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董元奔(江苏宿迁)


普希金最后一场比武(普希金1837年决斗悲剧的根源并不是第三者插足婚姻)(1)

(普希金铜像)

作为俄罗斯现代文学之父,俄罗斯现代标准文学语言的创始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我国读者最为熟悉的俄罗斯作家之一。普希金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自由颂》、《茨冈》等都是我国读者喜闻乐见的。但是,相较于这些代表作,人们对普希金之死更是唏嘘不已,对这个天才死于情场决斗深感惋惜。其实,情场决斗并非普希金之死的真正原因。

那么,普希金之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决斗只是表象,普希金之死早在1830年就已经被沙皇俄国政府预设了,1830年,普希金的政治思想及其文学创作方法从浪漫主义向批判现实主义的转变决定了他的死的必然性。

为行文方便,本文从普希金时期的俄国社会、普希金人生经历和普希金代表作出发,以1830年为界,分两个部分梳理普希金死因的演化过程,即:1830年以前接触十二月党人使普希金的思想扎上自由的翅膀;1830年以后审视现实生活使普希金的思想扎进现实的土壤。

普希金最后一场比武(普希金1837年决斗悲剧的根源并不是第三者插足婚姻)(2)

(普希金塑像)

一、1830年以前:接触十二月党人使普希金的思想扎上自由的翅膀

文艺复兴运动引燃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但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从西向东呈现由先到后的的态势,当西欧(主要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即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的时候,中欧和南欧(主要是德国和意大利)的资产阶级革命才开始酝酿,而东欧(主要是俄国)则处于黑暗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后期。

1796年,俄国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驾崩,继位的是其子保罗一世(1796-1801年在位)。此时西欧的资产阶级革命正风起云涌,为防止西欧的革命火种蔓延到俄国,保罗一世大力压缩地方政府权力,进一步集中皇权,强化社会思想控制。普希金就出生于拿破仑发动资产阶级革命的1799年,此后,其短暂的一生就处于俄国的农奴制后期。

在拿破仑革命的打击下,法国封建波旁王朝骨干逃往欧洲各国寻求复辟援助,同时尚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甚至依旧处于封建社会的欧洲各国极度恐惧拿破仑革命,它们组成反法同盟。拿破仑为了保护法国革命成果,同时也为了输出革命,主动对反法同盟发起军事进攻,并取得了辉煌战果,资本主义思想在欧洲大陆遍地生根。1812年初夏,拿破仑乘胜征讨最落后、最反动的封建帝国沙皇俄国。众所周知,善于以少胜多和速战速决的拿破仑由于没有充分准备军队过冬的棉衣,在深入俄国腹地之后,法军难抵提前到来的俄国冬天的酷寒,在俄军的反击下,拿破仑战败,被迫逃回法国,出征时的五十万大军仅剩不到三万人。

拿破仑征俄虽然失败了,但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种子却留在了俄国大地。俄国的一部分参加抗击拿破仑军队并继续追击、入侵法国的贵族首先接触到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民主思想,他们开始思考本国农奴制的腐朽性。1816-1821年这五年间,这批贵族先后秘密成立了救国协会、幸福协会、幸福协会南北分会等革命组织,主张推翻俄国农奴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这些组织都是后来也就是1825年12月被称为十二月党人的前期政治组织。也就是在这五年间,青少年时期的普希金接触到了十二月党人的思想,并受到熏陶。

出身贵族的普希金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811-1817年,普希金在贵族子弟学校皇村中学读书,期间结识了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近卫军军官恰达耶夫,在其影响下,普希金开始厌恶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对法国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非常向往。1817年,普希金创作的抒情诗《自由颂》就表达了他的这种思想。

《自由颂》描述了诗人所看到的俄国制度的现实:“无论我走向哪里看去/到处都是皮鞭,是镣铐/是法律致命的耻辱。”诗人回忆保罗一世1801年被刺的往事,告诫统治者要引以为戒,诗人带着讽刺的语气描述保罗一世荒废至今的旧宫道:“当一颗夜半的星辰/照耀着幽暗的涅瓦河/当一场静静的梦/重压着无忧无虑的头/沉思的歌手正在凝视/一座被遗弃的皇宫/那暴君荒芜的纪念碑/正威严的沉睡在雾中。”诗人唱出自己的心声:“我想对世界歌唱自由/我要痛斥王位上的罪行。”最后,年轻的诗人向统治者提出忠告:“请在可靠法律的浓荫下/首先低下你们的头颅/人民的自由和安宁/才是王座永远的守护。”

《自由颂》虽然语言犀利,但是总的来说,它是普希金对自由和民主的呼唤,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看清社会不稳定的现实,抓紧实行民主制度改革。当然,诗人指望统治者良心发现的这种愿望是不现实的,不过,诗人才十八岁,社会阅历还浅,尚不可能产生推翻沙皇帝国统治的武装暴动思想。普希金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一直延续到1830年。

1817年底,普希金被安排到俄国外交部工作,此后三年间,十二月党人一直在军队中秘密发展组织,试图推动军队发动政变。普希金虽然并不赞成推翻沙皇政府,但是他同情十二月党人,并与他们的骨干分子保持着诗歌形式的书信来往,这类诗歌中著名的比如声讨农奴制的《乡村》、歌唱自由的《致恰达耶夫》、《童话》等,这些诗歌都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普希金的这些诗歌引起沙皇政府的不满,于是,1820年,他们把普希金排挤出宫廷,派到南方任职,不料这反而促进了普希金跟十二月党人的接触。在南方,普希金经常参加十二月党人的秘密会议,对自由和民主更加向往,写下了《致大海》、《茨冈》等浪漫主义名诗。但是即便如此,普希金依旧不赞成十二月党人的武装政变计划,所以,1825年12月十二月党人发动暴动的时候,普希金离开南方,回到了家乡。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刚登基就把普希金调回宫廷,试图就近管教和改造普希金,使普希金的笔能够为帝国所用。普希金则幻想通过新沙皇实行资产阶级改革,他多次恳请尼古拉一世赦免十二月党人,但是十二月党人的领袖佩斯捷利、阿波斯托夫、雷列耶夫等还是被处以绞刑,大批十二月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普希金创作了诗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为十二月党人鸣冤。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向正在受苦受难的十二月党人送去诗人的友谊、热情的鼓励和必胜的信念,诗人写道:“在西伯利亚矿坑的深处,/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决不会就那样徒然消亡。/灾难的忠实的姊妹---希望,正在阴暗的地底潜藏,/她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大家期望的时辰不久将会光降;/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来到你们的身旁,/正像我的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一样。/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黑暗的牢狱会覆亡,/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虽然《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这首诗还存在着改良主义余温,不过诗人对俄国农奴制和沙皇政府的批判明显比过去的作品加强了,他开始认识到十二月党人发动武装暴动的必要性,他相信十二月党人的鲜血和苦难不会徒劳无功,他坚信自由终究会到来。

尼古拉一世对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及此后的一系列同情、歌颂十二月党人的诗歌作品大为震怒和失望,于是,1830年秋天,普希金到他父亲的领地波尔金诺隐居了三个月。

普希金最后一场比武(普希金1837年决斗悲剧的根源并不是第三者插足婚姻)(3)

(圣彼得堡的普希金纪念场所)

二、1830年以后:审视现实生活使普希金的思想扎进现实的土壤

1812年拿破仑兵败俄国后,由于他的资本主义理念对法国人有巨大的感召力,第二年他即恢复了实力,随后组织军队向欧洲各国特别是俄国发动报复性进攻,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组织反法联军在此后的三年间数次跟法军作战,终于在滑铁卢打败拿破仑,拿破仑的资本主义帝国被绞杀,拿破仑也于1821年死于被流放的荒岛。欧洲各国与拿破仑的长期战争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各国的传播,包括最封建的俄国在内的欧洲国家都难以掐灭这种思想,欧洲各国的主流文学不约而同的在1830年前后开始批判封建社会的腐朽、残暴和无耻,批判现实主义巨著频繁问世,比如:法国巴尔扎克的《朱安党人》(1829)、斯丹达尔的《红与黑》(1830),美国希尔德烈斯的《白奴》(1830),德国歌德的《浮士德》(1831)等。

普希金则是这一文学现象的俄国代表。1830年秋天隐居波尔金诺的三个月是普希金一生创作的丰收时期。除了现实主义著作《别尔金小说集》、《吝啬的骑士》等四部诗体小说、大约30首抒情诗之外,他完成了早些时候就开始创作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批判了造就“多余人”的封建农奴制。《叶普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仔细研究俄国现实社会的产物,普希金通过这部诗体小说揭示了俄国农奴制社会难以改良只能被推翻的本质。这说明,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果的影响下,通过反思十二月党人十年间的革命经历,普希金不再盲目的希望依靠沙皇的“良心”来创造自由、民主的社会,他已经完全从一个浪漫主义诗人转化为批判现实主义的诗人了。

十二月党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十二月党人的思想却因为普希金等进步作家的歌颂而在俄国社会广为传播,而常年参加反法联军的俄国军官和一批贵族又陆续把拿破仑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带回俄国,俄国上层社会开始分化。以沙皇为代表的顽固分子在成功镇压了十二月党人起义之后,认为革命并不可怕,遂继续坚持对封建皇权的强化;一部分俄国贵族及其子弟开始觉醒,他们在法国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原形,深深为自己对农奴犯下的罪恶感到羞耻,《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主人公叶甫盖尼·奥涅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人物。

奥涅金是一个贵族知识分子,他了解并接受法国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思想,他看不惯自己和俄国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他希望把现实社会改造成自由、民主、博爱的社会。但是,奥涅金又不能脱离自己的贵族生活。脱掉体面的衣服,他实在不好意思穿穷人的衣服;放弃精美的食物,那粗茶淡饭他实在难以下咽。总之,离开这种对他来说早已习惯了的贵族生活,他是活不下去的。奥涅金终日为自己的矛盾心理忧愁、苦闷,后来竟然玩世不恭起来。多年后的俄国文艺批评家赫尔岑认为,奥涅金虽然“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但是他也“永远不能够站在人民方面”,因而他是十九世纪前期俄国社会许许多多“多余人”中的一个。

普希金通过奥涅金的形象说明,即便俄国统治阶级分化成好的和坏的两部分,农奴制仍然难以废除,民主自由的社会仍然难以建立起来。奥涅金形象及这部诗体小说委婉的告诉人们,废除农奴制除了像十二月党人或者法国拿破仑那样的武力政变之外,别无良方。正因为如此,俄国伟大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在点评《叶甫盖尼·奥涅金》时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可以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这是别林斯基对《叶甫盖尼·奥涅金》批判现实主义特征的最高概括。

《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俄国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沙皇政府对此极为惊恐。尼古拉一世下诏,要求普希金立刻离开波尔金诺回彼得堡。鉴于普希金在俄国的巨大影响力,尼古拉一世虽然没有逮捕普希金,但是,杀害普希金的念头已经开始在他的心中萌芽。

回到彼得堡之后,普希金是铁了心要跟沙皇作对了,他抨击农奴制,呼吁推翻农奴制社会的诗歌接二连三发表,其中以1834年的现实主义长诗《青铜骑士》最有代表性。长诗写的是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的故事,大帝征用大批劳力修筑城堡,引发洪水泛滥,使千里之地民不聊生。在洪水中,老百姓的生活是这样的:“残破的草房木片屋檐/小本生意的什物杂件/贫穷人家的所有资财/雷雨摧毁的桥梁的碎片/和从坟墓中冲出的棺材/一切都飘浮在街上/人民眼见上苍的愤怒等待死亡/唉,一切都完了/衣服和房间哪儿去找/那是悲惨的一年。”长诗表现了俄国历史上最值得称道的沙皇彼得一世与人民之间的冲突,揭示了沙皇反人民,反民主的独裁本质和这一本质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

《青铜骑士》讽刺彼得大帝的历史功绩,尼古拉一世通令全国禁止传播这首诗。1836年,普希金发表了以普加乔夫起义为题材的小说《上尉的女儿》。小说以普加乔夫起义借指十二月党人起义,鼓励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摇摇欲坠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创造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家园。

《叶甫盖尼·奥涅金》、《青铜骑士》和《上尉的女儿》显示了普希金对尼古拉一世毫不妥协的政治态度,于是在《上尉的女儿》发表不久,尼古拉一世决定立即除掉普希金。普希金反对沙皇是人人尽知的,直接处死普希金会引起进步势力的暴动,于是,根据普希金争强好胜的性格,沙皇策划了一个借刀杀人的阴谋。

普希金的妻子刚察洛娃年轻貌美,她是1830年(又是1830年)跟普希金建立起恋爱关系的,婚后数年间为普希金生了五个孩子。1836年底,在一次宫廷舞会上,尼古拉一世授意法国籍俄国宫廷宪兵队长丹特斯挑逗刚察洛娃,引发普希金的不满。此后,丹特斯不仅多次借机调戏刚察洛娃,而且在彼得堡散布他跟冈察洛娃的所谓“地下恋情”。普希金相信刚察洛娃的清白,为了捍卫自己和妻子的荣誉,1837年1月底2月初,普希金依据当时俄国上层社会盛行的做法,向丹特斯提出决斗的要求。普希金只是一介书生,其枪法怎么可以跟丹特斯相比呢?2月8日决斗,普希金腹部中弹,两天后逝世,一颗耀眼的诗星就这样陨落了。

普希金最后一场比武(普希金1837年决斗悲剧的根源并不是第三者插足婚姻)(4)

(普希金画像)

普希金虽然是俄国的伟大诗人,但他更是一名主张推翻沙皇俄国封建农奴制的资产阶级革命斗士。当然,普希金并不是一开始就主张推翻沙俄政府的,他的政治思想有一个演化过程,这种演化是从他学生时代接触十二月党人开始的。1830年,普希金由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斗士,普希金的思想和作品也由原来的浪漫主义实现了向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转变,其作品由此起到了否定封建农奴制,鼓动被压迫的人民发动武装起义以推翻封建农奴制的作用,普希金因此成为沙皇政府的眼中钉,他的死也由此而被沙皇所预设。因此,即便普希金不主动找丹特斯决斗,沙皇也会采取其他手段杀害他的。



【说明】插图来自头条免费图库。

(编辑:董尧、霜婵、丰渔)

,