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历史,只说故事,大家好!我是讲故事的吕秀才。

唐朝秦王李治(影子皇帝李治)(1)


今天我们讲述影子皇帝——李治。为什么说唐高宗李治是个影子皇帝呢?想必大家也都清楚,因为他娶了个好老婆,纵观古今绝无仅有的牛人——武则天。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唐高宗就是武则天的背景帝,他懦弱、胆小、优柔寡断,但历史上的他真的是这样么?

公元628年的初夏时节,已经登基称帝两年的唐太宗李世民又多了一个儿子,这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了,按理说皇帝应该也都见怪不怪了,但是这一次生孩子的人可不一样,她不是后宫的一般嫔妃,而是皇后长孙氏。

李世民回忆上一次皇后生孩子,还是八年前的事了。当然在九年前皇后也生过一个儿子,本以为以皇后一年一胎的速度,他们得生出个足球队来,谁成想,生完李承乾和李泰,皇后就中场休息了,如今八年过去了,皇后又生了儿子,这可是天大的喜事,这等于李世民又多了一个嫡子,这是皇家繁荣的象征。

和两位哥哥不同,李泰出生时李世民已经是皇帝了,作为皇帝最小的嫡子,李治自然也就得到了父皇和母后的更多宠爱。但这仅仅只局限于父母对小孩子的爱,关于未来执掌江山社稷的事,此时李治是没有半点希望的。两年前,大哥李承乾就已经被立为太子了,唐太宗李世民也吸取了自己这一代人为了争夺皇位而引发的血淋淋的教训,他非常注重儿子间的友爱与和睦,他也不打算像李渊一样给除太子之外的皇子以任何幻想的机会。

大哥是太子,四哥是魏王,李治也不错,三岁就被父皇封了晋王。但是在李治幼小的心灵中,这高尚的爵位仅仅只是一个称呼而已,他最喜欢的和很多孩子一样,在两个哥哥的陪伴下一起玩耍,两个哥哥一个大他九岁、一个大他八岁,加上父母的格外关照,这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时光,确实是太美好了!那时的李治应该也天真的认为,这一切永远都不会改变,哪怕自己长大了,这幸福也不会消失。然而这一切在他九岁的时候彻底结束了,因为这一年他的母亲长孙皇后去世了。

长孙皇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后,然而红颜薄命,三十六岁就香消玉殒了。伴随着长孙皇后的去世,整个皇宫都沉浸在悲伤之中,九岁的李治最为伤心,这种伤心是十八岁的李承乾和十七岁的李泰无法表达的,当然这也是三十九岁的李世民无法感受的。处理完长孙皇后的后世不久,李治猛然发现,父皇竟然任命自己为右武侯大将军,虽然自己并不能真正处理什么军务,但这已经证明在父皇的眼中,李治不应该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了。

九岁的李治不是孩子了,那十八岁的太子和十七岁的魏王自然更不是孩子了,至此大唐的皇宫之中再也没有了一家人欢聚的场景,两位哥哥也永远不会拉着自己的手奔跑在如画的季节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治看到的是忙于国事的父皇,学习治国的大哥和参与朝政的四哥,而自己则是一个闲人,他的生活被一种可怕的感觉笼罩着,这感觉叫做孤单。

孤单的李治常常好久也见不到这三位亲人,而这三位亲人则不仅仅只有他这一位亲人,父皇有众多嫔妃和子女,大哥和四个也都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自己呢?他只有他自己。

偌大的皇宫熙熙攘攘,但可怜的李治真的就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和很多孤独的孩子一样,李治常常会一个人跑到御花园中找一颗大树,把这棵大树当成一位知心的朋友,这个习惯他在母亲去世之后养成的,没人知道他已经坚持了一年多,直到有一天李治在与大树朋友动情倾诉之后,从来不会出声的大树给了他第一次的回复:“有什么心里话就来找我说吧!”李治被吓了一跳,十岁的李治虽然还小,但他也知道大树是不会对自己说话的。

就在李治惊讶的张大嘴巴的时候,从大树的后面走过来一位身材婀娜的漂亮姐姐,漂亮姐姐面带微笑,眼神是那么的迷人,这眼神中充满着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这眼神曾经是那么的熟悉,没错这是母亲的眼神。

“你是谁家的小孩?”

“啊!我……你是谁家的小孩?”

“我不是小孩,我是大人”

“我也是大人,我是晋王,还不行礼”

“我叫武媚娘,是你父皇的才人,我可以不给你行礼的”

李治没有想到,这位漂亮姐姐竟然是父皇的小老婆,这让他很失望,但十四岁的武媚娘与十岁的李治约定,在私下没人的地方李治可以叫她姐姐。

在此后的六年时间里,李治与武媚娘在御花园中有过无数次的邂逅,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邂逅自然也就变成的爱情。但是两个人心里都清楚,这份爱情是无法跨越礼教枷锁的,在别人看来他们之间这不是爱情,而是不伦的孽缘。

在这六年时间里,大唐也发生了很多事,父皇渐渐衰老,大哥和四哥由亲密无间变成的水火不容,特别是在大哥变成瘸子之后,四哥更是步步紧逼,誓夺太子之位。

李治也看得出来,父皇应该动了心思,只是没有一个合适的废黜太子的理由罢了。此时李治的心里除了漂亮姐姐武媚娘以外,恐怕惦记的就是当年的玄武门之变千万不要重演,然而他害怕的那一天还是到来了。

不甘于坐以待毙的太子大哥李承乾准备发动政变,然而消息走漏,大哥被废为庶人。此时李治想这样也好,最起码没有闹得满城风雨兄弟相残,四哥当太子也是合适的,只希望他能念及兄弟情义,将来不要杀了大哥。

李治所担心的也是李世民所担心的,但与李治不同,他有权利将这一切化解。在废黜李承乾之后的几天里,李世民在思考着化解将来骨肉相残的办法,其实他早已有了办法,只不过是在权衡最后的决定罢了。

终于,按耐不住的李泰找到了父皇,因为聪明的李泰早已洞察出父皇的心思,他向父皇发誓自己一定会善待大哥,善待每一个兄弟姐妹和他们的孩子,但李世民的一个问题却让他不知该如何回答:“你如果继位了,将来打算把皇位传给谁呀?”李泰思考了半天,竟然以一种歇斯底里的坚定语气回答道:“儿臣会杀尽自己的子嗣,然后将皇位传给九弟!”

至此,李世民久久未能做的决定李泰帮他做了,一个可以残忍到杀死自己儿子的人,绝对不会善待自己兄弟姐妹的,这个人要么是个骗子,要么就是个疯子,但无论怎样,这个人绝对不可以继承皇位。

两个月后,十六岁的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而李泰则被打发到了湖北去做藩王,六年后的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太子李治继承了皇位。在繁杂的皇家礼仪之后,李世民被埋葬在了长安郊外的昭陵,与父皇一起离开皇宫的,还有近百位品级低微的女人,这其中就有那位陪伴了自己十二年的姐姐——武媚娘。

这些女人是幸运的,如果她们生在春秋时期,那等待她们的将是为帝王陪葬的命运,如今幸运的她们不用去死,只是削发为尼而已。感业寺中的青灯古佛应该是她们所有人生命的归宿了,此时的武媚娘应该也认命了吧!但是她的心里一直牵挂着一个人,他就是曾经的小弟弟现在的年轻皇帝李治。

一年后的一个清晨,原本清净的感业寺被一阵喧闹吵醒了,武媚娘和很多久违了尘世的小尼姑们一起跑出去看热闹。感业寺是皇家寺庙,来的人一定是皇室贵族,会是谁呢?难道会是新皇帝李治么?

这一次武媚娘没有失望,来的人正是她朝思暮想的皇帝李治。李治此次前来是为了祭奠他的父皇,因为今天是李世民的忌日,但尸骨未寒的李世民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好儿子和他的一位小老婆正是趁着他的忌日这一天再次相会了。

祭祀先皇,那皇帝和这些为先皇守身如玉的小尼姑们是必须要参加的,在几十人的队伍中锁定目标武媚娘,相比不是一件难事。繁杂的礼仪结束了,新皇帝总要慰问一下这些如花似玉的后妈们,当然武媚娘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单独召见。

在四下无人的房间里,皇帝李治叫出了她的名字:“媚娘,你还好吧!”“我还好,你呢?”“我不好,我想你想得睡不着觉……”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李治想把武媚娘带走,但是很显然今天不合适,在老爹忌日带走老爹的小老婆这种事,李治显然没有这么大的勇气,于是二人依依惜别,武媚娘还留下了伤心的泪水,当然李治也向灰太狼一样说了一句:“我还会回来的!”

武媚娘这一等就是一年,在这一年时间里李治来了好多次,并且成功让武媚娘怀孕,唉呀妈呀!佛门清静之地,你俩都干了些什么?武媚娘的肚子一天天的大了起来,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可李治没办法把她接近宫里,这说不过去呀!但得知这一切的皇后王氏开心了,于是皇后王氏来到感业寺了。

王氏为什么来呢?因为她要接武媚娘进宫。她为什么要接武媚娘进宫呢?因为宫里有一个把皇帝迷倒的萧淑妃。王皇后的逻辑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敌人没有敌人,那哀家就给她找个敌人。

于是皇后主动向皇帝申请,一定要把咱的后妈武媚娘接进宫里来,这件事陛下不方便,臣妾方便。李治自然也是满心欢喜的,于是王皇后用自己的车马把武媚娘悄悄地偷渡到了皇宫。王皇后的计划是控制武媚娘,特别是控制她肚子里的孩子,因为自己得了不孕不育,所以只要控制住这个孩子,那自己就翻身了,在成功搬到萧淑妃的时候就可以干掉武媚娘,这伟大的计划,想想都有点小激动!

此时的武媚娘对此是并不知情的,但她明白,王皇后应该也不是什么好人,可又能怎么样呢?进宫去到李治身边这是她唯一的选择了。伴随着武媚娘的进宫,萧淑妃的噩梦到来了,皇帝李治每天散朝就去找武媚娘,两人吃完午饭还一起出去散散步,这样对胎儿有好处。武媚娘下午要睡个懒觉,皇帝李治就给她扇扇子。武媚娘感觉孩子在动,李治就用耳朵贴着她的肚子听。两人是同食同寝,俨然是一副小夫妻秀恩爱的表现。

后宫的所有女人都无语了,这个比皇帝大四岁的大肚子老女人这是魅力无限,她莫不是有什么妖术?她们尝试用各种方法来对付武则天,有制造意外事件的、有装病求安慰的、有下毒的、有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当然还有找法师诅咒的,反正是女人能想到的对付情敌的狠毒招式基本都用上了,可结果呢?武媚娘安然无恙!并且她肚子里的孩子也安然无恙。

武媚娘就在她们的折腾中平安的生下了孩子,而且还是个男孩。这一点很重要,这个小皇子的第一声啼哭就预示着武媚娘正式打败了皇宫里的所有女人,包括萧淑妃,也包括那个蠢货王皇后。

李治看到自己心爱的武媚娘生下了一个男孩,立即起名叫李弘,这可不是一般的名字,弘是包罗宇宙的大气,这预示着这个孩子将来很有可能就是太子。随即李治封武媚娘为昭仪,在唐朝,昭仪品级不算高,甚至不算是皇帝的夫人,但昭仪可是九嫔之首,颇有点县官不如现管的感觉,加上皇帝的专宠,武媚娘的地位其实已经不在皇后之下了。

情场得意的李治在朝堂可没这么潇洒,因为满朝文武一大半都是他的长辈,没办法,李世民喜欢跟大家称兄道弟的,临死还安排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一大批老臣辅政,皇帝要看辅政大臣的脸色,皇帝很憋屈,憋屈的皇帝晚上就跟武媚娘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这些烦心事了,但武媚娘告诉皇上,您别忘了,您是主子,他们是奴才,天底下哪有奴才管主子的道理。李治是恍然大悟,于是他决定用一件事来证明给所有人看,谁才是这天下的主人,这件事就是立武媚娘为皇后。

其实李治早有此意,但之前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这件事一拖再拖,直接拖了两三年,此时不能再拖了,于是他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商议废立皇后之事。皇帝的主张立即遭到了老臣们的反对,特别是长孙无忌,他是李治的亲舅舅,他言辞犀利、甚至以死相逼,但此时一股以武媚娘为代表的势力也在暗中活动,瓦解老臣集团,武媚娘的母亲、姐姐还有以许敬宗为代表的一批亲信在积极搞串联。两派相持不下,情况十分尴尬。

此时一个事件的发生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公元654年,武媚娘生下了一位小公主,小公主很可爱,总有人来看望,这一天武媚娘不在,王皇后来看小公主,逗了一会看武媚娘没回来,就离开了,武媚娘回来身边人禀报,说皇后娘娘来过了,于是武媚娘屏退左右,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

这是《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如果属实啊,那我们真的可以说武媚娘就是那个虎毒食子的狠心女人了。很快皇帝李治赶到,从武媚娘口中得知了武媚娘为他描述的真相,皇后掐死了小公主,李治彻底愤怒了,他再也不想听那些老臣的所谓忠言了,狠毒的皇后你必须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公元655年,皇帝李治正式下诏,以皇后恶毒、失德、无子为理由将她幽禁在冷宫彻底废黜,几天后,武媚娘就成为了大唐王朝的新皇后。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大批老臣相继被清除出了朝堂,李治也成为了乾纲独断的真正君主。李治此时也想像父皇一样励精图治,的确他也是十分勤奋的,大唐王朝在李治的带领下也开始了欣欣向荣的发展,可好景不长,在公元660年李治病到了,他得的是头风病,跟曹操的病基本一样,发病时头痛欲裂,十分难受。

皇帝不能正常办公,那谁替皇帝加班呢?皇后武媚娘。武媚娘把国事处理的井井有条,但这也让李治感受到了一丝恐怖,满朝文武已经是为皇后之命是从了,温柔的皇后变成了女强人,自己呢?仿佛已经无法掌控这一切了。为了避免像西汉吕后乱国一样的悲剧发生,李治决定废黜武媚娘的皇后之位,他必须要为这个国家负责。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已经逃不过武媚娘的眼睛了。

得知皇帝的心思,武媚娘立即收起了女汉子的冷峻,瞬间切换到了温柔的模式,她像很多善解人意的女人一样,哭着求李治一定要废黜自己,自己不想成为丈夫的心病,自己可以去死,为什么呢?因为我爱你!李治又找到了当年在御花园中的那个漂亮姐姐,对于这个漂亮姐姐,李治是没有任何免疫力的。

李治可以不要江山,但不能没有姐姐,于是剧情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李治不但没有废黜皇后,还和皇后一起临朝听证,从此,大唐的朝堂上出现了两张并立的龙椅,皇帝和皇后改叫天皇天后,并称二圣。讲到这,总会有个疑问,小日本的天皇是不是抄袭咱大唐的呢?

此后天皇李治成了摆设,天皇武媚娘乾纲独断,李治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了,接下来李治就连摆设也当不了了,因为他病倒了。公元683年,李治在武媚娘的强烈要求下,拖着疲惫的身躯从长安长途跋涉去到了山东,武媚娘要让李治封禅泰山,当然李治病成这个样子是爬不上泰山的,那天后自然也就代劳了,也就是说真正封禅泰山的人是武媚娘而不是李治。

这是李治为武则天当的最后一次演员了,因为从泰山回来不久他就永远的离开了人世,李治的离开为大唐王朝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然而这段崭新旅程的掌舵人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妻子。

好了,今天的故事讲完了,欢迎收听下期,女皇武则天。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欢迎大家使用探心猫APP,听更多好故事,学更多好知识,我们明天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