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血糖仪哪个牌子好点(血糖仪江湖风云榜)(1)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血糖仪市场同样如此。

放眼全球,血糖仪全球市场容量约为200多亿美元,由于发达国家渗透率(可以理解为患者拥有血糖仪的比例)已经达到90%左右,所以市场增长相对平稳。

在这个血糖仪江湖,罗氏、强生、拜耳等几大“名门正派”(可惜是洋门派)占了将近90%的市场份额,呈现出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大牌血糖仪哪个牌子好点(血糖仪江湖风云榜)(2)

图1:全球血糖监测系统市场竞争格局

2013年3月,强生全球召回200万台血糖仪,直接导致强生整体的市场份额由原来的45%下降至27%,其中医院和药店各占七成和三成。而罗氏则逆势而上,占据32%的份额,成为血糖仪江湖新的武林盟主,其中医院和药店约各占一半。2014年1季度,由于美国医保采购价格降低及新兴市场销售价格的下降,强生、罗氏在全球血糖仪市场的销售均出现下滑。

国内市场:外资品牌主导,国内企业逆袭

据统计,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前期患者有1.4亿。目前国内血糖仪的存量约为2120万台,年销售规模约50亿。相比发达国家90%的渗透率,国内血糖仪的渗透率是比较低的,其中城市地区渗透率约为20-25%,农村地区约5-10%,平均市场渗透率约20%。国内目前存量血糖仪试纸单位仪器消耗量(就是说一台血糖仪平均消耗试纸的数量,专业术语真坑爹。)约为100条/年,俄罗斯为200条/年,而美国则为400条/年。预计中国市场未来5年血糖仪渗透率有望达30%以上,到2020年至少达到3000万台以上。(就是说未来随着糖友们都开始使用血糖仪,而且开始更频繁的测血糖,做血糖仪和试纸的企业生意就更火爆了。)

1995年,中国还没有能力自主生产血糖仪,外资品牌强生最早进入中国市场,随后是罗氏。经过约20年时间的市场开拓,外资品牌已占据了我国血糖仪市场2/3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城市市场特别是一线城市市场,外资品牌血糖仪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市场份额方面,强生约占35%,罗氏约占20%,雅培约8%。虽然不能说是江湖一统,也基本上算是大半壁江山落入了洋品牌的囊中。

在这风云变色,外资凶猛之际,国内血糖仪企业奋起抗争。在国内企业30%左右的市场份额中,三诺约13%,北京怡成约6%。近两年,鱼跃医疗也强势进入血糖市场,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鼓掌、点32个赞,支持民族品牌。)

在国内,医院市场与OTC(非处方药)市场体量接近(简单说就是指在医院买或是在药店买的血糖仪数量,再次吐槽这所谓的专业名词,咋不好好说话呢。),几乎平分秋色。但OTC市场增速超过医院市场,整体血糖监测系统市场增速约20%,而OTC市场增速约在30%左右。(就是说愿意在药店买血糖仪的人比愿意在医院买的人增加得更快,其实我也不愿意跑医院买血糖仪。)

在医院市场,外资品牌由于进入时间早,品牌、质量优势强,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具有绝对优势,其地位无可撼动(由于垄断,所以才卖得贵)。由于专业市场目前还不是国内企业开拓的重点领域,估计专业市场在未来的2-3年内仍将由外资品牌垄断。(也就是说,在医院买血糖仪的糖友,就算是加入了洋门派)。

而在OTC市场,外资与国产品牌平分天下,国产品牌为三诺生物和北京怡成主导。由于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的技术差距逐步缩小、且价格优势明显,替代效应逐步显现,近几年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处于快速提升当中。(终于看到国产品牌崛起的曙光,如果没有特别的理由,糖友们还是多支持支持国货吧!)

农村包围城市,国内企业异军突起

在国内企业中,三诺生物、北京怡成和新进入的鱼跃医疗是三个主要的本土门派。在营销上,国内企业基本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先从二三线城市入手,占稳脚跟并取得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后,再向一线城市渗透。前些年,三诺生物和北京怡成的市场份额接近,均约占国内市场的10%左右。2012年3月,三诺生物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上市成为三诺生物迅速发展的助推器,公司实力大大增强。目前,三诺生物拥有1000多个一级经销商,400人左右的零售团队,覆盖了全国4万个药店终端。而竞争对手北京怡成的销售团队仅100人左右。在市场份额上,三诺生物也与第二名的北京怡成逐渐拉开了距离。(这一大段文字的意思就是,三诺这个本土门派门人众多,在人民内部矛盾过程中,门人比较少,堂口不够多的北京怡成落入下风)

鱼跃医疗杀入血糖监测市场则采取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和其他国内企业主攻OTC市场不同,在销售上,鱼跃医疗采取了通过医院销售带动OTC销售的高举高打方式,(这是要打上洋门派的山门,强势踢馆的节奏啊,点64个赞!)在医院渠道组建了上百人的团队。鱼跃医疗独树一帜的销售策略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2013年,鱼跃医疗血糖仪业务的销售收入1亿元左右,已经在50多个地区中标,开发三甲医院达到83家。在OTC市场,鱼跃利用原有500余家经销商及400多人的销售团队,已经入驻7000多家药店。可以说,在专业市场中,鱼跃医疗已经走到了国内竞争对手的前面。

血糖仪未来的三大发展趋势

来自 CHC医疗咨询

到目前为止,血糖仪在技术共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前三代基本都采用光反射法实现血糖浓度测定,第四和第五代主要依靠电化学法。目前国内主流血糖仪采用的是电化学法。第五代和第四代相比,在微量采血、多部位采血等细节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

诚然,当前市场上血糖仪存在着同质化的倾向,基本功能差别并不大。但如何测量得更精细、患者使用起来更方便,一直是所有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移动互联、动态血糖监测、无创血糖监测是当前血糖仪发展的三个主要方向。

手机血糖仪

血糖仪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结合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实时给出分析结果,并存储到云端,方便医生及自我进行监控。

在国外,以色列LabStyle Innovations公司的Dario手机血糖监护仪也是采取类似的“设备应用服务”创新商业模式。通过云端平台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根据用户测试情况提供增值服务,开拓更广的商业模式。

动态血糖监测(CGM)

目前动态血糖监测主要使用的是连续血糖仪(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CGM产品应用了一种全新的生物监测技术,它通过一个刺入皮下的传感器,在患者的组织间液与体内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时形成电信号,电信号随之被转换为血糖读数,血糖读数通过发射器发射到无线接收器上。发射器和接收器是耐用设备,传感器是一次性设备。为确保测量精度,当前的CGM产品不能够独立使用,每天需要2次指血读数校正。

2006年,CGM开始上市。在过去的数年中,CGM领域共有四家公司产品获得过FDA的批准,分别是德康医疗(dexcom)、Cygnus、美敦力(Medtronic)和雅培。目前,Cygnus产品已经停售,雅培的NavigatorI也已经停售,NavigatorII年初向FDA提交了申请,据信不会早于2015年重回美国市场。目前,北美市场销售的CGM只有美敦力和德康医疗的产品。在国内,三诺生物也有一个研发小组在做CGM的前期研究。

CGM应用可以在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过程中,预警低血糖事件,从而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但动态血糖监测也存在一定缺陷,即无法实现传统血糖仪的精确度。因此,其在短期内仍无法替代传统血糖仪。

无创血糖监测

目前,以色列、德国、英国等国家很多公司的科研团队都在做无创血糖仪的研究,以克服当前血糖检测时采血必须刺破神经密集的指尖,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同时,由于糖患者的伤口极易感染,极难痊愈,针刺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而无创血糖仪主要是通过间接监测人体唾液、泪液、汗液和组织液等中的葡萄糖浓度,通过复杂的换算公式来测试血液中糖分的浓度。

目前无创血糖监测的主要测量理论有:

(1)测量皮下渗出组织液的中血糖浓度:目前的产品有Cygnus公司的GlucoWatch Biographer,该产品的外形是戴于腕部的手表,通过测量皮下组织渗出到表皮的组织液中的含糖量获取血糖水平。

(2)微波血糖监测法:该方法是利用微波照射人体,当微波遇到血液中的葡萄糖时会发生振幅、相位的变化,通过解析获取的微波计算出血糖水平。

(3)利用唾液进行血糖检测:一些临床医学研究数据表明血糖浓度与唾液中所含的淀粉酶成正比,所以通过测量人体口腔中唾液含淀粉酶的多少能够间接地知道被测体血糖浓度的高低。

无创血糖监测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以及时间延迟较大,同时也需要经常检测血糖值进行校正。且涉及技术复杂,未能很好地解决体外测试指标与血糖关联性较弱的难点,因此到目前为止仍未有成熟的产品上市。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点赞,请转发,这是我们唯一期望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