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座有着5000年鱼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发展史的悠悠古城。在这座古老的小城里,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厚重的历史人文,丰富的文化遗产书就了绚烂的瓯文化诗篇,传承千年,生机盎然。
古城区整体保护框架
2016年,国务院公布温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保存着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和一个历史地段,分别为五马墨池、庆年坊、朔门、城西街等历史街区及江心屿历史地段,总面积141公顷,较好地保留了南市、东庙、西居、北埠、中子城的格局。街区内分布着众多文物古迹,现有省级文保单位13处,市级文保单位30处,第一批已公布的历史建筑83处,古城保护价值很高。
朔门街历史文化街区
益康钱庄旧址
朱自清旧居
朔门历史街区是古城格局中“北埠”的重要组成部分。范围西至解放北路,北至望江路及临江码头,南到永宁巷以南,东至水门巷,含温州二中,总面积 21.78 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东起水门巷,南边界至永宁巷,西至解放北路,北边界至朔门街北。该街区是古城北面(“北埠”)唯一保留的历史街区,保存有原古城北水门(现水门头处),以永宁巷和朔门街为代表。其中永宁巷,又名永宁坊。巷内向有永宁殿,故又称永宁殿巷。该巷南起兵营巷,向北转西至解放北路,以东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在此一带置永宁县而得名,古时为繁华热闹街坊。北宋永嘉郡守杨蟠《永宁桥》诗云:“过时灯火后,箫鼓正喧阗,三十六坊月,一般今夜圆。”朔门街堪称温州街区一大特色,其中有风火墙和字碑等文物古迹。现街区功能以商住为主,整个街区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
庆年坊之旧称为庆善坊,东起信河街,向西转南至丁字桥巷,又岔巷转北至应道观巷,因宋兵部尚书蔡幼学居此并袭其轶事而得名。
这里有社区曲艺院、诗词院、书画社等活动场所,有温州唯一的古诗词吟唱队,有鹿城首家社区诗刊《庆年诗苑》。以庆年坊为轴,周边弄巷构成社区一道由书画廊—摄影廊—民俗风情廊独特观光风景线。
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
城西街历史街区是古城格局中“中衙”和“西居”的主要街区。街区范围东至北延的府前街,南至飞鹏巷、广场路,北到三官殿巷,总面积19.69公顷。
城西街因位于古城子城西侧而得名。清代时是条石和青砖结构路面,仓桥、飞鹏桥、嘉会里桥、金凿石桥均穿街而过,小桥流水,素称“九山十八溪”。城西街的建筑大都为民国时期的二层小楼房,历史上这里是家具一条街。区内街巷格局基本完整,有城西基督教堂、夏鼐故居等受外来文化影响的中西合璧式建筑。
夏鼐故居
五马—墨池历史文化街区
五马街
五马街
五马街—墨池坊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古城东南,为古城格局中“南市、东庙”的主要街区,也是古城区规模最大、风貌最完整的历史街区,由五马街街区、解放街街区和墨池坊街区组成。
街区范围西起府前街,南至柴桥巷、纱帽河、府学巷,东以华盖山山麓、县后巷、招贤巷、解放街及解放街以东20—80米范围内的小巷为界,总面积64.89公顷。
晚清江心屿,约摄于1878-1880年
谢公亭
江心屿位于市区北面瓯江之中,是中国四大名屿之一,有“诗之岛,佛之屿”的美称。南宋前,江心寺原为两座孤屿 , 东岛有建于咸通七年(866)的东院普寂禅院及东塔;西岛有建于宋开宝二年(969)的西院净信讲院及西塔。东西对峙,中贯川流。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南渡,尝驻跸东院,书“清辉”、“浴光”以榜二轩。特赐二院额,东曰“龙翔”,西曰“兴庆”。南宋绍兴七年(1137),青了禅师奉高宗旨意来住持江心两寺,便率众抛石填平,填基土上兴建梵宇,高宗赐名“中川”,俗称“江心寺。至此,江心屿才有了以“中川”为中心,“龙翔”“兴庆”辅之这种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的典型的中国传统风格的佛教建筑群。一改当时“中川双分鹿苑而两不成”的格局,达到了“分则气散,合则神足”的江天佛国的鼎盛气象。
被誉为“佛之屿,诗之岛”的温州江心屿
江心屿历史地段定位于现江心屿的东部,总面积 29.05公顷,以共青湖南侧岸线为界。其中重点保护范围面积约 7.27公顷。该地段最著名的古迹有:东塔与西塔。造型精致,神态自然,屹立于孤屿,遥相呼应,勾勒出江心屿的优美轮廓,成为温州的一个标志,起到为往来船只引航的作用。1997 年,被世界航标协会定为世界100座历史文物灯塔之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首有纪念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谢公亭及澄鲜阁;中川寺的东首有纪念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宋文信公祠及浩然楼,清光绪二十年(1894)建立的英国驻温州领事馆和巡捕房等。江心寺是江心屿上最大的建筑群,建筑面积 3100 平方米。江心寺是全国闻名的观音道场。江心屿环境优美,历史遗存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紧密结合,并且位于温州城市中轴线的顶端,是城市整体格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地标作用。
【浙江新闻 】
温州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
201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五批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
温州的苍南县矾山镇上榜第五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名单中,温州共有5个村上榜,分别为永嘉县埭头古村、苍南县矴步头村、苍南县龙门-金城村,平阳县鸣山村和青街-睦源村;
第五批省历史文化名镇
苍南县矾山镇
矾山镇全貌
矾山镇笔架山
矾山镇奇石矿石馆
矾山镇位于苍南县西南部山区,是浙南历史悠久的矿山集镇,全镇明矾采炼历史可以追溯至宋代,目前已探明的明矾储量占全世界的60%、中国的80%,素有“世界矾都”之称,同时也是“中国井巷之乡”苍南矿山井巷业的发源地。
明矾业是矾山镇的传统产业,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保留完好的古采区遗址和采掘形成的绵延几十里的矿硐,不但保留了原有的古采区遗址与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且是省文保单位中首个仍在生产的工业“活遗址”。
第五批省历史文化名村
1、永嘉县埭头古村
埭头古村位于永嘉县大若岩镇境内。古称埭川或埭谷,地型由西向东倾斜,其型如船,人称船型之地。埭头古村建于元代后期,背依九螺山,丹崖如染,面对梧山,苍翠挺秀,为陈姓血缘聚居之村落。
2、苍南县矴步头村
苍南县桥墩镇矴歩头村现为桥墩镇碗窑社区所在地,其原名古鳌头,意为温州第三条大江鳌江的源头。
村庄沿莒溪和清水溪两岸而建,东为矴步头老街,西为矴步头新街、广昌内和岭后,东西跨溪建有一条长长的石矴步桥。矴步桥两头衔接新老两条街道,沟通村落各部,且因石筑矴步长又大而遐迩闻名,故后来改称村名为矴步头,意为建在矴步桥两头的村庄。
3、苍南县龙门-金城村
蒲壮所城
金城村、龙门村位于马站镇蒲城社区蒲壮所城内。城外古道通达浙闽,海路由霞关港出海。
两村村民是明代抗倭古城守城士兵的后裔。村内蒲壮所城是1384~1387三年建成,为抗倭而建,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平阳县鸣山村
鸣山村始建于东晋期间,大约1700年历史,解放前是鸣山乡,现位于平阳县城昆阳镇北首,离县城一公里,由鸣山自然村和鸣一自然村合并。
鸣山村前有水后有山,风景秀丽迷人,更有伏虎山以及山下三泉(石马泉、桃园泉、白龙泉),泉水冬暖夏凉。村中保存较好的古屋总共有8处,并尚存四棵百年榕树,以及明代武状元蔡必胜纪念馆、徐谊祠堂、东岳殿、清代云南布政司陈宣和马俊的墓等文物保护场所和文物保护点。
5、平阳县青街-睦源村
青街村和睦源村均属平阳县青街畲族乡。其中,青街村是畲汉混居的传统乡村聚落,拥有丰富的古建文化和自然生态景观,而青街“木活字”印刷、漆器制作等省市非物质文化资源,更为青街村悠久的历史和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化增添了许多古老的回忆!
(原标题《@温州人,关于温州的历史文化街区,你了解多少?》。见习编辑 邵晨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