大学者胡适的影子,但又不完全是胡适的原型。胡适当年常出入徽菜馆、关怀同乡等史实,在叶先生戏中得到体现。但剧中的叶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初参加首届全国政协会议,这一点与胡适的经历不同。

另有一些情节,也是以徽商为素材放大了细节。剧中还有的细节有悖于实际,比如一品锅中放粉条,是不符合事实的。开国大典时用了徽菜“全家福”,但剧中却说是“一品锅”,这也与事实不符。还有叶梦兰在与邵文清说绩溪岭北民宴是九碗六,岭南是十碗八,也与事实不符。应该是岭北时兴一品锅,岭南时兴九碗六、十碗八。这些错误虽然几位参与修改剧本的徽学专家们已指出,编导们并未采纳他们的意见。也许是出于对剧情的通盘考虑吧。至于片中的爱情戏,则是编导们为增加情节的可视性而虚构的。

电视剧大致剧情分析(剧透剧透三十三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同门兄弟拍摄始末)(6)

该剧还以绩溪紫园及其他徽州著名景点为主要场景,融入了徽州府衙、徽州牌坊、徽州祠堂等徽派建筑、徽州风土人情等徽文化元素和秀美的徽州自然风光,极具徽风皖韵的特色。

最后要说一下的是,此剧原名《徽骆驼》,可能是由于“徽骆驼”三字已被他人注册,也可能编导们考虑到要面向更广大的外省市场的原因吧,传媒公司最终将片名改成了《同门兄弟》。作为绩溪人,作为徽州人,或许心里还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吧。

(作者系绩溪县血防站退休干部,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