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河北涿州,位于京西南六十公里处。以前古人出京去南方,伴着马驾栾铃过了卢沟桥,出京第一个驿站就是涿州。大家学历史,对燕云十六州这个词应该也不会陌生,《宋史·地理志序》:“至是,天下既一,疆理几復汉唐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燕云十六州而已。”涿州就是燕云十六州其一。1741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涿州,对当时涿州的繁华市井留下了深刻印象,遂于涿州城北门题词,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涿州自此也就留下了天下第一州的美誉!涿州是太行山山洪冲积扇,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余脉的交界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古有“幽燕沃壤",“督亢膏腴"之称。

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我的家乡-河北涿州)(1)

说到督亢,在这里不得不多说几句。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荆轲进献秦王的这张地图即为“督亢”图。督亢就指现在涿州这一附近区域。作为荆轲进献秦王的礼物,可见督亢图的重要和这片区域是何等的水土肥美,才能引起秦王的如此垂涎。我们那里有一个华阳公园,古称华阳台。荆轲就是从华阳台出发,开启了西去刺秦之路。从而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的绝句。燕赵之地千百年来尽多慷慨悲歌之士!每遇不平之事,也是愤慨激跃,有些东西可能已经融入血脉之中了。

说了点题外话,咱们继续说涿州。要了解一个地方,就离不开了解这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涿州的自然风光,只能算是当地人在生产,生活总结出来的一些优美风景,相对于北京故宫,颐和园的帝王风范,皇家气象,还有祖国名山大川的壮美雄浑。涿州的知名景色,只能称为小家碧玉,但也别具一格。涿州有自己的八景,分别是楼桑春社,督亢秋成,盘坡积雪,胡良晓月,拒马长虹,双塔晴烟,通会灯市,邵村花田。

古人有诗歌咏说:

通会灯市似火龙,双塔晴烟报主凶。

拒马长虹行逆水,胡良晓月除夕明。

邵村花田景优美,督亢秋成退肖兵

楼桑春社松齐顶,盘坡积雪不易融。

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我的家乡-河北涿州)(2)

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我的家乡-河北涿州)(3)

楼桑春社:为汉昭烈帝刘备故里。汉昭烈帝庙又称三义宫始建于隋朝距今已1400年,是为纪念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而建。千百年来,拜谒者络绎不绝,成为人们寻千古一拜,觅忠义之魂的最佳去处。庙宇外观恢宏,庙貌巍然。庙内主要神像,均为木制,肃穆威严。院中古柏参天,碑碣林立。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争相来此。宋代紫阳先生朱熹诗云,楼桑大树翠缤纷,凤鸟鸣时曾一闻。合使本枝垂百世,讵之功业只三分。清代王锐新《咏楼桑》叹曰:“千秋正统垂青史,两字公平定紫阳,多少称王称帝者,问谁庙貌似楼桑”。每年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刘备生日,在这里就会举行盛大庙会,方圆数十里的乡邻,扶老携幼,纷纷到此赶庙,各家商号,争相开业,小商小贩,江湖艺人蜂拥而至。 诗咏:父老相携载酒游,果然春社胜于秋,汉家宫殿皆禾黍,赢得荒村尚姓刘。

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我的家乡-河北涿州)(4)

通会灯市: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的场面。涿州的元宵灯会,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涿州古城原城中有夹城,门名"通会",夹城上有重楼三间,曰"通会楼"。楼上左鼓右钟俗称鼓楼,楼高四丈。二十里外即遥遥在目。每年正月十五是闹花灯之日,从通会楼至涿州南门置72架木制灯牌楼,十字路口置灯棚7座。通会楼已毁于战火。我小时候每逢正月十五都随父母看灯会,遥想儿时那人山人海,绚丽多彩的元宵灯展热闹场面,还是历历在目。诗咏:"春风初到月初圆,不夜城中沸管弦,万盏灯光双塔影,一时辉映鼓楼前"。

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我的家乡-河北涿州)(5)

双塔晴烟:指矗立在涿州古城内东北的云居寺塔和智度寺塔。双塔建于辽代。所谓"双塔晴烟",是说: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远看双塔正象几缕青烟在蔚蓝的天幕上袅袅升起。古人诗咏:"丰碑犹自纪金辽,双塔凌增逼九霄,佛火不明铃语寂,晴烟几缕逐风飘"。当年晋奉军阀混战,傅作义困守涿州三月有余,张学良久攻不下,当奉军侦查到傅作义在南塔指挥作战时,立即用大炮轰击南塔。一发炮弹击毁南塔塔顶东南角,一发炮弹击中南塔后未响,还有一发在大炮膛内爆炸。奉军以为双塔有佛祖护佑,便停止了炮击。双塔得以保存至今。未响炮弹在前些年双塔修葺时,已取出。

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我的家乡-河北涿州)(6)

拒马长虹:城北拒马河上的永济桥,拱跨度大,形状优美,飞跨拒马河两岸。桥的倒影映在河水中,宛如一道彩虹。因此,被称为"拒马长虹"。

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我的家乡-河北涿州)(7)

胡良晓月:城北十里胡良河横跨一座石桥,南来北往的行人登上这座石桥,都免不了停步,欣赏这里的景色。尤其是将近黎明时,当雄鸡报晓,天色微明,在晨光熹微中,静静的河水流着,水中映出一片残月,波光桥影,景情交融,引人入胜。诗咏:"破晓事行役,去去之胡良。残月淡如水,天寒知欲霜。钟声逗曙色,宿火明渔庄。晨鸡时一鸣,隐隐腾朝阳。"

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我的家乡-河北涿州)(8)

邵村花田:城西北稻田区的百尺竿乡大、小邵村一带,地处胡良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小桥流水,沟渠纵横,誉为"小江南"。也是易学大家邵康节的故里.诗咏:山光泼翠水托蓝,获稻分秧事事谙,十顷荷花万株柳,卜居须住小江南"的诗意中。

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我的家乡-河北涿州)(9)

督亢秋成:督亢一带原野庄稼丰收的景象。诗咏:荆卿图督亢,献地秦人喜。风萧自古传,黄云复万里。丰年禾黍多,百室歌盈止。壮士何处寻,西风吹易水。"

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我的家乡-河北涿州)(10)

盘坡积雪:盘坡又称三坡,即今著名的野三坡,现在已隶属涞水县,距涿州城二百里。诗咏:"连云一白接天涯,积雪犹堆六出花,十丈红尘飞不到,玉山深处有人家"。由于古今行政地域划分差异,此景只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涿州八景。

涿州历史上名人辈出,比较著名的有刘备刘皇叔,卖草鞋起家,建立蜀国。三国猛将张飞,涿州张飞店村人。赵匡胤祖籍也是涿郡范阳人。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是涿州东道元村人,涿州大邵村人,山村咏怀作者大易学家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写下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诗人贾岛,近现代作家史铁生都是范阳涿州人氏。说到涿州历史名人,不得不提范阳卢氏,这一望族名人辈出,包括卢植,初唐四杰卢照邻。还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六祖慧能禅师,俗姓卢氏,也是范阳祖籍,涿州本地建有六祖禅寺。韩国前总统卢泰愚2000年通过全球卢氏宗祠联谊会也派他侄子到涿州卢场村认祖归宗了。这也说明了韩国人的祖先大部分是中国过去的。

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我的家乡-河北涿州)(11)

涿州美食有油酥烧饼,大庄豆腐丝,沙板鸡,饹馇。北京菜市场里很多豆制品的货源地都是来自涿州。涿州自古人杰地灵,交通便利!适逢新的时代,涿州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迅速!在此欢迎社会各界,海内外朋友来涿州旅游,投资!涿州人热情好客,欢迎您的到来!

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我的家乡-河北涿州)(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