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为了写出好的诗歌经常是绞尽脑汁苦苦思索沉迷于其中。他是“韩孟诗派”的成员之一,与韩愈私交甚好。关于他跟韩愈的相遇,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
某日贾岛骑驴上街,正处于创作“苦吟”之中的他没有留意到对面而来的韩愈的仪仗队而冲撞了韩愈的威仪。韩愈问他何故不知避让,贾岛就说他正苦思一个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究竟是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拿不定主意,因此犯下大错请韩愈恕罪。韩愈听后,很欣赏他的才华,原谅了贾岛并且对他说“敲”字好一些,并邀请贾岛一同回府。
贾岛所说的那一句诗其实是出于他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歌叫做《题李凝幽居》。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写的是贾岛去拜访他的朋友李凝而不遇的所见所闻。正是由于这首诗,产生了流传至今的“推敲”的典故。对于究竟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千百年来一直是争论不休,多数人是跟韩愈一样认同用“敲”字好,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推”字更为恰当。
支持用“敲”字的人所持理由有两点。第一,“敲”字符合礼仪规范,去到别人的居所怎么能粗鲁地去推别人的大门。第二,“敲”字更符合当时的意境,于万籁俱寂的夜色中,敲门之声更能衬托出居所的幽静,也更有诗意美。
支持用“推”字的人也有两个理由。其一,贾岛夜色中去访友,既然是友人大可不必拘泥于小节,直接推门而入,“推”字恰好表现出朋友之间的亲近。其二,有人认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句是贾岛想象友人归来时的情景,无人在家可不就得自己推门而入。
关于这“推敲”二字既然可以争论出一个典故来,它自然是有着独有的魅力,双方支持者也各有各的道理。综合前文那些观点,在这里不妨也说一说我的愚蠢看法。我认为还是用“敲”字要稍微好一些。
首先,幽静月夜之中,诗人寻访好友对方却不在,立于门外敲门声笃笃作响,既符合礼仪,的确别有一番风味。其次,熟悉的好友之间那也得有基本的礼仪,既然人家的门已经关上,必然是夜色已深休息了或者是出于安全考虑的举措,来访者就应该叩门相请。再者,结合贾岛的僧人身份以及整首诗的内容不难看出,“僧敲月下门”中的“僧”指的应是贾岛本人而非想象中归来推门的那位朋友。
贾岛这首诗中“推敲”二字的确值得推敲,写诗是一件留给后来人不断评说的事情,经得起推敲,才能成为传世经典。
本次文章就写至此处。
天涯相逢即是有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评论交流畅所欲言,一起欣赏探讨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