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河北省保定第七医院新生儿科 李月兰

来源丨医学界儿科频道

周迅、霍建华主演的《如懿传》正在热播,宫斗逐渐升级,最近几集,中药朱砂成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点。皇后联手多个妃子一起陷害娴妃,把仪贵人、玫贵人的两个孩子接连害死,又一口咬定害死孩子的凶手就是皇帝一直疼爱的娴妃,证据就是房间内的一盒朱砂

如懿传六公主怎么死的(如懿传中害死两位嫔妃孩子的朱砂)(1)

太医说两位妃子都爱吃鱼虾,而在死掉的鱼虾中发现了朱砂的痕迹。朱砂有毒,两位妃子就是吃了有毒的鱼虾而中毒的,于是,娴妃背上了这口黑锅。

原本可以入药的朱砂,为什么

孕妇吃了嘴上冒泡、孩子夭折?

朱砂主要成份为硫化汞,化学品名称HgS,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有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属三方晶系。

朱砂有解毒防腐作用;外用能抑制或杀灭皮肤细菌和寄生虫;但有无镇静催眠作用,目前认识不甚一致。

朱砂为汞的化合物,汞与蛋白质中的巯基有特别的亲合力,高浓度时,可抑制多种酶和活动。进入体内的汞,主要分布在肝肾,而引起肝肾损害,并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如懿传六公主怎么死的(如懿传中害死两位嫔妃孩子的朱砂)(2)

孕期进食朱砂毒死胎儿只是剧情需要,但在工业化 、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的今天,虽没人刻意下毒,有机汞污染对孕妇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也是需要研究和重视的。

人类生存的环境中

广泛存在汞(Hg)

许多自然现象 (比如:火山爆发、岩石和含汞矿物风化分解 )和工农业生产过程 (比如:煤和石油的燃烧产生的 “废水 、废气 、废渣 ”)均能产生大量的 Hg复合物

自然界中的 Hg以金属 Hg、无机盐 Hg和有机盐 Hg [ 主要为甲基汞(MeHg) ] 形式存在。3种形式的 Hg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特别是流入海洋、河流或湖泊的无机盐 Hg在水生微生物作用下, 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转化为 MeHg, 而MeHg主要蓄积于一些大型的食肉鱼类中

MeHg可通过皮肤黏膜 、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被机体吸收,其中最主要的是消化道途径 。进入血液后, 汞与血红蛋白的巯基结合 ,随血液分布全身多种器官系统 。

使用化妆品 、食海鱼为汞暴露危险因素,补钙、吃水果、家庭收入 、孕妇文化程度为汞暴露的保护因素 。甲基汞普遍存在于环境中, 在水里很快被水藻吸收, 通过食物链而富集于鱼及其他水生动物的体内 。因此,经常吃富含甲基汞的鱼可以使体内甲基汞水平增高 。

乾隆皇帝的两位嫔妃,平日喜食鱼虾,而且为了保持美貌,一定也会涂脂抹粉。尤其是仪贵人,在受到蛇惊吓后,一直闭门不出,用红萝碳取暖,更为了胎儿的健康营养,每日大量进食鱼虾,即使口角生疮也不间断,以至于头痛难眠最终流产。

通过胎盘转运

对胎儿产生直接损害

首先,汞是可以通过胎盘转运的。 MeHg具有脂溶特性,与类脂质等物质有很强的亲和力,很容易通过胎盘屏障和血脑屏障等膜性组织,对胎儿容易造成直接全方位损害。

如懿传六公主怎么死的(如懿传中害死两位嫔妃孩子的朱砂)(3)

汞致机体损伤的机制涉及到机体代谢的许多环节,血汞升高组致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窘的发生率增高。最重要的是,汞可以导致胎儿发生畸形。大概也正因为如此,玫贵人的孩子发育畸形,被当做怪胎被活活掐死。

《如懿传》后面的剧情是,娴妃的好姐妹海兰为了救姐姐,不惜牺牲自己和孩子的健康,进食朱砂,后来也出现了中毒的症状。好在孩子生下来没事,也为娴妃洗清了冤屈。

如懿传六公主怎么死的(如懿传中害死两位嫔妃孩子的朱砂)(4)

如果孕妇都出现了症状,

孩子还能安然无恙吗?

甲基汞的脂溶性短链的烃基结构,使其能迅通过胎盘并被氧化为离子复合物,与胎儿血红蛋白高亲和力结合,不能再返回到母亲的血液循环中。因此胎儿体内甲基汞的含量总是高于母体中的含量

以上原因决定了胎儿对甲墓汞的毒性十分敏感。所以摄人一定量的甲基汞时母亲还没有任何症状,而胎儿就可能产生明显的神经系统损伤。

根据日本水俣湾的流行病学调查,儿童大剂童甲基汞中毒经过数周或数月的潜伏期,呈现出迟发性神经毒性,表现为运动失调,麻痹,异常步态,视、听、嗅、味觉的损伤,记忆丧失,进行性精神障碍甚至死亡。胎胎儿最易受到毒性影响,出生时表现为低体重、小头畸形、多种发育缓慢、脑瘫、耳聋、失明和癫痫

所以,如果海兰真的长期进食朱砂,出现了汞中毒症状,孩子是非常有可能受到神经系统的损害,一切安好的可能性也许只存在于电视剧中。

如懿传六公主怎么死的(如懿传中害死两位嫔妃孩子的朱砂)(5)

为了自己和新生儿的安全,请准妈妈们远离汞暴露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高宇综述 沈晓明审校。甲基汞对儿童神经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2年5月 第29卷第3期。

2.朱 泓 ,杨祖菁。妊娠期汞暴露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海南医学》2010年第 21卷第 1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